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 +1
    6

南京“定制公交”开行1个月:虽众口难调,预订量仍激增

澎湃新闻记者 吴志刚
2014-11-07 08:1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南京“定制公交”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

        今年10月起,南京公交公司效仿北京、青岛等地的做法,推出“定制公交”,即从小区到单位的一站式班车。考率到江北市民“过江难”的出行问题,该市“定制公交”全都是跨江线路,中途需经过南京长江大桥。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在正式运行1个月后,南京“定制公交”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从10月仅2条班线上路,11月已增开至6条,而12月公交的预订,目前已经有5条班线接近满员。        

由冷到热,市民认可度提高

        “一人一座,直达,免费WIFI,可通行公交专用车道”,南京定制公交的设定与国内其他城市大体相似。

        然而,在推行之初,定制公交却并不叫座。9月下旬开放预订的4条线路,预订率相当惨淡,2条线路的上座率在50%左右,另外2条的上座率连10%都达不到。按照定制公交的一般开行标准,预订人数需超过座位数的80%。

        虽然预订不理想,南京扬子公交公司还是决定,于10月份试水两条定制公交线路,起点为江北的两个小区,终点设在上班族云集的新街口、珠江路地区。同时,南京将定制公交改名为通勤班车,“因为线路只针对早晚高峰通勤的居民,并不是纯粹的公交,因此叫’通勤班车‘更合适。”

        澎湃新闻了解到,南京市通勤班车在工作日开行,公休日、节假日不发车,需整月预订。10月开行的班车票价为单程6元。

        “6分钟左右过大桥,50分钟左右到终点站”,“终于不用挤得跟肉饼一样”,首批乘客对定制公交的反馈不错。乘客的意见则主要集中在早晚发车时间上,可谓是众口难调:有人希望早一点发车,避开大桥拥堵时段;有人认为自己9点才上班,结果8点出头就到了,损失不少睡眠时间。

        一个客观事实是,10月份,扬子公交公司针对11月推出的9条定制公交线路,有6条超过了80%的预订率,最终确定于11月开行。

        南京扬子公交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陈寅告诉澎湃新闻,“定制公交”现在预订的情况越来越好,10月比9月有较大进步,而11月才过去几天,下个月公交的预订已经有5个班线接近满员。“很多市民通过实际乘坐后,对定制公交还是比较认可的。”另外,11月开始,班车单程票价也从6元降到了5元,对市民吸引力应该会更大。

        “主要还是比较舒服,不用去挤公交,时间上也比以往转车要快。”家住天润城的徐先生对澎湃新闻表示,“不过,有时遇到大桥拥堵,还是会晚点,导致上班迟到。”        

集约化出行,不存在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澎湃新闻了解到,国内北京、天津、青岛、济南等城市已经开通“定制公交”一段时间,而成都也于近期正式开跑“定制公交”。相比起其他城市,南京5元的票价是最低的。

        陈寅对澎湃新闻表示,5元的价格其实是要亏本的,“我们现在采取的做法是,通勤班车在达到终点站后,直接更换路牌,充实到正常公交线路的运营中去。如果只送预订乘客,中途空驶、停驶,我们肯定是亏本的,如果继续上公交线路,基本上能够保本,略有盈余。”

        今年4月,深圳巴士集团在推行“定制公交”时,曾遭网友发帖质疑:“巴士集团新开通定制公交,做到一人一座!请问巴士集团及交委:作为一个财政补贴的企业,凭什么其他线路乘客挤得像相片,这边一人一座?为什么只有巴士集团能开?”对此,深圳市交委随后回应,定制公交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不能享受财政补贴,并表示定制公交经营并不限定于公交企业。

        据了解,成都、南京近日推行定制公交时,相关企业都明确表示,自负盈亏,不享受政府任何补贴。“我们的运营收入必须要维持成本,才能长久开行下去,这也是为何设定‘预定人数需超过座位数80%’的原因。”

        此外,还有人质疑,既然叫“通勤班车”,是否享有走公交专用道的权利?对此,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表示,定制公交是一种集约化的出行方式,一辆“定制公交”约有50个座位,可以减少近20辆私家车的出行。公交专用道应更多地包容这种集约化的出行工具。南京扬子公交公司表示,“定制公交”是大容量的交通工具,走公交专用道并不存在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6
    收藏
    我要举报
    相关推荐
    评论(40)
    发表
    热评论
    我个人不是太喜欢这样的公交车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 huhu你喜欢投币两元,这个车要5元,你当然不喜欢啊
      • 2014-11-07 ∙ 未知
        2
        回复
        举报
    • 楼上就不知道有人是开车上班吗?
      •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合肥嘛时候能有?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希望南京的做法能够积累经验,为全国各地做个好榜样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希望上还有这样的公交车且能走专用的公交车道,话说回来,上班要打卡真是万恶的制度。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说5元的票价还是亏本,那通勤车的成本是多少?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上海可以效仿吗?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 huhu上海的交通还行,不要再增加车辆了啊
              • 2014-11-0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通勤车相对于公交车,解决的人更少吧?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不是有点不划算?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5元票价,赔本赚吆喝!浪费能源!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每一座城市都越来越拥挤,道路总有饱和的一天,到时候咋办?空中交通开放?
                2014-11-07 ∙ 未知
                回复
                举报
                • huhu以一个城市为基础开放空中交通应该没有多大的作用吧
                  • 2014-11-0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飞的”真的来了
                • 联合国拨500万美元用于缅甸救援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时代中国控股:预计2024年度股东应占净亏损160亿-175亿元
                • 赴港上市持续升温,前2个月共有41家内地企业递交上市申请
                •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元首政制的创立者
                • 核反应中,轻核结合成较重核的过程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