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2013年碳排放量全球第一,或促使能源结构加速调整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谭万能 石毅
2014-09-23 22:10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2013年中国碳排放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达到100亿吨。 新华社 图

        全球和中国的碳排放量均再创新高。9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文章指出,2013年中国碳排放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达到100亿吨。同时,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过欧盟,达到7.2吨,但仍“不敌”美国的16.4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阅原文后发现,该文章同时指出,尽管中国碳排放量近年来急速增加,但1870年-2013年,中国143年的碳排放总量不及同时期美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也不及欧盟碳排放总量的一半。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庄贵阳告诉澎湃新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碳的排放量超过欧美“并不令人吃惊”。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需要马上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义务。

全球碳排放量再次超越历史,中国独占近三成

        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的论文《持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对达成气候造成影响》显示,2013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61亿吨左右。其中,中国排放二氧化碳100亿吨,美国52亿吨,欧盟28国35亿吨,印度24亿吨。这意味着,当年中国的碳排放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占世界总排放量的近3成。

        该研究结果由挪威、瑞士、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荷兰6个国家、11位科学家参与、完成,文中使用的基础数据来自美国国家能源部下属的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该中心负责收集和分析气候变化第一手数据和信息。

        该文章同时指出,1870年-2013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1610亿吨,欧盟28个国家的排放总量为3280亿吨,而美国的排放总量达3700亿吨。

        其中,中国143年的排放总量占世界总排放量14300亿吨的11.25%,是美国排放量的43.51%,欧盟排放量的49.08%。

        该文章预计,5年后,2019年,美国的总排放量将达4010亿吨,欧盟达3480亿吨,中国为2300亿吨。

需区分历史排放和现实排放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相关协定,以及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的历次谈判结果,从2013年开始的第二承诺期内,中国还不需要承担国际减排义务。但中国最近几年持续排在全球碳排放第一名的位置,使得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谈判压力。

        尤其是根据这一组数据,中国的人均排放量首次超过欧盟国家,使得中国面对更多的减排方面的要求。

        对此,庄贵阳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碳的排放量超过欧美“并不令人吃惊”。但排放量大,不等于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需要承担和发达国家一样的减排义务。“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4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国内地排在91位,北京、上海等地是先富起来了,但是要看到中国的更多地区需要进一步发展”。

        庄贵阳说,国际社会对中国碳排放量的指责是外部压力,但中国的雾霾等环境问题,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正在促进能源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便国际社会不要求,中国的化石能源的比重也会进一步降低。同时,中国也正在努力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他表示,碳排放量有现实排放量和历史排放量两个概念,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碳排放量数次排在世界前列,但应该看到中国的历史总排放量并不高。欧美国家也曾经历这个阶段,它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排放量和历史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其发展和减排。

        原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巡视员高广生在《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上发表论文《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权分配》中也指出,气候变化领域争论的核心是碳排放权的分配,具体体现在“公平”地分配排放空间,谁应该率先减排温室气体,以及减排多少温室气体,应该在给予发展中国家足够发展空间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历史责任,然后分配减排义务。

中国将控制煤的消费总量

        实际上,尽管《京都议定书》要求在2020年前,都是由发达国家承担减排义务。但近几年的气候变化大会,围绕此的争论从未停歇,更有美国等拒不承认其中减排义务的国家。反而是发展中国家,在历次谈判中做了不少重要承诺。

        “到目前为止,根据各个国家的一些科研机构的核算,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承诺占了全球总承诺量的70%,而发达国家只占了30%。”9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明这一点。

        燃煤电厂、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解振华在发布会上透露,中国正在研究政策、措施和方案,准备在“十三五”时期,对煤的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行总量控制。

        中国碳排放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峰,然后控制不再增加?解振华表示,一般的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会随之增加。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需要发展方式要做比较大的调整,能源结构要做比较大的调整。中国一直在组织专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论证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问题,最终时间“争取早日公布”。

        

链接:中国或在2020年前达煤炭消费峰值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第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是世界煤炭消费第一大国。

        环保机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9月2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中国需要采取、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措施,才能使中国在最迟2020年达到煤炭消费的峰值,进而实现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这一研究是假设中国在2020年达到煤炭消费峰值的基础上进行的。现有的多数研究都认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比如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李瑞峰就这么认为,而其认为煤炭消费的峰值为47.57亿吨标煤。

        研究的参与者、NRDC政策研究分析师刘明明向媒体表示,推动煤炭消费减量的主要因素很多,包括政策、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比如:制定和强力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政策;取消煤炭补贴,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不同替代能源的竞争;利用国际能源市场,改变国内能源结构;技术进步,提高能效和清洁利用;煤炭消费向发电和冶金行业集中,采用高效、低成本的末端污染物处理技术。

        实际上,我国政府已经制定相关的政策约束煤炭消费。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要求,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要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这份征求意见稿中再次提出国家将进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优化煤炭使用方式,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但相比发达国家,中国还是缺少相关的细则。据刘明明介绍,英国和德国两国的煤炭消费总量早已达到峰值,虽然两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因受到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和约束,一直持续大幅削减煤炭的利用。而美国则比较注重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对煤炭的清洁利用,其在《清洁空气法》中将二氧化碳纳入污染物进行管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