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叶兆言专栏:给了我父亲一样教诲的傅惟慈

叶兆言
2014-10-22 20:20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国热潮,熟悉的老同志中,一心想到国外去看看的,除了老画家柯明,还有翻译家傅惟慈先生。傅惟慈与柯明同年,也是今年逝世,92岁,能活到这把年纪,很不错了。

        只知道傅惟慈是满人,他的家庭背景不太清楚,想来也不会太糟糕,一个能学会几门外语的人,不花点银子达不到那境界。我甚至不知道他是英文好,还是德文更好,在这一点上,很像翻译界的老前辈鲁迅。当然,傅惟慈名声最响的也就是翻译,选择作家眼光独到,我们都喜欢他看上的外国作家,顺带也喜欢上了他。

        最初知道傅惟慈,是“文革”后期。他是我堂哥三午的好朋友,常在一起玩外国音乐,一起胡说八道。“文革”后期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代,这时候,极左是大背景,没文化是总趋势,然而总会有那么一小撮人,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傅惟慈当年的标签就是“翻译过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人》”,这也是他人生中得意的一笔,翻译这本书时,他不过三十多岁。

        我最初的世界文学知识与傅先生有关,那时候高中刚毕业,待业在家无事可干,成天看外国小说。他知道的很多,就给我和三午布置题目,让我们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百本外国小说。这样的题目搁今天,一点意义都没有,在1974、1975年,应该说还是有相当难度,那年头,看过一百本世界文学名著的年轻人并不多,毕竟我只是个十七岁的文学少年。

        开始凑数字列排行榜,前五十本书最容易,争议也最大。傅惟慈兴致勃勃参加讨论,以内行的语气开导我们。玩外国音乐转录磁带,转录过程中会有大量聊天时间。印象中,傅惟慈谈吐从不掩饰对西方世界的向往。“文革”是个十分压抑的年代,极度不自由,可是心灵自由阻拦不了。黑幕下也会有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当时的傅惟慈在我看来,很像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活在“文革”中却与世隔绝,内心世界早已充分自由化了。

        “文革”一结束,傅惟慈迫不及待地要往国外跑。柯明先生当年出国还有些犹豫,他除了用迫不及待来形容,再也找不到别的词汇。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不抓紧不行。最初的机会是到国外讲中国当代文学,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学虽然火爆,就品质而言,能入法眼的作品很少,但是只要能出国,能出去见识见识,让他讲什么都行。我堂哥三午羡慕得不行,说这家伙终于跑了,美梦终于成真。他从三午那拿了一叠不齐全的《小说月报》,到飞机上去准备讲义了。

        不难想象,出国会给傅惟慈带来多大欢乐。一个搞外国文学的教书匠,都快退休了,竟然还没有出过国开过洋荤。理想照进了现实,在三午看来,傅惟慈绝对向往资本主义,是一个幻想过资产阶级灯红酒绿生活的人。他曾悄悄地对三午说,已到这把年纪,只要能出去,出去一天是一天,快活一是一天,多待一天是一天。

        这以后,常往国外跑,傅惟慈没有选择像柯明那样,一去不返。他在国外讲学,住集体宿舍,拜访心仪的作家,始终像个老顽童。因为语言优势,他更适合待在国外,不过大家显然没看准,显然误会了他。三午死于1988年冬天,年仅46岁,生前很怀念与傅惟慈一起的悠闲日子,想当年,只要有好曲子好版本,打电话通知,他一得到消息,立刻风风火火地骑车子赶过来。见不到傅惟慈,三午就在背后抱怨,说他忘了老朋友,说他现在不知道在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快活呢。

        傅惟慈是一个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高人。解放前夕,选择了革命。令人压抑的五十年代,选择了托马斯·曼。让人无话可说的“文革”,选择了逃避和外国音乐。粉碎四人帮,选择了出国,然后又选择了留在国内养老。一句话,和别人相比,和差不多经历的人对照,傅惟慈的人生虽然没有激烈对抗,却总能快乐和幸福。

        大约是在1975年,三午带我去过傅惟慈家。大谈文学,他很喜欢三午的诗人气质,喜欢三午对文学的热爱,觉得三午很有写作才华。说自己年轻时也想过要当作家,终究是时代太不适合,他的性格和才华也不匹配。当年一起聊天,他和三午一致认为,在那个年代,在“文革”的沙漠中,文学也就说说而已,中国肯定不会出作家。傅惟慈不会想到,当然三午也不会想到,他们身边那个十多岁的文学少年,后来竟然成了一名作家。

        几年前,译林出版社让我为蒂姆·拉瑟特的《父亲的智慧》写几句话,传了电子版译文过来,觉得非常好,很认真地作了序。当时不知道这书是傅惟慈翻译,出版社编辑根本没提。在我心目中,他是翻译界的大腕大拿,不会把兴趣转移到心灵鸡汤上。说老实话,刚看到介绍,曾产生过应该拒绝的念头,可是内容完全吸引了我,当然,译笔也非常漂亮。

        如果知道这书是傅惟慈翻译,序中一定会很隆重地提一笔,一定会把多年来对他的敬重写进去。文学上,傅惟慈无意中给了我父亲一样的教诲,曾潜移默化影响过我,有着深深的启蒙意义。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遗憾的擦肩而过,很懊悔,为什么不多问一句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