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媒:中国人更自信,电视广告里的“洋专家”不再吃香

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Ruth Morris
2014-09-15 15:23
来源:澎湃新闻
唐人街 >
字号

        【编者按】

        中国作为崛起的新兴市场,从来不缺乏强有力的购买力,购物潮催生出大量电视广告,而这对在华外国人而言恰恰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机遇——“明星路”。但美国媒体国际公共广播电台(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的记者Ruth Morris报道称,“洋专家”在中国已经越来越不吃香了。

        
斯蒂芬·韦德斯(Steven Weathers)经常在中国广告中扮演外国专家,但如今,广告商利用更多的中国演员来营造产品的安全感。

        文章开头叙述了一位外国演员在上海的经历。“斯蒂芬·韦德斯(Steven Weathers)第一次被叫去试镜的时候,还在上海教授文学和广告,他想也许可以通过拍广告赚点外快,但是这之后,广告拍摄邀约接踵而来。白皮肤,蓝眼睛,身材高大,他满足广告方最汲汲可求的要求。”

        很快,他发现了规律,“早期,几乎所有的角色设定都是外籍专家。”他说,“所以我总是穿着实验室白大褂,戴着眼镜,待在实验室或者设计室里。”

        甚至当他拍摄内衣广告时,他扮演的还是外籍专家,“我以为我要穿着他们的内衣,但是他们说,不不不,你的形象是发明这种织物的科学家。”

        文章援引智威汤逊广告公司大中国区CEO唐锐涛(Tom Doctoroff)的话说,这类“专家鉴定”缘自安全感的需求。唐锐涛曾著书《中国人想要什么》。

        “中国人缺乏安全感。”他说,“所以一些不太有名的本土品牌就会用穿着白大褂的外国演员来营造一种可信赖感,制造一种科学进步的表象。”

        “有些人第一次进城,第一次买了套房子,第一次需要购买家用清洁用品,这些就是新兴消费者,他们比老顾客总是需要更多更明细的保障。”他说。

        文章指出,当然也存在一些例外,但是这种例外大多发生在奢侈品牌上,他们通常会找好莱坞一线明星,如布拉德·皮特、妮可·基德曼来拍摄广告。

        “这类广告往往需要重掷千金,但会因此加强它的国际化形象和地位,中国人是很好这口的。”唐锐涛说。

        负责挑选演员的萨拉•沈(Sara Shen)表示,对外国演员的需求实在太高,以致她甚至让美国人丈夫来参与广告的拍摄。他最近拍摄的一则广告是在厨房里和一群奶奶们及一瓶食用油跳舞。

        在另一项工作里,沈要找到120名外国人。唯一的要求是“得矮”,他们要在一个时尚秀场里扮演搬运工。

        但是随着消费者的演变,外籍专家渐渐失去了他的市场。“我刚开始工作时,用来演外籍专家的中年外籍男性很吃香。”沈说,“但是当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后,可能中国人对他们自己越来越有自信,所以有很多老板,他们自己站出来说,我来为自己代言。”

        现在沈的一半客户都是外国牌子,想吸引中国消费者。同时她现在也在寻找中国和白种人混血演员,就像她4岁的女儿蕾娜(Reina)一样。

        最近,蕾娜和一名扮演她母亲的俄罗斯模特为一本杂志拍摄了一个手表广告,沈认为像雷娜一样的混血正当红,因为她的混血反映了中国城市消费者日渐上升的地位,和越来越国际化的特点。

        至于韦德斯,他现在做英文商业秀,他做的最近的一次广告是为奶粉代言,广告里还包括两名中国专家。

        “他们都比我老,我们都是同事。”他说,“也许中国品牌现在更有自信了,或者说国外品牌想用中国人来增强他们的品牌公信力。”

        然而专家表示,新一波的消费者仍在持续进入市场,他们仍在寻求这种老的保障带来的安全感。“因此,如果你正身处其境,沈仍在寻找有才华的你——特别是如果你能用中文权威地讲解一下面霜,那就太好了。”文章说。

        (编译 任丹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