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广东工农运动:红色司法从这里出发
广东省海丰县——“东方红城”,中国著名农民运动先驱领袖彭湃同志的故里。这里与莫斯科红场同名,诞生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广东重点打造的一张红色名片,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超20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胜地。
立夏将至,我们走进海丰,仿佛走进一片红色的海洋:红城路上建筑物外墙统一红黄相间,“东方红城 彭湃故里”“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传承红色基因”……眼目所及之处红色标语、红色大字瞩目而庄严。
步入红宫,络绎不绝的人群排起了长队。“彭湃出身于一个大地主家族,坊间用‘鸦飞不过他家的田产’来形容家族的富裕……为了革命,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和大好的个人前程,以成就国家民族大义、为中国人民翻身作主为己任,献出了一切,牺牲时年仅33岁。” 作为海丰人,红宫纪念馆讲解员林雁冰说起彭湃的故事怎么讲也讲不够。
1922年11月,26岁的彭湃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分得的全部田契,让自己一瞬间从富家子弟变成了无产者。
这把火也点燃了海陆丰土地革命之火。从1922年彭湃在“得趣书室”成立六人秘密农会以来,经过半年的发展,1923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会组织——海丰总农会正式成立,会员数达两万多户、辖区人口近10万之众,农会下设有文牍、农业、宣传、仲裁、交际、庶务、教育、卫生等9个部,彭湃被推选为会长。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海丰总农会仲裁部是我党成立的第一个红色司法机构。”红场百年老梧桐树下,海丰县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余俊冰娓娓道来,过去农民发生纠纷或碰到一些意外事故,要告官府,往往被官绅勾结敲诈勒索,有的甚至弄得倾家荡产,“农会成立后,农民遇到纠纷就到农会仲裁部进行调解,不仅不花钱,解决问题还快,这样一来,仲裁部成为农会工作最繁忙的部门之一。”
经过3次武装暴动,1927年11月,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海陆丰建立。
“这张照片记录了94年前5万人庆祝苏维埃政权诞生的盛况。”余俊冰告诉记者,由于场面太大,当时负责拍摄的香港记者用6张照片才勉强还原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红旗招展漫天飞舞,人头攒动高台林立……透过那些泛黄的照片,驻足在彭湃亲自设计的红场大门前,眼目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感受脱离压迫剥削后的群众那难以抑制的喜庆和欢腾。
历经5年农民运动,这个年轻的苏维埃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内设裁判委员会,作为苏维埃政权的基层审判和司法行政机关,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审判反革命分子、铲除一切剥削力量、巩固苏维埃政权、解决群众之间的纷争等。
儿时经常到红场玩耍,从小就听着彭湃故事长大的黄海钦,受彭湃影响从小就有个法官梦。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明星法官”,被誉为“禁毒卫士”,并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到农村去做实际运动!”这是彭湃早期开展农民运动频频“遇冷”后总结出来的新思路:自己穿戴特殊,农民不敢接近;自己讲话太文雅,农民听不懂。于是,他摘掉白通帽,戴上尖顶竹笠,光着脚板,带着农民爱用的旱烟筒,到农民中去,用通俗的语言和农民交谈。
黄海钦说,彭湃为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作为一名共和国人民法官,传承红色精神就是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国家安全稳定、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之事作为己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人民谋幸福,不仅是彭湃领导农民运动的初心,也是我党著名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邓中夏等革命先辈们的初衷。
离开汕尾,记者一行来到广东省总工会,继续寻找那场曾经震惊海内外的著名工人运动——省港大罢工的司法印迹。
不巧的是,地处广州市越秀区的省港大罢工纪念馆为了迎接建党百年,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广东省总工会省港大罢工纪念馆副调研员冯惠告诉记者,与以往工人运动不同的是,罢工期间,罢工委员会除了设立法制局之外,还设立了会审处、纠察队军法处和特别法庭等专门司法机构,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了“逮捕权、审判权分离”,确立了“废止肉刑,严禁逼供”“人民陪审员制度”“公开审判原则”“上诉制度和案件复核制度”等诉讼原则。
翻开省港大罢工期间刊印的报纸《工人之路》,该报在142期刊发了《会审处组织法则》和《会审处办案条例》,并对会审处审理案件的范围进行了公示。
冯惠认为,运用媒体刊物对罢工事务公示公开是罢工委员会的一个创举。
会审处在罢工期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史料记载,罢工期间,香港英帝国主义者经常派遣特务潜入广州,与国民党右派、反动分子互相勾结,进行捣乱破坏。由于罢工委员会初时没有自己的司法审判机构,只好将所抓获的破坏分子送到广州公安机关处理。但在当时,广州公安司法机关由国民党右派分子把持,他们往往以所谓“尊重法律”“保障人权”为借口,旋即将抓获的破坏分子释放,纵容其继续破坏罢工。
针对这一严重情况,罢工委员会毅然决定建立自己的会审处、特别法庭、监狱等机构,从而有效打击了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同时,由于会审处也十分重视整治罢工队伍内部纪律,惩处了罢工队伍中的一些不良分子,从而有力地维护了罢工秩序,使得罢工斗争得以顺利进行,并创下了长达1年4个月的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的最长纪录。
“司法机构如何建立?司法权又该如何运行?大罢工期间的探索为我党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小在广州长大,对大罢工耳熟能详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认为,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司法印迹为新时代司法工作植入了红色司法基因:无论是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还是苏兆征、邓中夏等领导的工人运动,早期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既具有革命家非凡的战略眼光,也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难能可贵的法治思维。
秉持这一精神,现在的陈海仪成为迷途少年的“人生灯塔”“法官妈妈”,她24年扎根少年家事审判,积极奔走探索建立庭前社会调查、判前联席司法会议等多项全国性少审改革举措。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等身份和荣誉于一身的陈海仪告诉记者,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传承红色司法精神,就是要把中国梦装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法治的阳光照进每一个破碎的家庭,用司法温度点亮每一个失足少年的人生。
走进全国法院第一个少年家事诉调中心,陈海仪告诉记者,中心入口和出口顶部专门绘制了蓝天白云和七色彩虹,就是要充分发挥法律的挽救和感化作用,让失足少年共享法治蓝天,让他们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如今,学习和传承红色司法已成为广东法院年轻干警的必修课。“传承红色司法就是要让司法的精神刻入骨髓,在新时代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刚刚重温过这段历史后的一群年轻干警们话语坚定、目光如炬。
来源:人民法院报
原标题:《广东工农运动:红色司法从这里出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