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绍光学术周活动之国家治理大讲堂(第20期): 国企与工业化(1949-2019)

2021-05-18 12: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通讯员:邱太昌)2021年5月16日晚,由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办的“王绍光学术周活动暨国家治理大讲堂(第20期)”在东五楼509会议室举行,并通过腾讯会议同步直播。本期讲座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主讲,题目为“国企与工业化(1949-2019)”。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杜志章教授主持,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红教授、本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线下线上共30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王绍光教授指出,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毛泽东同志就对中国的工业化提出两大期待,第一个期待是中国要“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第二个期待是中国不仅要实现工业化,还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的“两大期待”就已基本实现。过去70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工业化,且工业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国企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王绍光教授认为,中国国企和工业化70年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的起点、前35年、后35年)。在新中国的起点,中国的经济、工业、资本、国企等四个方面的数据表明,新中国的起点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前35年国企成长、资本积累、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的数据表明,中国如何“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毛泽东同志的“两大期待”;在后35年的发展中,中国国企、资本、工业、经济等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由工业国变为工业大国。

王绍光教授总结指出,在中国工业化70年的进程中,国企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国,助力中国从工业国转型为工业大国,并迈向工业强国的新征程。

最后,欧阳康教授和王绍光教授作了深入交流,王绍光教授并对师生提出的问题作了现场解答。杜志章教授指出,王绍光教授就国企和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作了深刻分析,并给出了非常令人信服的结论。如果说1949年新中国的起点意味着我们站起来,80年代初我们完成工业化意味着我们站稳了。那么,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我们实现了富起来,我们变成了一个工业大国,但要真正实现强起来,我们还得建设工业强国。而且,按照今天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建设工业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原标题:《王绍光学术周活动之国家治理大讲堂(第20期): 国企与工业化(1949-2019)》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