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滴滴拆分上市,橙心优选未来难期?
据外媒报道,出行领域巨头滴滴开始谋求在美上市,委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进行首次公开发行。
有知情人士表示,滴滴此次上市可能剥离旗下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进行单独融资发展。
这貌似给了市场一个信号:滴滴想要撇开烧钱业务橙心优选抢滩上岸,后续不再持续对外输血,至于在社区团购业务上的拓展,最终的盈利问题由橙心优选单独摸索。
随着移动互联网场上的人口红利消退、市场份额瓜分完毕,主需求场景被巨头门牢牢占据。
大小企业开始扎堆IPO,渴求在监管前夜搭上“顺风车”,接入二级市场离场,完成资本们的“功成身退”,成为绝大多数巨头们的终章。
经历生鲜大战之后的社区团购赛道,也迎来洗牌阶段,无论是老牌生鲜玩家,还是新晋流量“明星”玩家,模式与玩法越来越清晰,各个平台的模式也逐渐同质化。
有专家预测,这场烧钱补贴的长跑赛事,或在未来1-2年内角逐出多寡头局面。
橙心优选借助滴滴助攻拿下社区团购一枚船票,在业务上与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形成三道“流量风景线”。
如今,即将失去滴滴输血的橙心优选,未来是否还有足量的弹药继续在赛道上冲刺,却是一个未知数。
01
陷入存量竞争,IPO救急?
在资本市场上,能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必定是一个性感的资本故事,而滴滴共享出行的故事,如今,变得不再性感,似乎难以撑起千亿市值。
事实上,自从滴滴并购优步中国之后,在国内共享出行市场,滴滴份额一度高达80%以上,成为出行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根据去年 11 月初滴滴出行官方宣布的数据,10 月国内月活用户突破 4 亿。滴滴出行董事长兼 CEO 程维透露,在滴滴上,每天有超过 5000 万用户用互联网的出行服务。
作为日常非高频应用app,千万级体量足以承载其一哥地位,然而这并没有减轻滴滴的“焦虑症”。
由于市场存在千亿空间,给了更多没有搭上滴滴”顺风车“的资本们,有了遐想空间,而滴滴刚好给了他们机会。
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爆发,舆论一边倒指向滴滴安全隐患,随即滴滴下架了顺风车业务,并将发展重心放在安全与合规层面。
也正是因为这段顺风车市场空白期,让嘀嗒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实现了快速发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报告,2019年嘀嗒出行在国内顺风车市场中占据市场份额达到66.5%,成为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在此之前,顺风车业务一直是滴滴集团盈利支柱型业务。
滴滴空窗期给了滴答出行迅速”出道“的机会,2019年,嘀嗒平台上产生的交易总额达人民币110亿元,其中顺风车85亿元,占77.3%。
同时,滴答出行开始申请IPO,向港股提交了上市招股书,准备冲击"共享出行第一股"。
尽管滴滴也意识到危机存在,并重启了顺风车业务,但增长颓势已成定局。
除此之外,哈喽、高德、曹操出行等新晋势力纷纷开始侵入滴滴腹地,抢夺短途出行地盘,当初的街头一霸如今陷入多头瓜分的困局中。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滴滴出行2019年日活跃用户数约占总日活用户数的93%,而滴滴的乘客、司机端应用程序的日活跃使用率分别下降5%和23%。
降低补贴导致用户散失,启动补贴进一步加大亏损,滴滴陷入了进退两难境地。
多面受敌,在资本的角度来看,共享出行的故事,或许有其它版本的结局。
错过了上市风口的滴滴,急需要一个崭新的故事来维系IPO之后的市值,所以,寻找到下一个故事成为关键。
滴滴相继启动外卖、电商、造车以及社区团购项目,一系列动作可以看作是滴滴在寻求新业务增长点。
受限于出行领域单一业务线,滴滴已无力在为网约车打价格战,加上新业务都是烧钱业务,想要继续维系滴滴市场地位,只能靠二级市场输血。
滴滴面临着旧业务增长乏力,新业务流血不止的情况下,IPO大概只是个“急救包”。
一方面,对多个赛道发起猛攻,更像是一次次追风跟投,导致内部资源分散消耗,短时间内难有立竿见影效果;
另一方面,滴滴对端内自有流量过度依赖,对于非匹配的消费场景,用户难以形成路径依赖。
滴滴急需要一个可以落地的新场景,而社区团购无疑将承接滴滴IPO之后的故事。
02
烧钱散失了魔力?
受疫情影响,2020年线上生鲜配送迎来小高潮,社区团购也随之进入真正的“里程碑”时刻。
据中信建投研报中显示:2019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达5.1万亿元,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2796.2亿元,渗透率仅5.48%。
在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预计达890亿元以上,在生鲜电商中占比达到21.9%。
社区团购就如果荒野里的一把火,瞬间点燃了沉寂多时的资本市场,也让带有天然流量的巨头们摩拳擦掌跃跃一试。
2020年6月,滴滴旗下橙心优选正式在成都成立,随后以成都作为根据地向全国区域全面铺开。
成立之初,滴滴集团董事长程维曾表示,滴滴在社区团购业务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押宝社区团购赛道。
同时,各路资本也嗅到了新一轮赛道春风,同年7月,美团优选以济南为第一站,通过招募团长建群,实现首日下单次日达,平台负责配送和履约,迅速覆盖华中、华南、华东及西南等十二个关键省区;
8月,拼多多基于APP和微信小程序平台,顺势推出多多买菜,在湖北、江西、四川等13个省市陆续开通业务,直击社区团购业务。
在流量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滴滴、美团以及拼多多凭借自身流量优势,搭建起了网格式供应链生鲜销售渠道。
进入2021年,市场风向悄悄发生了转变,由此前的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的竞争,各路资本纷纷下场,期待瓜分这尚未被巨头占据的流量入口。
在社区团购春风吹拂下,一大波资本争相涌入赛道。
预计2021年将有超100亿美金投入到社区团购赛道,除了之前的兴盛优选和十荟团(腾讯、阿里投资),今年美团也计划烧400亿元投入其中,一年下来,投入在社区团购的资本超1000亿元。
据资料显示,2020年双11期间,橙心优选全国日单量突破1000万,美团优选的单量突破2000万/天,2021年2月,多多买菜平均日订单量突破1500万。
横向对比来看,橙心优选在体量上仍处于弱势。而从各家2021年计划来看,美团优选2021年GMV目标为2000亿元,多多买菜为1500亿,橙心优选则只有1000亿。
社区团购业务是一项烧钱运动,滴滴在出行领域靠烧钱夺得市场,但此次的社区团购业务却未必能够再成就一个“滴滴”,毕竟,各路玩家背后站台的资本都有着充裕的资金作为保障。
进入到存量市场中,烧钱动作带来的增量有限,用户更替成本并不高,短期的烧钱效应会被削弱,随之而来是各家进入供应链、物流以及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03
监管重锤,橙心优选未来难期?
如果说新晋小生不断蚕食滴滴市场份额是一场海啸的话,那么监管出击则是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挂在悬崖之上滴滴的头上。
12月11日,“人民日报评论”发表“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评论。
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4家社区团购企业分别处以1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食享会处以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监管重锤下的一系列动作,警示着巨头们在社区团购业务上的乱象插足。
除开对社区团购加强监管外,国内反垄断浪潮不断,先有阿里涉嫌二选一,被处以182.28亿元天价罚单,后有美团涉嫌反垄断被查。
监管风暴一浪接一浪,让野蛮生长起来的滴滴怀揣着不安的心。滴滴选择拆分上市,有其内在驱动。
其一,橙心优选在社区团购赛道根基不稳,而滴滴又面临各路诸侯围追堵截,考虑到后续持续投入,势必拖累滴滴,独立发展既可以少去资金约束,间接又为滴滴上市提供了一个好故事;
其二,监管逐渐加强,作为出行领域一把手,滴滴本身就面临着多重压力,为避免上行压力,分拆将弱化舆论。
只不过,失去滴滴输血的橙心优选,难有与拼多多、美团、阿里等比拼的筹码。
04
流量剩余价值被“高估”?
进入后互联网时代,流量价值被重新定义,流量剩余价值成为巨头们新故事“推手”。
移动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世界里所有门店聚拢在某几个APP窗口中。
大部分企业认为,自家的APP平台坐拥巨大的流量剩余价值未被充分挖掘,所以,平台之间的抗衡效应逐渐放大,促使其往“新故事线”拓展业务。
《资本论》中提到,“剩余价值不能由流通生出来,它在形成过程中,必须有某种不能在流通内看见的东西,发生在流通的背后”。而互联网的剩余价值就是流量剩余价值。
在流量弥足珍贵的当下,掌握头部平台的公司,都有向外围业务拓展的“底气”,例如美团“抢占”滴滴出行业务地盘,滴滴也“侵入”美团外卖服务腹地。
不是因为主营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支持,也不是因为行业本身需要迭代升级,而是相信自家生态内流量没有充分利用。
发家于互联网生态的巨头们,始终相信流量密码适用于任何场景,即便原本不契合的业务线,也可以统一端口对外提供服务,但“剩余流量价值”被过分高估。
从流量匹配角度来看,相比于拼多多、美团、阿里等具备团购、电商交易基因的平台,提供出行服务的滴滴,与社区团购的业务结合度并不高,流量接入场景不对称,势必进一步导致滴滴本身业务受损。
而橙心优选貌似也在为电商流量寻找“合伙人”摆脱困局,此前市场有声音称,橙心优选将会与京东的社区团购业务合并,京东的回复是不予置评,橙心优选则称消息不实。
退一步来讲,京东合力入场,对于橙心优选来说,业务合并或许能够摆脱现阶段“难上位”的局面。
毕竟,缺少“台柱子”滴滴的扶持,橙心优选在巨头林立赛道的处境更加尴尬。
社区团购还在如火如荼进行,前期靠烧钱打价格战换市场,后期靠运营摆脱亏损局面,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不如让子弹再飞一会,或许能看清橙心优选的“财富密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