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见证宋代“水包皮”?扬州古城出土宋代砖构建筑
“水包皮”是江苏扬州方言,就是在浴室洗澡。这是老扬州对沐浴文化的生动描述。日前,位于江苏扬州市中心友好会馆南侧的一处考古发掘项目,通过江苏省文物局专家验收。该地块位于“扬州城遗址”范围内,考古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发现了唐代、宋代以及明清时期遗存。其中,一处宋代砖构建筑引起专家注意。有专家推测,这里或许曾是南宋时期的一处浴室建筑。考古现场有,有“大使府”“连水军”“汤百五砖”等,其中的“汤百五砖”,结合东西两侧的布局,或许是宋代的一处浴室吗。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中记有“公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可见扬州等地在一千多年前便有了公共浴室。
老扬州的浴室门口还作兴挂一个灯笼。有句歇后语叫“澡堂里的灯笼——天天挂”,足见挂灯笼和挂壶是同一种作用。清代《邗江竹枝词》上说,当时扬州“城内外澡堂数以百计,凡堂外有立厢、有座厢、有凉池、有暖房、有茶汤处、有剃头修脚处;堂内之池取乎洁,用白矾石界为一、四,池之水温凉各池不同”。
在浴室里“水包皮”是扬州人的一种生活享受。进浴室不仅是洗澡,还可以修脚、捏脚、刮脚、捶背、品茗、小吃、聊天、理发、刮胡子、闭目养神等,其乐无穷。
扬州城遗址考古再出成果
据扬州晚报报道,熟悉扬州市中心友好会馆南侧场地的可能有印象,这里曾经是一处停车场,所以整个遗址地表原有很厚的一层现代建筑垃圾。经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共清理出唐代、宋代、明清不同时期的遗存。
考古发掘现场
其中,唐代遗迹较为丰富,有房址、道路、井等遗迹,出土了瓷器、陶器、铁器、骨器等大量遗物,尤以瓷器居多,主要窑口有宜兴窑、寿州窑、越窑、长沙窑等,陶瓷数量较少。
此外,唐代地层中还发现了7件比较特殊的坩埚,系在瓷碗的内外部包抹上陶土重新烧制而成,烧制十分粗糙。在坩埚内部,发现有铜渣的痕迹,且坩埚因多次加热,可以看到表面陶土有严重的裂缝,推测应该是用作炼铜使用。
宋代遗迹有房子、道路等,还有大量的遗物,遗物也以瓷器居多,主要窑口有磁州窑、钧窑、龙泉窑等,还出土了一些建筑构件。
相对来说,明清遗迹比较少,且大多被现代建筑破坏。在此也发现了房址、井等,出土了少量的青花瓷残片、铜钱等。
异形砖构建筑引专家热议
考古发掘现场
在本次考古发掘中,最引起专家关注的,是宋代的一处房址。房址的东南角,有一处砖构建筑,由东西两个部分构成。东侧为主体部分,长约6米,底部土色较杂,整体呈黄灰色,较坚硬,夹杂有较多黑色小斑块,推测为踩踏面。西侧由四条砖墙围成,呈正方形,深1.3米,底部有较薄一层炭粒面。其西南角区域有部分碎砖,呈不规则堆砌,用以加固墙体。
让考古专家感到十分惊讶的是,在西侧砖构建筑上发现了几块铭文砖,铭文依稀可见,有“大使府”“大使府造”“扬州”“连水军”“汤百五砖”等。据考古专家推测,“大使府”和“大使府造”两铭文砖,应是南宋时期建造平山堂城所用的城墙砖。令人不解的是,“汤百五砖”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汤”在古代有沐浴的含义。结合东西两侧的布局,这里难道曾是一处浴室吗?或为宋代浴室?意见不一。
“汤百五砖”的铭文砖
据报道,“汤百五砖”的铭文砖被倒置在西侧区域的砖层中,字迹比较明显。“汤”如果代表沐浴,那“百五砖”是什么意思呢?查询可知,“砖”的意思除了常见的砖块,在土建中,还有指代墙体厚度的意思,比如“一砖”“半砖”等。但是这四个字对于这里是否曾是浴室的指向,并不太明朗。
砖构建筑
从现场情况来看,东西两侧之间约几步即达。有专家一开始推测,西侧正方形区域可能是单人间,但是由于空间太小、一人完全无法容身,所以也有人认为,这里应该是蓄水处,东侧区域可能是浴池。
不过,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因为从垒砖的情况来看,“汤百五砖”的铭文砖很有可能也是从城砖上拆卸下来的,并非专为该砖构建筑所制。倘若真是为砖构建筑所制,那为何只发现了这一块,并且还是倒嵌在墙上呢?
而且,虽然对于蓄水池和浴池的推测,比较符合大家对于浴室的概念,但是由于目前无法发掘更多的区域观其全貌,所以不能肯定没有别的建筑相连,更无法肯定这里是浴室。
将对其整体打包提取保护
砖构建筑
鉴于对该砖构建筑的看法不一,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在对该考古发掘项目验收时提出,要对该砖构建筑进行整体打包提取,再作进一步研究。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于该砖构建筑的整体打包提取方案已经确定,将对刀形基址及正方形基址部分整体进行打包提取,转移到相关场地保护,继续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如果确认这是一处宋代的浴室,对于沐浴文化悠久的扬州来说,无疑将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与文化史料补充。”扬州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
二千多年的扬州沐浴文化
追溯扬州沐浴历史,已有二千多年以上,天山汉墓陈列馆内西汉广陵王刘胥的墓内,就有专门的沐浴间。陪葬的铜灯铭文记载为:名“尚浴名甲九”。据专家研究分析,扬州在东汉已有浴室,而且还属于高水准的。
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载有“浴室挂壶”一条。浴室要挂作为商标用的壶,当然是公共浴室了。老扬州的浴室门口都要挂一个灯笼,中午点亮凌晨吹灭,一点亮就是告诉顾客,本浴室开张了。所以,扬州有句歇后语是“澡堂的灯笼——天天挂”。
曾经做过扬州太守的宋代文学家苏轼,不但常到浴室洗澡,还不时找人擦背。有他的一首《如梦令》词为证:“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擦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也就是对擦背人说:“请你手脚要轻些,我常来沐浴,身上没有多少污垢。”
清代的浴堂。 图片来源于《清俗纪闻》一书
明清时代,沐浴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录:“(扬州的浴池)如开明桥之小蓬莱;太平桥之白玉池;缺口门之螺丝结顶;徐凝门之陶堂;广储门之白沙泉;埂子上之小山园;北河下之清缨泉;东关之广陵涛;各极其盛。”当时扬州最大的浴室为城外坛巷的顾堂和北门街的新风泉,澡堂的格局是:“并以自白石为池,方丈余,间为大小数格,其大者近镬水热,为大池。次者为中池,小而水不甚热者为娃娃池。贮衣之柜,环而列于厅事者为座厢,在两旁者为站厢,内通小室,谓之暖房。茶香酒碧之余,侍者折技按摩,备极豪侈。”据同代人林苏门记载:清代时,扬州城内外澡堂数以百计。扬州沐浴业之兴旺,可见一斑。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扬州晚报《扬州出土南宋浴室?》一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