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们的王炸组合,可惜了

2021-05-19 11: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兔姐 少女兔 收录于话题#人物魅力12个

前几天,

兔姐去看了电影《秘密访客》。

看完满脑子只有一句话,

郭富城绝了。

不是我说,

今年已经56岁的郭天王,

简直像吃了防腐剂,

品品这个气质和身材,

魅力大叔的吸引力,

在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了。

后来刷影评的时候,

看到这样一条评论:

郭富城的一根头发一丝皱纹都是演技,

谁能想到这是唱跳爱爱爱不完的人呢?

这句话好像时光机的开关,

一瞬间把记忆调回20多年前,

让我们看到当时的郭富城,

还耍着帅在舞台上唱跳。

看到当时的刘德华,

自带一种让人想跟他私奔,

去天涯海角的浪漫气息。

看到当时的张学友,

不过20出头却能把情歌唱得刻骨铭心。

也看到当时的黎明,

脸上总是挂着轻浅的笑,

却红成所有女孩的梦中情人。

他们曾经荣光无限,

也数次在低谷徘徊。

可只要提起「四大天王」,

90年代的香港和他们,

就仿佛即刻走到眼前。

在1992年被冠上「四大天王」的名头之前,

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

他们各自努力,

彼此的人生轨迹也还未交汇。

1981年,

刘德华考入第10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自此踏上演艺生涯。

在出演第一部电影之前,

他演的大多是小角色。

17岁参加试镜的刘德华

直到1982年,

接到《投奔怒海》剧本的周润发,

衡量过后认为角色更适合刘德华,主动让贤,

他才有机会凭这部电影提名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这一年他21岁,小红了一把。

《投奔怒海》中的刘德华

2年后,

张学友去参加业余歌唱比赛。

参赛的有一万多人,

可他还是轻轻松松赢了,

就此签下合约以歌手身份出道。

出道后张学友接连发了两张专辑,

《smile》和《遥远的她AMOUR》。

两张专辑都卖出20万张,

成绩和人气他都有了,

香港乐坛的大门已经朝他打开。

在张学友凭歌喉踏入港圈时,

郭富城刚刚考入香港TVB舞蹈培训班。

那一年他最精彩的履历,

也只是在梅艳芳、周慧敏等当红女歌手的MV中伴舞。

在陈慧娴《傻女》MV中伴舞的郭富城

1985年他得人赏识,

开始转行去演戏。

可惜那两年,

他只能演演配角和龙套。

他还在等一个被人看到的机会。

1986年郭富城还在跑龙套的时候,

黎明已经凭碧泉新星大赛的冠军,

顺利进入娱乐圈。

他长得好看,气质又清新,

算当时少见的忧郁文艺挂,

演了几部片子就人尽皆知。

距红成顶流,

他只有一步之遥。

《人在边缘》中的黎明

这就是成团前夜的他们,

在各自的赛道上蓄力,

等到一切就绪,

「四大天王」的黄金时代终于来临。

可以说「四大天王」的汇集,

是当时香港娱乐圈的资本推手促成,

也是命运使然。

此时的刘德华,

在1988年王家卫的处女作《旺角卡门》中,

被更多人看到,名声大噪,

也因此被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旺角卡门》中的刘德华

电影有所突破的同时,

歌唱事业也没落下。

1990年拿下了《十大劲歌金曲奖》,

第二年又获得金曲奖最受欢迎男歌手。

唱演双栖,粉丝万千。

而当时和他一同出演《旺角卡门》的张学友,

拿下了当年的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他演的“乌蝇哥”,

让人至今难以忘怀

“乌蝇哥”张学友

张学友在香港乐坛的威力更不必说,

专辑一张一张的出,

1991年更凭单曲《每天爱你多一些》

横扫各大颁奖典礼,

霸占金曲奖排行榜冠军长达半年。

后来他从红馆走出香港,

成为四个人中第一个进行全球巡回演唱会的歌手。

也有了那句:

“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的音乐回荡。”

同一时期的郭富城也终于成名,

他因为一个帅气的机车广告走红,

接着就发了专辑。

郭富城的成名广告片

他积攒许久的唱跳实力,

在首张专辑《对你爱不完》里派上用场。

100万张的亚洲销量,

和经典的四六开分头,

让他红的一发不可收拾。

此时最晚入行的黎明,

却早就炙手可热。

1990年还是拿新人奖,

第二年就凭《是爱是缘》

拿到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全年销量冠军大奖。

以至于,黎明这个名字都成为红的形容词:

“你红,红得过黎明吗?”

后来的他,

在红馆连开10场演唱会,

“一夜倾城”是演唱会的主题,

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彼时的他们,

每个人都是一张王牌。

直到1992年香港娱乐圈把他们凑到一起,

「四大天王」这副牌,

一出场就是王炸。

1992年四大天王首次同台

1992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里,

四大天王占了7首。

1993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里,

他们的获奖歌曲上升到8首。

天王效应,势不可挡。

1992年十大劲歌金曲榜单

「四大天王」从香港红遍大江南北,

也衍生出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

来自香港流行文化的冲击,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兔姐还记得当时家里的DVD,

总是有播不完的港片,

录音机也有放不完的粤语磁带。

那一幕幕快意恩仇的江湖情谊,

和一曲曲缱绻温婉的爱情,

打造了万千星辉的香港影坛和乐坛。

也和他们一起走进很多人的心里,

成为时代记忆。

如今30年过去了,

偶尔提到“偶像”这两个字,

很多人最先想起的,

还是他们。

黄霑说:

“因为四大天王的出世,

香港乐坛的颓靡推迟了整整十年。”

可不得不承认,

这个十年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香港电影逐渐没落,

大家心照不宣。

四大天王对各大歌曲奖项的垄断,

也让后来的新人很难出头。

1994年,

四大天王同时入选十大中文金曲最佳男歌手。

当金庸把奖杯颁给张学友时,

四拨歌迷的“战争”一触即发。

为了避免“谭张争霸”的悲剧再次发生,

张学友邀请其他三位天王,

同台演唱谭咏麟的《朋友》。

歌曲末尾,他们互相拥抱,

“解体”从这一刻敲响倒计时。

四大天王几乎不再同台,

他们短暂交织,

又各自启程。

演过不少戏的刘德华,

还在努力扭转唱腔上的争议。

虽然奖没少拿,

但林子祥评价他“既没音色,又没曲调”,

黄霑也说他“没见过写情写得这么笨的人”。

他觉得自己很笨,

只会傻傻努力。

好在老天偏爱笨小孩,

他用一首首的刘氏情歌,

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很多人说,

张学友是被唱歌耽误的好演员。

他演过不少深入人心的配角,

却差了一座影帝奖杯。

可人总要有取舍,

1996年张学友为了专注音乐暂时息影。

他亲自操刀的音乐剧《雪狼湖》,

终于把他推上“歌神”宝座。

2005年《雪狼湖》现场

郭富城还在不断突破自己,

对舞蹈的驾驭能力,

愈发炉火纯青。

1996年,

他在红馆连开18场《郭富城最激演唱会》。

一举拿下当年十大劲歌金曲的“至尊舞台大奖”。

“新一辈偶像没几个可以像郭富城那样边唱边跳,

站着唱不走音已算OK。”

舞王的名头越叫越响,

可他并不满足,

转身朝下一个十年继续进发。

被嘲了很久“面瘫”的黎明,

在1996年用一部《甜蜜蜜》,

打了黑粉的脸。

《甜蜜蜜》中的黎明

这部电影入选1997年全球十大佳片第二,

一度红到海外。

连当时的韩国总统都成为黎明的迷弟,

“在韩国,没有人不认识黎明。”

时间来到21世纪初,

「四大天王」真的要挥手告别了。

他们的最后两次合体,

一次是2003年哥哥张国荣的追悼会,

一次是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

四大天王同台致敬张国荣

曾经的风光无限,

到现在也要随着港娱的命运浮沉。

有很多无奈和不舍,

可看着他们比年少时沉稳许多的脸,

人们又安慰自己青春会过去,

时代会过去,

但关于他们的记忆会永存。

人生在世,

山水有相逢。

这一程结束,

他们互道珍重。

很多人说「四大天王」已经“过气”了。

可在名气如潮水退去般的今天,

他们还在自己选择的路上,

坚定地跑一场“马拉松”。

仍是港片票房号召的刘德华,

是真正热爱电影事业的人。

他资助过很多人,

也扶持了不少新人导演。

一年一偶像,百年刘德华。

60多岁的张学友还在追逐歌唱梦。

每次演唱会从头跳到尾,

准时开唱、不降K、不用提词器。

还是备受内地警方欢迎的“逃犯克星”。

他说:“到了80岁如果你们还愿听我唱,

那我就唱到80岁!”

舞王郭富城,

终于转型成功。

被骂了10年的“花瓶”,

成长为如今交口称赞的演技派。

曾经人气最旺的黎明,

转去幕后制作。

再度走到屏幕前,

低调、谦逊又风轻云淡。

在综艺上自嘲过气的黎明

潮水有消涨,万物有起落。

没有什么事物,会长盛不衰。

但好在他们知道,

做好本职远比短暂的荣光重要。

再对比当下的娱乐圈:

做一分夸十分、立不完的人设、

离谱的208万日薪......

浮躁又急功近利,

更让人怀念「四大天王」和那个黄金时代。

一代偶像走,

一代偶像来。

很庆幸少年时代的我们,

遇到「四大天王」。

他们对梦想的热爱和执着,

和岁月对抗的勇气,

自律、积极,砥砺前行。

直到今天,

还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才是真正的「偶像」力量。

最后,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我,

也能像他们一样,

任白云苍狗,风云变幻,

都能一往无前、豁达通透。

监制 / 兔姐

原标题:《他们的王炸组合,可惜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