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报一日三文肯定上海全民国防教育:为全国做出了好样子
【编者按】
“上海人的大国防观如一座“新长城”,闪耀黄浦江。夏秋征兵,1万多名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其中六成是大学本科学历,创历年之最。”10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和第3版要闻版,连发三篇文章,详细记述了上海构建全民国防教育系统的情况。其中,一篇是题为《大作为促进大安全》的快评。文章指出,当代中国,正处在矢志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关头。在国防教育上每深化和拓展一步,都将使全中国人民的幸福与安全多一份保障。只有像上海这样在国防教育上真作为、大作为,一个超越前人、顺应时代的强大国防,才会真正建立起来。
以下为三篇文章全文:
夏秋征兵,1万多名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其中六成是大学本科学历,创历年之最。澎湃资料
上海构建全民国防教育系统
万余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六成大学本科学历,创历年之最
“作为市民应怎样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海洋强国离我们还有多远?”…… 9月20日,第十四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之际,一场网络对话活动吸引了上海诸多市民的踊跃参与。3名特邀专家在网上与网民互动,探讨大国防、强军梦、海上维权等热点话题。
与此同时,数十场国防形势课在市区机关展开;“爱我海洋”大学生国防教育主题演讲比赛吸引百余所高校踊跃参与;“东方讲坛”国防主题宣传周让数十万居民拉近了与国防的距离……上海街头处处涌动着“关注国防、参与国防、支持国防”的热潮。
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同时应建立什么样的国防观?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怎样强化国防意识?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警备区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来筹划国防教育,不断改进教育模式、创新平台载体、完善法规机制,使国防教育真正融入城市血脉和百姓生活。
上海人的大国防观如一座“新长城”,闪耀黄浦江。夏秋征兵,1万多名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其中六成是大学本科学历,创历年之最。
上海紧跟时代发展构建全民国防教育系统工程
让大国防观走进市民心中
77岁的顾泉雄老人,来自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退休后与老伴一起花光了几十万元的积蓄,踏遍全国30个省市70多个县市,为那些看不上电影的人放映红色电影和纪录片,感动了无数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同样来自上海市市西中学的中学生代表团,在一次赴国外参加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比赛时,发现主办方提供的世界地图中将我国部分海洋领土标绘错误,学生们拒绝参赛,直到主办方提供的地图准确无误。
今年夏秋征兵,上海有1万多名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其中六成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创历年之最。
教育生动,行动自觉。上海紧跟时代发展构建全民国防教育系统工程,国防意识已在上海市民的头脑中深深扎根。
调动全社会热情,形成全民性热潮——
大国防教育格局突显优势
大国防观,是全民参与和支持国防的新型国防观。上海的国防教育,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不断探索和推进的。
党的十八大后,“强国梦”“强军梦”在上海市民中引起热烈反响。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国防教育机构都十分关注回答这样的问题: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同时应建立什么样的国防观?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怎样强化国防意识?
“要构建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的国防教育新格局。”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
怎么构建?
党委、政府、军事单位合力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怎样符合大城市特点?
立足上海实际,创新教育模式。
以集约求高效,组织“基地化”培训锻炼。通过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于一体的教育模式,加大集中培训和锻炼力度。上海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青少年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东方绿舟”,每年承训近10万名青少年学生。目前,上海共有1600多个国防教育基地遍布全市城乡,其中市级国防教育基地44个,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7个,每年接受国防教育学习参观人数达440余万人次。
以经常求落实,实施“常态化”教育实践。在青少年教育方面,高中阶段实施“5+5”国防教育模式,5天在“东方绿舟”进行系统国防教育,5天在校学习国防基本常识;高校军事理论课列为学生必修课,开设率达100%。在企事业单位,国防教育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街道、社区,国防教育是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的常态化任务。
以融入求普及,开展“社会化”宣传引导。召开全市国防教育社会化建设推进会,制定出台《加强国防教育社会化建设的意见》,每个社区、街道和乡镇建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每个社区居委、村委会依托社工队伍建立国防教育联络员,全市成立了18支国防教育志愿服务队。
如今的上海,已经拥有国防教育讲师团35个,兼职讲师600余人,先后在高校及社区街道宣讲国防教育达20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数百万之多。
借助多样化资源,构建新平台载体——
走进市民心中才是教育真谛
国防教育只有融入市民生活、走进市民心中,才能落地生根。
上海的国防教育,尤其重视利用历史传统、互联网络、军事实践和热心国防教育人士等丰富多样的城市资源,架起国防观念进入头脑和民心的桥梁。
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全国第一家国防教育专业性网站——“全民国防教育网”创立了;全国第一家青少年国防教育网络学校——“国防主题乐园”开张了;全国第一家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网上教学课程——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开训了……
在全市规模最大的社会教育公益性平台“东方讲坛”上,自2008年以来已经举办国防教育讲座400多场,直接听众达30多万人次。
今年,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念日前夕,在上海外滩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大厦的巨型光幕墙上不停滚动闪现着“勿忘国耻”字样,让很多市民和游客在外滩边驻足、仰望、沉思——历史之痛,责任之重,上海这座曾经饱经沧桑的城市,始终不忘用红色历史和区域资源搭建平台,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今天的上海。
上海警备区政委朱生岭介绍,近年来,上海还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媒体传播品牌和国防文化产品。
上海广播电视台长年开设“防务新时空”“沙场”等栏目,报纸杂志开设“军界瞭望”“国防天地”专版,摄制或联合出品了《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30多部军事题材电影和电视剧。
“‘从军’时间虽然短暂,但我真正把身心交给了军营,回去后我就报名参军。”去年8月,上海市教委、团市委从全市20万青少年中选拔50名学生组成“国防教育训练营”奔赴舟山某海岛体验当兵生活,四天三夜的守岛体验让学生们感受深切。
记者从上海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了解到,“十一五”期间,上海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十百千万”活动,让超过10万人次处以上领导干部、120余万社会群众和近千万人次的青少年学生走进军营,接受军训和国防教育。
紧贴城市化进程,健全制度性措施——
让国防教育始终充满活力
迅猛的城市化进程,让大上海变得更大,也让国防教育的渗透力、普及力和可持续性,面临许多挑战。
打造富有特色的国防文化产品,就是广受好评的一招。2012年,由社会捐款650万元,在被誉为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上建起“好八连”雕塑广场,成为上海人心中又一国防文化新地标。
开展国防文化活动,能够吸引群众参与。上海鼓励双拥艺术团和驻军各文艺团体参加“天天演”广场演出680余场次,组织举办“我的父辈”“人民军队中的上海兵”大型征文活动等,都引发了市民的踊跃参与。
创编丰富的国防教育教材和书籍,有利于普遍性教育。上海组织力量编写《国防教育高级研究班系列教程》《青少年国防教育丛书》等国防教育书籍下发基层。
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大规模社会化实践,法制保障尤其重要。今年7月,上海市人大组织50多名人大代表、20多名专家,对市级国防教育职能部门、各区县、大中小学、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59个单位国防教育工作情况展开了监督执法调研。
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需要理论创新推动,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国防教育协会共同创建成立了上海国防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该研究中心发布了上海近代几次大规模国防宣传动员及其历史经验等5个研究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军民融合是国防建设大趋势,也是大国防观的新理念。去年,上海市将82个国防动员规划全部纳入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今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和警备区联合出台《关于推动上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将百余个国防需求纳入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今年6月,上海市制定出台《高校征兵工作实施办法》,一系列优待政策让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青年走进军营。
大作为促进大安全(快评)
全民国防教育涉及全民全社会,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无疑是一篇大文章。大城市,特别是像上海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充满活力的城市,既是大国防时代国家安全的支柱,也是全民国防教育当之无愧的主力。以大城市的魄力,做好全民国防教育这篇大文章,才能无愧于国家的期待,人民的重托。
多年来,上海市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立足自身实际,动员全民力量,走出新形势下深化国防教育、培塑大众新国防观和大国防观的坚实步伐,不仅为巩固国防作出了贡献,也为全国做出了好样子。
当代中国,正处在矢志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关头。国际战略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时代条件的急剧变化,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在国防教育上每深化和拓展一步,都将使全中国人民的幸福与安全多一份保障。而且,也只有像上海这样在国防教育上真作为、大作为,一个超越前人、顺应时代的强大国防,才会真正建立起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