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余世存:这个世界你懂吗

澎湃新闻记者 张茹
2014-10-14 17:3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演讲人:余世存(作家、诗人、学者)

        主题: 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人间世》读书会

        时间:2014年9月28日

        主办:腾讯•大家(等)

        【编者按】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有多少人在思考关于精神的问题?著名作家余世存认为,我们在享受西方物质文明的成就的时候,也应该在精神层面接纳他们。

        “我真的特别热切的希望中国人的心智和精神不要像以前那么封闭,而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某种开放,真正去体会这个世界很多的东西,这样你才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甚至你能够参赞这个世界。”——余世存在他的新书《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分享会上以“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为题与读者和嘉宾进行探讨。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讲座内容的摘录:

        我们怎么理解我们自己,以及怎么理解这个世界,这是我这些年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话题。其实说到“世界”这个词语,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日常的经验和一种体验,但是可能很少有人想到,这个世界应该怎么去认识,怎么去划分它。我后来因为自己的生活有特殊情况,所以我觉得我的经历也蛮有趣的。比如我在云南住了两年,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在云南生活的世界跟在北京生活的世界是两个世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发现,后来我就对这个世界研读和思考,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想跟大家分享。

一分为二的世界

        比如说世界究竟是唯一的还是可以划分的?假如我们说世界是唯一的,那可能我们会想到,它从哲学层面到现实生活层面让我们越来越流入中心主义,或者自我中心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还有我们说世界是一分为二的,这是一个划分方式,其实一分为二的划分方式古往今来都有,即使到现在,比如说中国南方的一些省份还是把世界一分为二。比如海南、云南,他们可能把一年就分成上半年、下半年,分成旱季和雨季,其实各大文明最早都是把世界一分为二,这就是中国的太极说的,太极分生两仪,就是把一年分两半,这是一个分的方式。

        你们要是看波斯文明或者是古希腊文明,其实也是有一分为二的思想在,他认为世界是善与恶的斗争,这就是一分为二的划分方式。还有的说世界是光明与黑暗的斗争,这也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划分方式。

        这里面就涉及到中国的阴阳哲学,中国的阴阳哲学是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这个阴阳哲学很有意思,比如说在战国年间,阴阳哲学有一种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是怎么样的呢?《易经》第一句叫“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就很有意思,它把一分为二先天地划分成一个等级标准,比如说它认为阴应该是卑贱的,阳应该是高贵的,这就是中国做的一个判断方式。但是这个判断在中国原来真正的《易经》的基础上有变化,原来的《易经》没有做这种价值判断,包括老子的《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对阴和阳都是很尊重的,对双方都是尊重的。但是很可惜,从战国开始,中国把一分为二日常的经验也好,或者哲学思辨也好,融进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样导致中国所谓的男尊女卑或者说阳尊阴卑。

        还有他在一分为二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斗争哲学,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要做的。包括到现在为止,比如说我们如果按世界一分为二的划分方法,我们就只认为我们跟西方拥有整个世界,其它其他的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比如在我们眼里我们要么成为东方,要么成为西方,在我们眼里还没有别的构成参与进来,这是很有意思的。而我们对这个一分为二的思考也远远不及我们的祖先,比如老子这些人,而且老子的思想“负阴而抱阳”,或者说阴阳两极平等的思想其实后来还有发展。

        比如我最近想到阴阳的意义的时候,就想到原来北宋年间有一个大思想家叫张载,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有象斯有对”,只要一个精神意识能够外化显现为物象,它就肯定有它的对立面,“对必反其为”,就是说有了这个对立面的话,他就不会按你的生活习惯走,他就会走到你的反面去。接着说“有反斯有仇”,它跟你反着来的话,你们的阴阳二仪就会成为仇人,但是他最后一句话是最重要的,确实反应了中国宋代的思想家认识的高度,他说“仇必和而解”,就是说即使阴阳二仪或者男女成为仇人了,但是他们最终的解决之道必须是和。这是中国哲学一个很了不起的认知,但是这个认知到现在为止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停留在书斋里面,远远没有成为我们今天中国人的生活经验。你看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还在认为东西方是征战式的,要么是全盘西化,要么是拒绝西方,他没有想到“仇必和而解”,也就是我们的精神心智还远远没有走到仇必和而解这个阶段,这是很有意思的。

一分为三的世界

        我给大家提供一条线索,这是世界一分为二。当然我们还可以想到世界可以一分为三,比如印度是把一年分为三季:湿季、雨季、旱季;它也把一天分为三个部分:晨朝、日中、黄昏,大概分成三段。这个是一分为三的方式,它其实在世界上很多文化也都出现过,为什么要一分为三,一分为三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个东西其实是世界,你接受它也好,不接受它也好,它肯定会在那儿发生作用,甚至会对接受它的心智起作用。

        一分为三其实在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甚至古希腊文化里面都有反映。比如说你们看有名的三段论,这是一分为三的方式。还有你们要读印度哲学的,像《金刚经》里面的很多经文,它其实都是按世界一分为三的方式在组织它的句子。它先正面说,再否定说,然后再回到正面说的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哲学思辨,但是这种哲学思辨一定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

        中国的一分为三也是更多,你看《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我后来按三段论的方式断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其实正好是《易经》的三易,《易经》的这个易字,有三个意思,也是一个三段论,就是变易、不易和恒易。易是要变化的,只有变成是不变的,所以他又分解出这两个意思来。最后变化又是永恒的,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把世界一分为三再把它放到一个哲学层面看,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其实有很多的关系。就像宋朝的一个青源青原禅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它其实是人生的三段论,他说老僧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经过十余年的行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今又归于平淡之后,我们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你看经历这么一个过程的时候,山水在你的眼里才无限的生动起来。这个世界在你心中才活了,你才能意识到你跟这个世界最为深刻的联系。而这个联系让你自己都能生动起来,这是很有意思的。

一分为N的世界

        你把这个世界怎么划分?所有人容易停留在我们说的一元论、二元论还有三段论的基础上看问题,看待这个世界。但事实上这个世界还是可以往下走的,比如说,我们东西方人对世界的划分不仅要划分成二、划分成三,还要分成四、分成五。比如说分成四,其实东西方哲学都有,中国人讲阴阳分四象,就是我们说的时间里面的春夏秋冬,还有空间里面的东南西北。印度哲学还有古希腊哲学都谈过,世界是由地、火、水、风之类的四大元素组成的,这也是世界一分为四。中国人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加了中维度,就是中国人加了一个东南西北中,中国人在春夏秋冬里加了一个长夏的概念。所以把世界分成五个部分了,这就是中国的五行哲学,这是很了不起的哲学。

        我们看世界一分为四跟我们的关系。这个确实可以无限举例下去,我在给大家提供一个参照系,让大家也能够自己学会思考自己跟这个世界的关系。比如我们说把世界一分为四,马上我们就知道,我们不应该只是盯着西方,你脱开二元论思维,那么肯定在你的眼里、精神意识层面还有别的方位,我们不仅仅只看到西方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我们也要关注南方,还要关注北方,这是一个层面的说法。还有我们既是东方人,我们既要享受作为一个东方人给予我们的命运,同时我们也要体会西方人市场生活的经验,还有文明赋予西方人的那些便利、那些权力,我们今天也在享受这些东西。当然我们自己也应该成为南方人、成为北方人,你只有把这个时空四象分成四,全部走过一遍,你才能够实现人生的某种完整、某种圆满。

        而且按中国人的说法,空间可以时间化,那么我们就不说空间的四象,东南西北,我们就说时间的春夏秋冬。因为我们在东方,所以它的时间化过程就是春天……只要我们理解全球化,只要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划分方式,我们就知道我们不应该永远停留在春天状态、停留在一个孩子状态,我们也应该享受夏天那种青年的朝气蓬勃的状态,我们也应该走过秋天,走到成年人的讲正义、也讲产权明晰的一个理性状态,这是秋天或者是说西方赋予我们的一些人身人生的命运,一种召唤。当然我们还可以去欣赏冬天的美景,只要把春夏秋冬四季走过你才能享受人生的圆满。

        这是从时空四象讲一个人的心智的演变、演化,其实我们看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曾经讲过,在春秋战国时代,按庄子的说法是道为天下裂,裂开之后我们就跑到一个碎片上去,我们不再成为圆满,那个碎片就是孔子的儒学。儒学的传统其实只在时空四象里面占其中的一个维度,因为我们缺其中的某个维度,比如说在先秦,中国的时空四象,我的概念就是孔子代表东方和春天,老子是分占两个方维度:南方和北方,夏天和冬天;墨子占了一个维度就是西方和秋天,但墨子这个维度在秦汉年间被上层精英联合扑灭了,所以我们中国的时空塌了一个维度,西方的维度,到了汉代的时候中国人的精神空间就有了缺口,所以中国人就需要向西求法,求来了佛法。佛法在精神层面,它的维度其实是南方或者是夏天,它是代表这个时空维度的,所以中国的“儒释道”其实也是世界的一分为三,在唐宋完成了融合。

        但是“儒释道”用我们刚才的说法只是时空四象的代表三个向度,我们中国人还是缺西方这个维度。因为缺了这个维度,我们在技术层面,在科学层面非常低能,所以到了元代、明代的时候我们的钦天监的官员都搞不懂历法了,之后请西方人进来做我们钦天监的官员,主持修订中国的历法。鸦片战争以来我们更需要西方这个维度进入我们的世界,组成我们的世界秩序……我对中国的未来还是很乐观的,我觉得我们如果理解全球化、或者理解世界的含义和概念,我们的心态可能会对这个世界保持最大的敬意和开放,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其实我把这些话说出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包括世界这个概念,这两个字,世界的“世”其实就是时间的意思,时间有时候又代表天的意思,天也是时间,这个“界”其实就是空间、大地。所以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就是我们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就是我们与天和地的距离。你只要把这个概念理解清楚,你就会知道,我们享受物质化文明的时候,时间和空间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没有生发出来,有没有长出来。如果没有长出来就证明你和世界是有距离的,你和天地之间没有构成有效的交流,这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方式。所以我觉得我真的特别热切地希望中国人的心智和精神不要像以前那么封闭,而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某种开放,真正去体会这个世界很多的东西,这样你才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甚至你能够参赞这个世界。因为今天我们享受物质的文明,物质的成就,比如我们吃的汉堡,喝的可乐,我们用的iPhone,其实都是遥远的另外一个时间和空间人们的奉献。在精神层面我们也应该接纳他们,我们也应该成为他们,也让他们成为我们,这样才是一个世界演进的正常方式。当然,接下来并不是说我现在已经知道全部答案,其实还有好多问题我也没有搞清楚,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觉得我们能够跟大家一起去阅读,去思考这个问题,一起去体会这个世界的样子,我觉得也是一种福报,当然也是一种责任。

        (本文根据腾讯•大家提供的速记内容整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