- +1
城市竞争另类赛道:泰州争做教育“特长生”,背后下了盘大棋
明朝思想家王艮在泰州创立泰州学派。 本组图片来自 泰州发布 微信公号
“你们泰州今年最热的话题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教育。”
在江苏泰州,老百姓今年以来不经意间发现,“教育”的出镜率刷新了历史记录,大家茶余饭后总免不了要聊一聊教育上的事。
泰州对教育的重视,从今年该市“新春第一会”上便可看出端倪。与别的城市以“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作为主题词不一样,泰州新春首会的关键词是“教育”,并在此后引发诸多涟漪。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获悉,在这次大会上,泰州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18条“干货”政策支持教育发展,比如,拿出“真金白银”办教育。据官方测算,泰州每年新增10多亿元经费用来提高教师收入。同时,未来五年,还将斥资100多亿新建学校。
为了防止政策停留在纸面上,大会结束之后,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连续在六周时间里,就教育工作专门奔赴下辖6个区县进行专题调研,走访各类学校,与各地校长、教师频频座谈。
泰州如此“执念”于教育,在外界看来,其背后显示出一个区位条件不占优、中等规模的城市,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正重塑其竞争力的探索和尝试——在“人才争夺战”中加速培育本土人才,试图从长三角一众强劲对手的“东西夹击、南北挤压”中实现突围和逆袭。
北宋理学宗师胡瑗在泰州创办安定书院。
不走寻常路
北宋理学宗师胡瑗曾在泰州创办安定书院,这是江苏最早的书院之一。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学生王艮在这里创立泰州学派,一时开平民儒学之风气……
“崇文重教”的传统和基因,滋养、孕育并成就了日后泰州“教育之乡”的美誉。泰州溱潼李氏相继走出了李德仁、李德毅、李德群三位院士。
其实,三泰(地级泰州市组建之前,对泰县、泰兴、泰州的别称)地区的基础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声名鹊起。当时,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激荡下,泰州涌现了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和名学校。
不过,新世纪之交,随着苏南经济加速起飞,苏南城市纷纷在基础教育投入重金。泰州教育的优势在缓慢消解,甚至在一些方面相继被苏南以及有的周边兄弟市超越。
仅以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来看,据泰州官方人士透露,近些年泰州的整体和平均水平,已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困扰在教育领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接连出现。据泰州市委办人士介绍,短短一年时间,市委书记史立军对教育的相关批示多达29次,其中多数是批评和反思意见。
今年,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工作,聚焦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课题时,泰州独树一帜,把“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和关键词确定为“教育”。
不仅如此,泰州下辖6个区县也把教育列为了“一把手”工程,其中姜堰区特别将“教育立区”确立为发展战略,目标是将该区打造成为“全国有名、全省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高地。
泰州城市风光。
新增10亿经费提高教师收入
“泰州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有位置、有影响的。但是与泰州教育的辉煌历史相比,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在优质学校资源供给、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谈及为何要把教育列为全市的“头号工程”,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这样回答。
史立军曾公开疾呼,“如果我们不大抓教育、狠抓教育、抓好教育,就会被先进地区拉开更大的差距,就会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失去坚强的人才支撑”。
差距到底有多大?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泰州基础教育的学位总缺口达6.57万个,学校总缺口90所,教师总缺口至少3000人。也正是因为相关资源缺口大,导致各校“大班额”问题突出。
还有,代表优质水平的四星级高中,泰州占比仅为58%,低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另外,泰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的教师的年平均收入,也比周边城市低了不少。拿教师的收入待遇来说,它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老师能否安心从教,进而影响学生的培养。
在正视自身短板后,泰州并没有贸然行动。据泰州市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春节前,市委还专门把学生家长、校长、教师代表请进市委大院,召开座谈会,听各方对教育方面的意见、建议。
座谈期间,一位初中老师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她说,现在很多老师每天都起早贪黑,可收入不高,还照顾不到家庭,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职业荣誉感不强。这番话让在场的很多领导听后感到心酸。
今年2月20日,泰州把“教育大会”一竿子插到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均能在线收看。这次大会上,还专门安排了1名教师和1名校长坐在主席台,这实际上也是在向外界公开传达“要提高教师地位”的信号。
而会上印发的泰州教育“18条”政策,更为当地教师队伍释放出红利。
政策写明,全市将加大经费保障,特别是保证教师收入水平。按照“当前可承受、长远可持续”的原则,据测算,泰州每年将新增10亿元以上,用于提高教师的收入待遇。
4月28日,泰州市学校建设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举行。
扭转教育“内卷”的探索
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有关教育的问题,都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将家长“教育内卷”下的焦虑展现得淋漓尽致。家长为了孩子提高成绩,拼命报各种校外辅导班,英语提高班、语文拓展班、奥数班、钢琴班、舞蹈班……家长们既给孩子想恶补文化知识,又想培养才艺特长。结果,不仅家长把钱包掏空了,更多的是孩子们睡眠严重不足、身心承受压力。
“鸡娃式教育”之下,校外培训结构应运而生,“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兜售焦虑”等问题层出不穷。
泰州市教育局局长万永良介绍,泰州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实行“疏堵结合”。一方面,暂停审批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另一方,配强学校的师资,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为孩子们辅导课业,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作为泰州教育的“样板区”,姜堰区早在几年前率先进行了探索。据姜堰区委书记方针介绍,该区已向54所城乡中小学开通了课后延时课程,受益学生达4万多人。这些学生在学校由老师辅导完成家庭作业,余下时间可参加书法、足球、器乐等社团活动,“既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背后的一盘大棋
正如前文所述,泰州教育“18条”政策明确,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必须优先规划学校,并为新办学校提前预留空间。
对此,泰州市长朱立凡多次开会研究“十四五”学校布局和规划建设。他说,要真正做到教育优先优质发展,突破条条框框,拿出真金白银,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不得搞“包装式”的弄虚作假。
在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和规划的刚性约束下,泰州还列出了“任务表”——未来5年,泰州要新(改、扩)建各阶段的学校200所以上,保证下辖各县市区的学位供给水平平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
据官方透露,未来五年,泰州新建学校累计投资高达100多亿元。其中,今年4月28日,泰州一下子同时开工建设86个学校,总计投资75亿元。
到2025年,全市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比例将达85%,四星级高中比例达75%,由此,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特点愈加显现。
“教育决定着泰州的今天,也决定着泰州的未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强产业、做强城市,首先是要做强教育,这是基础和关键。高水平、大力度的教育投入,产出的是人才、是未来、是希望,这是任何行业都比不了的。”泰州市主要领导在公开讲话中如是说。
实际上,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以北的泰州,不临海、不沿边、不靠近省会,也远离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地理区位优势乏善可陈。对于这样的城市,面对日趋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自力更生培养本土人才,或许是最优解。因为这些在泰州接受多年教育的学生,成才后最有可能“反哺”家乡。
“教育是泰州的一张金字招牌,教育不仅是为城市培养人才,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的最大资源。”泰州市主要领导表示。
哈工大副教授李增强,就是被泰州教育“打动”的创业者之一。2017年,他来到泰州姜堰区,出任哈工大机器人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他了解到,姜堰基础教育水平高,高考名校升学率全国领先。2020年下半年,他毅然决定,把快要上二年级的孩子落户到泰州上学,入读姜堰实验小学。如今,不仅一家三口在泰州团聚了,他还新成立了一家名叫华粹的智能装备公司。
“对于泰州这样的一座追赶型城市来说,如果跟其他城市拼政策、拼补贴,用钱来吸引人才,很多时候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在泰州的决策层看来,泰州吸引人才有综合优势,具体表现在教育水平高、生活宜居。现在高层次人才,对子女教育、居住环境都比较重视,而泰州恰好可以借此创出特色,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创新创业。
从“做强产业”“做强城市”到“做强教育”,有了这些铺垫,泰州近期高调宣布加入“抢人大战”,并组织走进深圳等城市招引产业项目,延揽人才、科技、资本等高端要素,便成为了水到渠成之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