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中国除了“出走的娜拉”,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易卜生?
易卜生
中国人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就认识了易卜生这位“世界文豪”。虽然,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大部分中国人对易卜生的认识更多只是限于“出走的娜拉”。作为一个中国观众,如果不是因为今年在挪威奥斯陆亲历易卜生戏剧节,也许很难会受到如此直观的冲击,曾经被鲁迅、胡适这些新文化旗手们”概念化“的易卜生,其实可以如此现代,如此多样。也因此,艺术节期间,为数不多的中国嘉宾每次看完戏后聚在一起,大家都会禁不住自问: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易卜生?
不能否认,易卜生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西方剧作家,也许仅次于莎士比亚。这确要归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当时易卜生作为“欧洲第一大文豪”被介绍到中国来。鲁迅是第一个介绍和评论易卜生的中国人,胡适更是在《新青年》辟出“易卜生号”,发表了他的著名文章《易卜生主义》,以及易卜生戏剧的中译本。
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语境下,易卜生被介绍到中国之初更多是一个文学斗士的形象,中国知识分子对他戏剧中所传达的社会批判精神的兴趣,远胜过对他的戏剧艺术的兴趣。
此后,易卜生对中国话剧启蒙影响巨大。中国现代的戏剧家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受过易卜生的影响,并力图还原这位戏剧家“艺术大师”的面目。戏剧家余上沅和熊佛西等人从戏剧艺术成就角度来介绍和讨论易卜生。
但是,戏剧家们微弱的声音没有能掩盖“出走的挪拉”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在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易卜生都被贴上了”革命“的标签在中国经历了将近100年的演剧史,中国大众对于易卜生的理解,其实始终不是一个单纯的戏剧大师。而也因为这样并不纯碎的视角,易卜生在中国,也许很大程度被“误读“。
1983年,导演徐晓钟在中央戏剧学院排演易卜生的名剧《培尔·金特》,探索非现实主义戏剧,尝试让观众看到易卜生社会文体剧之外,还有伟大浪漫主义诗剧的瑰丽和奇幻。
2006年,易卜生逝世100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了“永远的易卜生”国际戏剧季。那一年,“大导“林兆华导演的易卜生象征主义名剧《建筑大师》上演,开启了国人对于易卜生认识的又一阶段。
满脸胡子拉碴的濮存昕在舞台上"摸爬滚打",他在《建筑大师》中饰演的索尔尼斯是毁灭性的天才。 CFP 资料
不过,随着中国戏剧视野的日益国家化,易卜生在中国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有可能通过更多的演出和交流得以重塑。
“易卜生戏剧节”举办30多年,中国戏剧人一共来了三次挪威。第一次是2006年杭州越剧院根据易卜生作品《海大·高布乐》改编的《心比天高》。第二次是2010年林兆华创作的《建筑大师》。今年则是年轻导演王翀带着他的《一镜一生易卜生》来到奥斯陆。
《一镜一生易卜生》是“易卜生国际”在中国的项目,作品本身就体现着中挪两国的文化交流。该剧的编剧是现居北京的挪威青年女编剧费梦琴。王翀作为一个独立导演,这些年一直高举“新浪潮话剧“的旗帜,他在作品《雷雨2.0》中尝试的戏剧新浪潮影像探索模式,这一次在易卜生作品上得以延续升级。舞台上,“整个戏只有一个长镜头,镜头连续不停地拍摄,舞台上同时在迅速换景”。
《一镜一生易卜生》之外,王翀还和“易卜生国际”合作,受委托制作了一部《群鬼2.0》,依然将舞台表演与视频艺术结合起来。在这部对易卜生代表作的当代解读中,原剧中的儿子欧士华变身为一个中国年轻人,在纽约呆了几年后回国。回家后他见到了母亲阿尔文太太,并不得不面对一段被掩盖的掩盖童年。这位年轻的视频艺术家,决定邀请几位好友,拍摄一部根据他自己故事创作的电影。
常年致力于挪威文化推广的“易卜生国际”总监Inger Buresund对中国十分熟悉,她表示,他们既希望和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及林兆华合作,也很希望和王翀这样的年轻人合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年轻人对于易卜生的理解。
而在奥斯陆大学易卜生研究中心,正在进行一个易卜生剧作的翻译计划。研究中心主任Frode Helland教授介绍说,他们正在把易卜生剧作重新翻译成各种文字,其中包括中文版。此前,易卜生剧本的中文译本大多从英译本翻译而来,多少会有些语音上的损耗,而这一次他们直接从挪威语翻译成中文,并把当年一些时代语境下的翻译重新调整,给中国观众还原一个更真实的易卜生。
不管怎样,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戏剧人和文化研究者开始重新认识易卜生。他们正在努力扭转大众的观感,让那个被当作思想家的易卜生,恢复了其艺术家的本来面貌。让那个写社会问题剧也写浪漫诗剧和神秘象征剧的易卜生,重新完整起来。
林兆华的《建筑大师》到达天梯挂花环一幕,表达了建筑大师索尔尼斯最终对未来的期待是光明的。-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