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最大旅游网票选“中国十大博物馆”,上海民间展馆上榜
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TripAdvisor近日发布了2014年中国最热门博物馆排行榜名单,上海有三家博物馆上榜,出人意料的是,其中一家竟是私人运营的“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排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及湖北博物馆前面。
11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前往寻访这家即便在上海也知晓度不高的展馆,发现这里收藏有自上世纪初至今的6000多种宣传画。这家在上海都鲜有知名度的私人展馆,平均每日有近百人参观,其中90%以上都是外国游客;展馆的收入维持其日常运营也绰绰有余。
宣传画艺术中心排位超过国家博物馆
TripAdvisor网站近日发布的2014全球最热门博物馆排行榜名单包括部分国家最热门博物馆前十名排行榜。
根据TripAdvisor网站的说法,其排行榜的考量标准是基于世界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旅行者所提交的真实点评而得出,是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在过去12个月之内收到的点评数量、质量以及其等级排名通过一定的运算法则得出。
Trip Advisor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旅游在线网站,其主要用户都是欧美游客。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从此次这家网站推出的各类热门博物馆排行榜的名单上看,也体现了欧美游客的“口味”。
从全球25个最受欢迎的热门博物馆榜单看,中国仅有西安秦始皇兵马俑进入前25名,排在第22名,同时该馆也在亚洲前十和中国前十都名列第一,上海博物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则分别位于亚洲第七和第八。
私人博物馆深藏居民区,知名度不高
与其他“高大上”的官方博物馆相比,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在其中显得突兀,即便在上海,因为有多达100多家各类国有、行业及私人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也很少为人知晓。
澎湃新闻记者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位于上海市华山路868号的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华山路868号是一个居民区,大门外没有任何一处相关的铭牌和标志。
幸而小区保安为记者解决了难题,原来,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深藏在小区里某一栋楼的地下室。从电梯下到负一层,这才露出“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的庐山真面目,总面积300多平方米,满眼都是颜色大红、形式夸张的各类宣传招贴画,挂在墙壁上的,尺寸大小不等,令人目不暇接。
如此“深藏不露”的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却能跻身博物馆榜单前列?美国网友Akiraoz在TripAdvisor网站上的一段点评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博物馆位于一个昏暗的居民区建筑内。这里挂满了各种标语(记者注:宣传画)和一些英文解释。这些都是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欢欣鼓舞的标语。而如今的中国已经看不到这些标语了,你能体会到中国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度过了这些艰难的岁月。同时这里还有支持美国黑人人权的条幅。博物馆内出售一些纪念品和原始条幅。”
藏有6000多种宣传画,记录了时代变更
记者见到馆主杨培明的时候,他正在与外国游客用英语交谈,从容不迫,笑容可掬。
杨培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早年毕业于外语专业,退休前曾在大型旅游企业负责境外游客接团、管理工作,从1995年开始收藏宣传画。
“我收藏了近6000种宣传画,具体多少张已经好久没统计了,现在馆里展示的有400多张宣传画,更多的还没放出来。”杨培明说,他收藏的宣传画不仅数量在国内数一数二,其中不少宣传画也是国内仅存不多的珍品,更有一些属于绝版。
展馆区域都是按照历史时期分类的,便于游客参观理解。第一个时期是解放前的月份牌,从1910年代一直到1940年代,还有当时的大明星胡蝶、周璇的月份牌。
月份牌宣传画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20年之前,1920年代,1930至1940年代,不同年代月份牌美女的穿着、发式、化妆风格等都有明显区别,清晰地反映了时代的变更。在第三阶段月份牌中,还有一些美女全裸或半裸的艺术形象。
“这些月份牌的原稿创作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画家,比如杭稚英,谢之光等。”杨培明解释,那个年代的绘画艺术及印刷业是相当自由的,画家大多是学习西方的写真或油画艺术。
月份牌之外,则是解放后的宣传画,大致分为解放初期“新年画”、人民公社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以及“文革”后宣传画等。
从内容上看,宣传画根据当时的宣传要求,很直白、明确地反映了某一个时段的政治、经济生活。比如一张大跃进时期的《猪多肥多粮食多》,展示了一头体型巨大的母猪及正围着吃奶的硕大猪仔,浮夸特色跃然纸上。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的原稿 澎湃新闻记者 张新燕 图
馆主得意的“镇馆之宝”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的原稿,他在2009年从一场拍卖会上以25万元拍卖得来的。除了这张原稿,杨培明同时还收藏了这张画的修改稿,区别在于,原稿画面上,领袖与群众的比例正常,修改稿则明显缩小了群众的比例。
杨培明说,前些年有机会访问到原作者陈强,他特意询问到这背后的故事,“1968年,江青通过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负责人找到陈强,授意他修改原画作,这才有了修改版。”
拒绝千万收购诱惑,只想“收藏历史”
收藏这些宣传画花费了杨培明不少的时间与资金,“前后将近20年,资金究竟多少已经不好计算了。”杨培明说,早期是大批量从出版社、印刷厂、书店等淘汰书画中购买,后来又到广州、香港等全国各地“淘货”,或者从其他收藏者手里购买、交换。
杨培明私人博物馆里面的宣传画藏品。 澎湃新闻记者 张新燕 图杨培明私人博物馆里面的宣传画藏品。 澎湃新闻记者 张新燕 图
收藏、整理不同时期的中国宣传画,杨培明已经将其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不为牟利。他告诉记者,经常有人出价几千、数万元指定要买他的某一幅宣传画,都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甚至有投资机构声称要花费千万元买下他所有的收藏,也被他果断拒绝。
“我收藏这些并不是为了赚钱,赚了钱再买房子、买汽车吗?我都六七十岁了,要这些也没用。”杨培明说,他就是想“收藏一段历史”,希望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些宣传画了解一个时代。
每天接待七八十人,维持运营没问题
2012年3月,杨培明着手将手中的宣传画整理出来,并租赁下华山路868号这间地下室,房租每月2万元。此后,他又陆续办好有关证照。
“选择这样不起眼的地点,主要考虑的是费用问题,当然也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杨培明说,如果在市中心沿街找一门面或者租石库门老房子,租金无法承受。
杨培明说,运作这家收藏兼展览的私人博物馆,原本只想自己欣赏,也与业内同行交流,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游客闻名而来。
就在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就先后有数十名游客前来参观,其中仅两名中国人,其余都是外国游客。
一位法国游客Loren告诉记者,来中国之前他们通过Trip Advisor了解到这家有趣的博物馆,然后又找到一本《Lonely Planet》的旅游手册,网站与旅游手册都有详细的攻略,这才循迹找到这家颇为隐蔽的私人博物馆。Loren在上海的三天两晚行程里,除了外滩、陆家嘴,还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宣传艺术中心和一家美术馆。
杨培明统计下来,周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50人,非周末每天接待七八十人,其中90%以上都是外国游客。杨培明将票价定为20元,再加上馆内卖的衍生产品,比如明信片以及翻版的宣传画印刷品等,不仅够维持展馆日常开销,还能略有盈余。
不过,杨培明略感遗憾的是,上海的国际学校常常组织学生前来参观,但他从没接待过国内的学生团队,“当然,我的博物馆条件有限,暂时接待不了大规模团队,但也希望有更多喜欢艺术或者希望了解历史的游客来参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