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调查与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伙伴们
2100多年前的张骞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无意之中开通的“丝绸之路”会成为联系中国和中亚的历史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诞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今年3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期间再次提及新丝绸之路,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丝绸之路经济带包含什么内容,用意如何?
“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和功能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遥远绵长,远达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那么,“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哪些地区呢?
这可以从两个事实来判断。
一个事实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他是以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为谈话背景。上合组织有6个成员,它们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它的观察员国有5个,即蒙古、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欧亚经济共同体有5个成员国。
注意,这里习主席说的是欧亚经济共同体,而不是海关联盟。这两个组织不完全相同。海关联盟目前只有三个国家,而欧亚经济共同体比它多两个。它现在的成员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不过,不管是欧亚经济共同体还是海关联盟,除了白俄罗斯外,它们的其他成员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在中亚的5个国家中,土库曼斯坦既不是上合组织成员,也没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它游离于区域合作之外,情况比较特殊。
另一个事实是,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30亿人口。粗略估算,中国约13亿人,俄罗斯1.4亿多人,中亚约6000万,印度12亿多人,巴基斯坦约2亿人,伊朗7500多万,阿富汗约3000万,白俄罗斯1000万,这加起来,正好是30亿出头。
由此可见,“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致在上述国家的范围。从地域上看,它东起中国,西抵伊朗,南达印度,北至白俄罗斯,包括了东亚、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的广大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会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将是开放性的。上述区域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所依托的基本框架,而不是它最终的边界。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含义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按照中国官方的解释,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政策沟通就是多协商;道路联通就是交通建设,这不仅是造桥修路,而且要使它们连成一气;贸易畅通更多是指消除贸易壁垒,改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繁琐低效的过境程序,使贸易变得通畅简便;货币流通则是指推动结算本币化;而民心相通就是增加民间交流和友好。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种理解
“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中亚和周边地区,但由此认为中国对中亚有特别的目的和特别的政策,恐怕也是不正确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问世后不久,中国又向东盟国家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其核心也是互联互通。可见,“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中国外交的特殊之举,而是中国大周边建设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欲与周边地区发展更密切联系的思想。对此无需过度解读。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外交的新概念,但不是中国外交的新实践。事实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提出的“五通”,都是中国这些年在中亚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贡献在于把它整合为一个整体,并将其提升为一个统摄全局的概念,使之具有了一种战略的特征。
“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引起了怀疑的目光。有西方舆论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的区域与美国和俄罗斯有重合,美国在这一地区有“新丝绸之路战略”,俄罗斯在这里经营欧亚联盟,中国此举意在抵消美国和俄罗斯的计划,把其他大国排挤出去。作者的理解恰好相反。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正是想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思维,避免大国争夺。“丝绸之路经济带”跨越区域,其实表明的是中国不想制造地区分割,不排斥其他大国,不准备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的想法是把各地区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认为中国想主导这整个地区更是夸大其词,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能主导有美国、俄罗斯、印度共同存在的地区?况且“丝绸之路经济带”不过是一个概念,所谓主导不过是概念上的游戏,沙盘上的操作,离现实相差甚远。
作为中国中亚外交的一个新概念,“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在视野上,它超越了中亚,扩展到了南亚、西亚和欧洲。在框架上,它超越了上合组织。上合组织一直是中国在中亚进行区域合作的框架,今后它仍将承担这一功能。不过,“丝绸之路经济带”超出了上合组织原有的框架。在功能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综合性,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设想。在目标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提出建设自贸区的任务,而中国曾希望在中亚建设类似中国-东盟那样的自贸区,它也没有把能源特别突出出来,而中国一向特别重视中亚的能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其实是一个过程。就目前来说,它还没有提出专门项目,没有设立专门机制,它只是指出了一个方向,向着这一方向前进,但没有设定具体目标和终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其他角色
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俄罗斯、中亚和美国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中亚国家和俄罗斯,它们的支持与否直接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成败。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方式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个“点”和“线”应该主要是在中亚地区,也就是说,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最适宜的起始地。这是因为中亚与中国直接接壤,是中国西出的主要大门,又有良好的政治关系支撑。
从理论上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亚国家经济上有好处,中亚国家应该支持。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经济上对中亚国家极为重要。中国是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中亚重要的资金和援助来源。根据官方的数字,截至2013年6月,通过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俄罗斯和中亚的贷款达到了491亿美元。而在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期间,根据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达成的合作协议,中国还将提供各种资金投入达480亿美元。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产蛋的“金鸡”,中亚国家不会去反对它提出的倡议。
不过,中亚国家既期望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好处,同时也有一些忧虑。一些国家担心变成中国的经济附庸,一边是中国产品的销售市场,另一边是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且经济联系越密切,这种趋势有可能会越严重,忧虑也会越加深。这在哈萨克斯坦表现得最为突出。
另一个问题是,泛泛而谈的宏观好处对中亚国家吸引力不强,作为中小国家,只有看得见的实在利益才能让它们动心。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一般的原则性赞成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中亚国家的行动支持和积极参与。否则,事情就可能在政治上一团和气,在实际上徘徊不前。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要考虑中亚国家的关切,更重要的是把对它们的利益具体化,使中亚国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它们才能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当成自己的事情。
俄罗斯和中国是战略伙伴,又在上合组织中合作多年,按理应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携手共进。但是,中亚是原苏联地区,俄罗斯视其为自己的“影响范围”,重新联合(不是指统一)一直是俄罗斯的理想。普京更是雄心勃勃,2012年重新当选总统前不久,他提出了欧亚一体化的四步走战略,即海关联盟、共同经济空间、欧亚经济联盟,最后走向欧亚联盟。
由于俄罗斯把中亚作为欧亚一体化的当然目标,因此它对任何其他大国的一体化计划本能地排斥。中国曾在上合组织内两次提出过建立自贸区的设想,碍于中俄的友好关系,俄罗斯并不公开反对,但它不积极响应,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由于这个原因,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很可能也会有疑虑。可能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提出建设自贸区的目标,这对俄罗斯来说应容易接受些。俄罗斯并非反对经济合作,不过它更倾向于项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搞道路连通,这与俄罗斯的主张没有矛盾。而且,区域经济合作也是势在必然,中俄双边的经济合作也在快速发展。这样看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兼顾到了俄罗斯的关切,有实现双赢的机会,争取得到俄罗斯的理解和合作还是有可能的。
美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态度也值得关注。说起来,美国虽然与古丝绸之路相隔万里,但它对丝绸之路这个名字却情有独钟。它比本地区国家更早以丝绸之路来冠名它的政策。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印度金奈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战略”。因为美国1999年就已有“丝绸之路战略”, 2006年又有过更新版。因此,“新丝绸之路战略”之新应是相对于这两个版本而言。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目标是以阿富汗为中心,在中亚和南亚形成广泛的地区交通和经济联系网络。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硬件是指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是指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完善管理制度,简化过境程序、加快通关速度、克服官僚作风、消除贪污腐败、改善投资环境等等。
从地域上看,“新丝绸之路战略”的范围是中亚、阿富汗和南亚,这样说来它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角。不过,美国智库也提出过把“新丝绸之路战略”与从波罗的海经中亚到阿富汗的“北方运输网”连接起来,还有设想要使“新丝绸之路战略”继续南下至东南亚,因此,从理论上说,“新丝绸之路战略”也可覆盖广阔的区域。
在形式上,“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分相似,都致力于地区的互联互通。但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上,两者却是南辕北辙。“丝绸之路经济带”意在使这片广大的区域聚合起来,而“新丝绸之路战略”却有使中亚远离俄罗斯及中国之意。当然,“新丝绸之路战略”能为阿富汗和中南亚国家带来一些好处,中亚国家也乐意接受,这一点也需看到。
美国既然在搞“新丝绸之路战略”,它也就没有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由,而地缘政治上的差异可以意会,不宜言传。因此,虽然美国一些媒体把“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立起来,但官方并未采取这种态度。“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许多重合,中国和美国也共同参与一些地区合作机制和项目,它们既可为“新丝绸之路战略”所用,也可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如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CAREC),阿富汗区域积极合作会议(RECCA)等,都是这种情况。由此看,中美有一定的合作可能和空间。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突破口
从中国把哈萨克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布地点来看,中国是希望以哈萨克斯坦为突破口。把哈萨克斯坦作为突破口有充足的理由。如果说中亚是中国西出的主要大门,那么哈萨克斯坦就是中国西出中亚的主要大门。在中国与中亚3300多公里的边界中,中哈边界占到了1780多公里,而且多是在交通地理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在中国面向中亚的10个一类陆路口岸中,有7个通向哈萨克斯坦。另外三个通向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口岸自然环境都比较严峻,过货量小,甚至冬天不能保持通畅。中国已经开通的连接中亚的两条铁路都是通过哈萨克斯坦出境,从吉尔吉斯斯坦出境的中吉乌(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虽酝酿多年,但至今还没有建成。同时,从中亚到中国的两条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也都是通过哈萨克斯坦入境。由此看,哈萨克斯坦是现代丝绸之路的通衢要道,没有哈萨克斯坦的参与,道路连通就会是空中楼阁。而且,哈萨克斯坦还有一个地理上的优势,通过它可直抵里海和俄罗斯,不需再经过其他国家。
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也最密切。它是中国在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一国的贸易量超过了与其他四国的总和。2012年中国与中亚的贸易总额达到了459亿美元,其中中哈为257亿美元,占一半还要多。哈萨克斯坦在新疆外贸中的地位更突出。2012年哈萨克斯坦一国就占到了新疆外贸的约44%,而在新疆与中亚的贸易中占到了约70%。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国家中的经济分量也最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它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其他中亚四国总和的两倍还要多(2012年哈萨克斯坦为2017亿美元,其他四国合计为982亿美元)。与它们单个相比,差距就更大。由于经济体量大,它的影响也就越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示范效应也会越显著。
在政治关系上,中哈关系也有相当的基础。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最早的战略伙伴。在中国与其他中亚国家的关系也上升到战略伙伴时,中哈已开始向“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进。当然,中哈关系也不是没有问题,如哈萨克斯坦国内也有对所谓中国经济扩张的渲染。不过,主张加深合作无疑是主流。而且,哈萨克斯坦也有利用其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过境运输的宏大规划。去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提出,到2020年要使过境哈萨克斯坦的运输量翻一番,到2050年要提高10倍。为此,既需要修建更多的公路和铁路,也需有更多的物资流通。这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这样,地理上的特别条件,与中国密切的经济联系,作为中亚最大经济体的影响,还有良好的政治关系和相互需求,使哈萨克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示范伙伴最合适不过。可以说,如果中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合作顺利,“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就成功了一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