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钢贸危机蔓延至大型贸易商,银监会摸底质押融资
面对不断曝光的钢铁、铜等大宗商品质押融资风险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监管部门已经着手调研摸底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情况和主要风险,期望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拓展相关业务。
澎湃新闻了解到,上海银监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辖内各家银行上报截止今年9月末的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数据,并就质押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以及未来的拓展思路进行调研并征求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摸底调研是受银监会法规部要求而展开。在银监会,法规部主要承担的是拟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的规章制度,并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草案。
相对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由于是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为质押物,如专利权、股权以及仓单、保单等,因此相对风险相对较大、处置难,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还等在评估难、评估成本高等瓶颈。
其中,因青岛港贸易融资事件,大宗商品领域的重复抵押以骗取贷款行为再度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关照对象。
据悉,在此番摸底中,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上报包括质押贷款总额,不良质押贷款总额,并根据质押物类型的不同,分别上报仓单、知识产权、信用保险保单、股权等类别的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情况,以及相应的借款人情况。
监管部门加大对仓单融资的监管并不难理解。
眼下,随着钢价持续下跌(今年上半年重点统计钢企的钢材销售结算价格降至3212元/吨,相当于每斤1.6元,与超市白菜价格相差无几),钢贸信贷危机还在向大型贸易商蔓延,此前爆出的大案即是皖江物流旗下淮矿物流欠金融贷款达127亿元。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旗下的中债资信9月底还专门发布报告指出,在贸易业务日益金融化发展的同时,钢贸等大宗商品贸易业务的信贷风险继续发酵,行业内规模排名前列的大型贸易商陆续曝出巨额亏损,大笔业务资金无法收回,甚至贷款逾期的风险事件。
“监管部门了解质押贷款数据并不稀奇,不过这一调研由银监会法规部来牵头,摸清风险是一方面,但应该也是为后续出台针对质押贷款的更一步规范和支持政策做准备。”上海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业务人士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也成为监管部门调研的重点对象。
“虽然在多地开展多年,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规模上还在起步阶段,而上海是首批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地区,由于又经历了过去主要由政府推动,到现在更多地银行自行开展质押融资,近来风险也出现上升的苗头,国家也号召要降低融资成本,监管(部门)调研,应该也是为后续出台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政策出台先摸清家底。”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