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考报名10月15日再启动,央媒提醒四类人“还是别报了”
【编者按】
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公告明确报考人员可在2014年10月15日8:00至24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14日晚,央视新闻官方微信发文《有以下念想的人不用报考》提出,在执政团队重塑、政治生态再造、作风标准日紧的治理新常态下,四类人不适宜公务员岗位。全文如下:
又是一年国考日,恰逢反腐加压时。从客观数字上看,2015年国考职位同比增加了1745个,招考人数增加了2710人,创下了招录人数历史新高。
就原因分析来讲,空岗增加的原因是多元的,比如零容忍“打虎拍蝇”造成的“清淤排毒”效应,作风建设和从严问责对不廉不勤者的“正淘汰”效果,以及一些人因“为官不易”被逼主动离职等。当然,在执政团队重塑、政治生态再造、作风标准日紧的治理新常态下,那些奔国考的莘莘学子们,似乎应当先好好咂摸咂摸公务员这个“香饽饽”的真味。至少,那些还有如下念想的人,要好好想想要不要去挤这个“独木桥”了:
憋着不老实的“职业说谎者”
曾几何时,“官字两个口,说谎不上税”似乎是一种常态。于是,一些言行不一、知行分离的人大有市场,个别对组织不诚信的人大行其道。比较典型的是,一些每年填报“个人事项报告表(中国版财产申报制度)”且安然无恙的人,却被屡屡查实是“房叔、房姐”。因此,十八大后通过不动产登记、抽查干部个人报告事项并从严问责等制度进行救济,不诚无信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要知道,体制内的“说谎成本”越来越高,参加“国考”的人,必须在“有限隐私”和某种程度上的“无限监管”间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盼着有朝一日“捞干的人”
权力异化的公仆变为利欲熏心的“家奴”,是很多贪腐者滑向犯罪深渊的相似轨迹。说到底,公共部门、公共职位所附载的权力,公共性、公益性始终是第一属性。十八大后,“用权必有责,用权要负责”的行政伦理深入人心,“责任前移,权力后置”的施政压力与日俱增,那些只会“打官腔、乱作为”的“戴面具的人”,习惯于“公权可以私用,私事可以公办”的“体制内揩油者”,都将被视为执政党信用的透支者面临最严厉的“门户清理”。
等着旧风气“复辟反弹”的人
不可否认,在中央强势纠治乱作为的重拳之下,党风政风行风中的小事小情、小处小节被加速放大,作风监管的篱笆越扎越密,作风标准的规格越来越高,作风建设的压强越来越大,作风反复的概率越来越低。因此,一些宣称“为官不易”的“官娇”的人中不乏主动“立场者”。那些准备参加国考的青年学子在“入场”之前,可得把作风这件原本“很飘很虚”的事,往“很实很重”的方向想清楚、搞明白。
想着“差不多混日子”的人
放眼当下,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乃至问题清单被放在阳光下“晒”,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所代表的新政新风渐及执政党肌体之“肝脑神髓”,新媒体、自媒体对行政作为和行政成本等的围观之势一发不可收。而且,公务员作为一份社会职业的“附加利益”加速被厘清、撇清,幻想以“老好人主义、差不多主义”等市侩化、“官侩”化方式混的人,还是先冷静考量一下: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实际上,国考成功所带来的公务员岗位,充其量应当是一份“中上质感”的就业选择,它的好处是社会地位较好、职业预期稳定、退休保障可期等,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既富又贵,只赚不赔”的趋利工具。对于莘莘学子而言,就业的现实似乎越来越“骨感”,但风清气正、人人圆梦的新常态也在一点点“丰满”起来。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