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上海“最隐蔽警察”:技侦总队长坦言受访比破案压力大

澎湃新闻记者 杨洁
2014-10-27 16:4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9月22日,张宝发入围“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第二批20名候选人名单。 澎湃新闻记者 杨一  图

        “弄得像明星一样,我最近晚饭都吃不下了。”上海市公安局技侦总队总队长张宝发日前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坦言最近压力很大,“比破案压力大”。

        2014年9月22日,上海市公安局技侦总队总队长张宝发入围“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第二批20名候选人名单。面对澎湃新闻记者,他讲述了自己的技侦人生。 

        澎湃新闻:技术侦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

        张宝发:1990年,当时分管技术侦察的领导叫张熹堃,也是我们单位的第一任处长。他见我的第一句话是“非常欢迎你到这个单位,但是你要有思想准备,直着进来,横着出去,要把秘密烂在肚子里。”

        一开始不理解,后来理解了,当时技侦还是一个很保密的行业,就是你干这行就要做一辈子干这行的准备。处长还有一句话补充,“轰轰烈烈不属于我们这个警种。”他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我知道这个警种,在某种程度是上海市公安局最隐蔽的工作。

        我一直跟我的手下说,警种的特性决定你是背景,你是幕后。要培养出这个境界不容易,从当初不平衡到现在无所谓,我一直教育他们,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不是说挂在嘴上,不是得了多少奖励,我自己就从不跟别人争。

        同时,一个好的口碑很重要,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现在技侦部门在公安部门的地位是很高的。我这个人,有时候也很火爆,有时会做出大胆的决定。我还是比较敢承担责任的,现在叫敢担当。

        澎湃新闻:听说你是“半路出家”?

        张宝发:1990年1月1日,我来到这个单位,基本就是一张白纸。但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不断地学习,逐渐进入了这个角色。

        这个行业我正好赶上机遇,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建设。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犯罪方式也不断变化,原来是户籍地管理,然后人口大流动。我们的侦查手段也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所以这个警种必须适应现代侦查的转变。

        澎湃新闻:能讲讲你此前的工作经历吗?

        张宝发:我1956年1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在新疆入伍当兵5年。

        1978年复员到上海普陀公安分局做户籍民警,也就是现在的社区民警。我管辖的区域里800多户人家,祖孙三代的名字甚至绰号我都倒背入流。后来又去机关,然后当过派出所长,可以说,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学会做群众工作。

        1990年1月,我开始参加技侦工作,到现在一干就是25年。

        澎湃新闻:现在从幕后走到台前,你感觉怎么样?

        张宝发:很不习惯,感觉压力很大。原来是很隐蔽,以前都是刑侦总队等单位“等”掉了。

        没接触过媒体,没有接受过类似的采访。比破案压力大,闵行抢金案七天七夜,熬过去就好了。这个是长远的,弄得像明星一样,我最近晚饭都吃不下了。我好多朋友说,你这么大年纪,怎么突然做劳动模范了,我女儿也说,你怎么一下子这么高大了。

        不过,我感到这个荣誉不是个人的,是对这个警种的,这是大家的荣誉。

        澎湃新闻:经过那么多年发展,上海技侦水平现在怎么样?

        张宝发:我们技侦的硬件有的不亚于其他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关键是软件和应用。我觉得团队的力量比硬件更重要,软实力的提高往往比硬件难,我们和先进国家的差距也在这里。数据库建立很容易,关键是应用。你的应用和理念超前,人家就赶不上了。

        从传统到现在,从弱到强,一个成熟的搞技术侦察的领导,如果不能从案子看出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那一点用都没有。我们现在每办一次案子,我都要对系统进行一次修改,保证其适应案件侦查的需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