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式理财:我以为我会暴富
近日,2014第十二届上海理财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市民的理财热情在这一刻集结。各种投资公司的各式营销手段又一次让人眼花缭乱。在这金光闪闪的乱花丛中,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年“理过的财”和“错过的钱”。
1981年我国开始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实物券,在“国库券”的时代里,“杨百万”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街头巷尾,他“数钱到手软”的形象让无数国人艳羡。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股票逐渐为城市居民所知。至此之后,中国股民在股海里沉浮、“政策市”下的中国股市,让诸如“5•19”、“6•24”、“5•30”这样的日期成为了投资者心中永远铭记的数字。
新世纪里,伴着“炒房团”“地王”“房奴”等名词的诞生,公众的投资热情也被点燃。每当有新盘开卖,常会出现排队、摇号、抢购的风潮,在那些年月里,“买到就是赚到”。
但2008年以后,房价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冲顶的表演,加之国家的一轮又一轮调控,公众的投资购买热情被高房价浇灭,再到如今公众对房价只能“高山仰止”换来“一声叹息”了。
贵金属投资——被调侃的“抢金”大妈
在世界范围内,黄金都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也被认为是最宜充当货币的商品,其实,我国黄金市场全面开放,还是在2003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恢复交易。
然而, “炒金”真正“名噪”华尔街,而且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因为2013年“中国大妈”们的“抢金抄底”行为,她们不仅仅把广场舞跳到了全世界,也把中国人对 “金”的痴迷带到了全世界。在此之后,每当国际金价下跌,中国大妈就会被调侃。
理财产品——无奈却极具吸引的选择
当银行利息等同于资金缩水,股市阴晴难料,房价远超购买力,黄金之底不知何处之时,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以基金为代表的理财产品。因为基金貌似依托“理财专家”的分析把关,凭借比股票稳健,比储蓄赚钱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基民”投入其中,为百姓资产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
每当走进基金柜台,或走进理财博览会,总有数名“理财经理人”天花乱坠地向“基民”推荐各种理财产品,高收益的应允一次次激荡在基民心中,他们不一定真正懂投资,只是单纯地想“钱生钱”。
在众多理财项目中,老年人往往是参与度最高的群体。他们并非了解每一个理财新名词,却又容易被打动。每当“理财经理人”使出浑身解数,当高收益率摆在面前,签名落在一纸合同之上,投资者十几万乃至上百万的人民币就如“脱缰之马”。
高收益带来的必然是高风险。赎回之日,到账的钱是如口头应允的“花好桃好”,还是不如预期,甚至投资失败,都是基民自己得准备承受的。
在这个时代里,琳琅满目的投资产品装满民众腰包的同时,也渐渐改变了人们“劳动创造价值”的传统思维,财产性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把钱投入房产、外汇、贵金属,还有需要普及一下的P2P里。
但站在财富之门内外的人都请回归理性、对自己的投资负责,毕竟投资不是冲动的、盲目的、一窝蜂的。归根结底,还是那一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14年10月31日,市民挤身走过理财博览会现场,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不少市民心中多少产生着作用。 澎湃新闻记者 王辰 图-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