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舞蹈界最有名的华人,他用人体画画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王心怡
2014-09-11 19:49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如果一生要看一部现代舞,华人编舞家沈伟的作品在必看之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篇的编导就是他。作为一个在欧美舞蹈界享有盛誉的舞蹈家,今年10月,沈伟将携舞团首次来上海参演国际艺术节。9月1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他进行了电话专访。

46岁的沈伟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

沈伟编的《春之祭》,十余名舞者在他绘制的一块十三米宽、十四米长,满是纵横线条的巨幅水墨画上起舞,他们往返于抽象的入口和出口,隐约间置入了戏曲的圆场、云手身段,以微妙的位移不断变换阵仗,貌似无序,却有着数学般的严谨章法。
《春之祭》   

    

  沈伟创造过不少视觉上惊艳的作品,他有时亦认为自己更像画家而非编舞家。《天梯》、《声希》、《余音》,这些沈伟最早期舞蹈作品在视觉呈现上,无不例外都是史诗般的超现实主义画作代表。舞者们用简单的布条包裹身体,有时会戴头巾,皮肤上覆盖了一层白色油漆,这样的打扮让他们看起来很奇怪,更为怪异的是他们漂浮似地游弋于舞台上。

        对于沈伟的部分舞蹈语汇,有观众认为动作缺乏活力,也有评论家指出动作调度太平均,没有起伏,是对诸如阿尔沃·帕尔特、大卫·朗等作曲家音乐中的极简主义的放大。但从来没有谁否认,沈伟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现代舞的中心纽约,辟出了一片天地。

        10月25日至26日,现代舞编舞家沈伟将带着成名作《声希》和《春之祭》,以及新作《集体措施》中的两个选段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两场,这也是沈伟作品首度亮相上海。

        2003年创作《春之祭》,沈伟将该作从早期史诗般的风格,转变为对抽象和音乐结构的关注。在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诞生逾百年的时间里,西方诞生了无数芭蕾和现代舞版本的演绎,几乎每一位编舞家都无法避开它,以挑战它为目标。许多人用这首音乐创作了叙事性较强的舞剧,来表现或夸大人物身体、心理上的创伤,比如皮娜·鲍什版的《春之祭》。但正如斯特拉文斯基说,“《春之祭》从来没有传递过正能量,正是因为它所蕴含的野性和破坏力太强大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春之祭》的舞剧不尽如人意的原因——肢体动作和方寸舞台很难再现音乐中的破坏力。

        更好的方法是避开其中的叙事元素。比如,Molissa Fenley曾在她的《黑暗状态》里袒露上身,独舞长达半个小时;马克·莫里斯舞蹈团的《春天,春天,春天》将原作进行了爵士风格改编,摒弃了任何死亡的意象;沈伟则采用四手联弹钢琴版的《春之祭》做伴奏,减少人声弱化叙事性。

        “当我1989年在中国第一次听到《春之祭》时,我就被该曲谱丰富、具有唤起作用的质感给迷住了。”之后12年,沈伟对用这部乐曲创作的兴趣与日俱增,2001年开始了深度研究。斯特拉文斯基的乐谱构造中既有技巧上的复杂性,又饱含叙述上的激情。沈伟最终选择剔除情感和叙事层面,完全从音乐本身出发。他发掘了一套身体系统和舞步方面的想法,与音乐中的质感对搭,并试着探讨一种运动语言和运动方式。

《声希》是沈伟的成名作,舞者们拖着红、黑长裙,头顶高髻,在藏传佛教配乐中,一溜烟划过舞台,或两两攀附在一起,缓慢游走。“声希”一词源于老子《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而之所以带来《春之祭》和《声希》两部质感完全不同的作品,沈伟还是希望观众能看到表现形式与探讨方向不同的舞蹈形式,一个极动,一个极静。

        也有批评之声指出沈伟的部分作品更倾向于视觉呈现,并不能被称之为“纯粹的舞蹈”。《洛杉矶时报》舞评家李维斯·席格2004年看了《声希》在洛杉矶的演出后亦写道:“《声希》给人一种‘我们欣赏的不是舞蹈而是美术馆中的展品’的感觉。”

        “这种看法比较片面。”沈伟很直接地反驳,舞蹈是运动,但并不代表一定要跳得大汗淋漓、很疯狂,也无所谓快慢。“这部作品的表现形式需要这种感觉。”沈伟笑说,“其实也没有很慢呀。舞者一直在不停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其实身处在一种难度很大的身体语言里。”

        北京陶身体剧场的主力舞者段妮,在2006年随英国阿库·汉姆舞蹈团赴纽约演出时,考入了沈伟舞蹈团。两年时间里,她跳遍了沈伟的作品。“他是个天才艺术家!”段妮非常敬重沈伟。她说,《声希》很考验舞者对身体的控制力以及细腻状态的把握,“身体的每一瞬间都是一幅画面。”沈伟会要求舞者将身体运动的细节放到最慢的处理方式,予人时间停顿般的错觉。

        沈伟出身于湖南岳阳的湘剧世家,自幼修习中国水墨画、书法和戏曲。19岁,他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时专业成绩第二,却因英语落榜,转道南下加入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实验班。最开始学舞时,沈伟并不太了解现代舞是怎么回事。沈伟早期作品《不眠夜》、《小房子》等,在形式上有表现主义或皮娜的舞蹈剧场的印记。

        1995年,沈伟获美国“尼可斯/路易斯舞蹈实验室”奖学金,只身前往纽约。沈伟说自己花了至少五年时间来拉进距离,他在舞蹈、视觉、音乐、电影各方面饥渴般地充电,迎来顿悟般的突破。

        转机出现于2000年。这一年,沈伟创作了《天梯》,灵感取自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德尔沃的画作。这部几乎不像舞蹈的作品里,纯白场景中只得一副阶梯,舞者用素净的布条裹身,裸露上半身,如一尊尊庄严的雕像挺拔静立,四处游走。《纽约时报》后来用了半版文章描述此剧,沈伟几乎一战成名。也是这一年,《声希》在林肯艺术中心首演,获纽约艺术界盛赞。沈伟真正走入西方主流艺术视野。最早发掘沈伟的过人天赋的美国舞蹈艺术节总监查尔斯·芮恩哈特曾说:“他的作品中没有任何由过渡引起的卡壳,有的只是流畅。”

       《地图》是沈伟2005年受林肯艺术中心委约而作,今年4月进驻了位于华盛顿广场的贾德森纪念教堂演出。舞者们低头垂目,良久凝视,就像是冥想或是打太极,保持绝对的专注。沈伟的舞蹈语汇正是建立在气息和能量的可视化基础上,与武术和瑜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按照沈伟的排练导演Kathleen Jewett的说法,这样的舞蹈语汇能达到“从上一个动作过渡到下一个动作连绵不断就像一条丝带一样”的效果。而这些,都得益于沈伟多年来总结的“自然身体发展”技术体系。

        2008年沈伟重归中国视野,受邀担任北京奥运会创意策划和《画卷》篇编导,沈伟严格计算了舞者们画下的每一道痕迹。他对现代舞的态度比其他人更严谨:“艺术不只是一种感性门类,而是需要理性和智慧去处理,尤其是舞蹈。”  

  回头看近20年的创作,中国古典文化对沈伟的影响方方面面,但他在创作时并未刻意去表现。沈伟也时时有害怕创意枯竭或重复的苦恼。“每次排新作都会觉得这是最难的一次。”沈伟笑说。即便在欧美声望巨大,生活在纽约的沈伟仍存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唯一的担心就是怕自己懒惰。”

《天梯》

        如果仔细观摩,会发现舞者以裸体形式呈现于舞台,或直接用身体作画,一直散见于沈伟的作品中。向沈伟提起这个话题时,他突然笑了起来,“我有几十个作品,其中几个有跟裸体有关,但其他都是穿衣服的哦。当然我是喜欢身体!”因为戏曲和学画的经历,沈伟对人体有熟识的了解,他认为身体多变,有趣,是人自身最值得探讨的部分,他也尤其热爱身体曲线、皮肤和骨骼的魅力。沈伟对人体带动出来的视觉感痴迷,他其实是在用舞者的身体作画。     

        2007年以来,沈伟的舞蹈越来越常见于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公共场地。在区别于传统剧场的地方演出,自美国后现代舞蹈1960年代发迹以来,几乎已成为现代舞领域的一个传统。好处很明显,比如,不用刻意去租场地,可以省掉很大一笔租场费;可以拓宽观众群,使很多从未进过剧场的人,通过无意的“相遇”爱上艺术。

  2011年,沈伟的实景多媒体行为舞蹈《分与合》于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5500平方米的大厅出演。33位裸身舞者周身沾满颜料,在白板上留下不规则的痕迹,舞台因舞者们的“行动绘画”很快变得凌乱不堪,舞者脚下的地板开始发光,心电图、脑电波、血管透视依稀可辨。观众也并没有被固定在座位上,而是穿戴齐整,自由穿梭于舞台上,与舞者的身体直面相见。

        “传统舞台还是有限制。”沈伟说,不同的空间会有不同感染力,对舞者和观众带来的启发也完全不同。他不喜欢那种感觉,比如观众去看演出就像是一种给予,而是喜欢观众走进博物馆主动观看。传统的剧场模式已经沿袭了上千年,现在,舞蹈和外界之间的沟通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同样是世界顶级编舞家,“阿库·汉姆告诉我在舞台上你是‘人’,沈伟却告诉我你不是‘人’。”回忆起那两年在纽约的日子,段妮笑说,平时的沈伟“温柔可爱,非常儒雅,排练时严肃严格,一丝不苟。”

        还在湖南艺校习练湘剧时,沈伟便严苛自律,5点半的早课雷打不动,他甚至很少回家,长时间在学校训练。对自律和内在体能的重视,影响了沈伟后来的创作方式——他能够一心一意乃至“禁欲”般地埋头创作。沈伟现在住在纽约西村的一间小公寓里,每日听音乐、写剧本、构思舞蹈,其他时间则花在泽西城的工作室Mana Contemporary里排练,或者干脆画画。“如非必要,我不常外出。”沈伟认为身处外界就不再是真实的自己,“你需要更多的伪装,这让我很不自在。就像人们聚会时,他们便一直在表演。”

        “我不太喜欢世俗或很具体的东西。”沈伟最后总结般地说,比如人的生活日常、七情六欲,或者人林林总总的纠结,都不在他的考虑和创作范围内。常有人抱怨他的作品没有故事情节,但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人的灵魂,这些形而上的内容更能让他感觉到挖掘空间和兴趣。

        “我觉得舞蹈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看着他的舞蹈,你会毫不犹豫地相信。

沈伟在排练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