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考历史试卷悄然“革命”:放弃教条灌输,鼓励质疑正统
我记忆里的中学历史课印象是简明而清晰的,比如对于中国近代史,“落后就要挨打”一言以蔽之。在传统的中学历史教育中,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可以归纳为时间、地点、人物、历史背景、原因(外因、内因)、导火索、后果及其影响。即使是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都可以被一句话归纳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而大事年表大抵是学生最为讨厌的存在,我的学生时代也如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七年之后我又一次接触到了中学历史,只是这次并不是通过中学历史的课堂,而是高考历史的试卷。我很惊讶地发现,如今的历史试卷比起当年我们的试卷,简直可以称之为一场“革命”。
之所以能够得知这场“革命”,还是因为当年曾教过我的一位中学老师。如今仍在中学第一线任教的班主任郭老师告知我,他所任教的重点文科班的历史成绩不过五六十分,“历史这几年的题目越来越难,拐弯抹角的,学生们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很好奇他说的“拐弯抹角”,于是就找来了高考历史试卷一探究竟。果然他所言非虚,的确变化不小,比起自己当年的历史试卷,只要考生熟记背会就没太多问题,现在的高考试卷有意思了不少,但与此同时也需要考生颇费脑筋。
从死记硬背到逻辑分析
不妨列举一些具体的题目,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变化。下面是一道07年的高考题目,时年并未开始新课标试卷。
从上面不难看出,传统的高考历史试卷以考察识记为主。与之相对比的是,现在的高考历史已经不再考背诵为主的知识。下面是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的一道选择题。 这道算是考察中国近代生活变迁的题目。对于中国近代电影,不少人大概会知道《渔光曲》、《马路天使》这些在上海制作的优秀国产电影。不过这个题目考察的却是早期电影的放映情况。根据常识判断,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排除掉B、D选项。毕竟上海才是最为开放的摩登的现代城市,上海民众对外来文化应该最为开放。但为什么原本不太开放的京津地区,却较少播放国产电影?考虑到上海是当时电影的制作中心,只能逆向考虑为什么国产电影无法在京津播出,所以只能推测是流通不顺畅。因此答案就选择了C。从这道小小的选择题,可以看到历史教学开始慢慢地希望改变,不再一味关注大的历史事件,而开始着眼于历史变迁里比较动人的细节。
历史人物评价从脸谱化到多面性
另一方面,传统中学历史教育里惯常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定性评价,会给学生留下过于刻板的印象。对此,高考试卷也开始了纠偏。又如这道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中的选择题。
该道题着眼的就是美国1933年的大萧条时代。传统上,胡佛总统一直被视为自由放任政策的代表人物,而罗斯福总统则被认为是首次实行政府干预的总统。但是这个选择题却对此提出了异议,并让学生选择具体的史实来进行分析判断,答案选择为D。这道题目虽然跟从前考记忆为主的历史选择题看起来相似,却间接地鼓励了学生敢于质疑、不拘囿于固有说法的精神。在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部分”有这样一道材料分析题。
王安石在以往的中学历史教育中一直是光辉伟岸的改革者形象。而这道题却采用了两则材料,一则材料描述了王安石在两宋所获截然不同的评价,另外一条材料则采用史学家梁启超对于王安石的个人评价。这显示出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突破了从前的固定形象,并传达给中学生们这样一种观念:历史人物的形象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转变,而历史学家们也可能基于自身的立场对于历史人物进行褒扬或是贬低。
同时,在整个历史叙事上,中学历史的叙述也开始多元化,希望促使学生自由思考,独立评价,甚至大胆质疑经典的历史论述。
譬如这道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的史论题。
费正清描述中国近代史的“冲击——反应”模式的经典地位自不必说,而对这样一个经典模式的考察出现在高考题里,我私下里也不会希望高中生给出多么完美的回答,只是希望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记得几年前,曾看到一篇文章讲美国中学历史课堂上,讨论美国殖民时期波士顿惨案中,英国上尉有没有下令枪杀反抗民众。老师们并不期望学生们能够有着多么精准的分析,但是这样做无疑使他们更近地触摸更为真实的历史,能够独立评价历史中人物和事件。
中学历史课本的变化
比起变化巨大的高考历史试卷,可能中学历史教育的变化倒是迟滞得多。
先从变化甚少的高中历史课本谈起,现在的高中历史课本,比起我当年为数不多的变化,就是所谓结构上的调整。我当时使用的课本上没有新课标的字样,例如,中国史部分是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近代史、再到中国现代史。世界史部分是从世界近代史,到世界现代史,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
而现在的课本则采用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分配,然后外加上一些专题,比如人物评价、重大改革之类。但是在叙事逻辑上依旧充满意识形态烙印,比如课本中讲“鸦片战争”的最后一段话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当然也有一些课本章节幅度上的变化。比如说专门开辟专题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再比如说对于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介绍,新课本的重点转向了英美两国,而不是从前的法国革命。但是总体上说来,这样的课本变化还是非常之小的。
历史教育改革,几家欢喜几家愁?而这样的教材变化,对于普通中学文科生来说,可能是并不好的变化。我的大学同学喜是一名内陆省份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她告诉我说其实很多学生连基本的史实都是搞不懂的。初中时学生们本该学习通史,但因为中考历史分数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寥寥无几,历史基本上是无人理会的副科,因而通史基础普遍不太理想。等到高中,教材变成了专门史,学生们更是不知所措。喜说她不得不重新回顾通史,而这样的教材设置使通史的掌握大打折扣。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居然搞不清楚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的时间先后,更别提其中的关系了。
如今的历史课似乎已经成为老师个人素质的练兵场,老师上课如果补充得太多,学生听得很新鲜,但是效果也未必好,因为当他们回到考试,仍然可能不知所措。而如果老师不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则可能直接被高考试卷所撂倒。许多课本上只言片语的细节,可能就会成为高考上的夺命利刃。
以前的高考历史题背会基本就能够做对,现在的高考题却是奇怪的阅读材料题,学生们都不会分析,也不会答题,难看的分数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对一般的应试教育来说,那些中学历史教师漫长的教学经验就是必胜的武器。只是为什么会失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是历史研究者在中学历史教学领域内发动的一场悄然无声的“革命”。
但凡稍微了解下国内史学界的情况就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研究是逐步去意识形态化的,并向多元方向发展。我的同龄人们一旦进入历史系,第一件遭遇的事情就是对从前历史认知的颠覆,最经典的案例自然是对“封建”的理解。在中学时代屡屡使用的“封建社会”一词,在大学历史系却基本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社会”。而对于中学时代的清晰历史叙事,比如“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也被其他具体解释所代替。
不过,以往这样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大一时开始,而现在的中学历史教育企图更早地让学生们了解多元化、人性化的历史。我对这场悄然发生的中学历史教育“革命”充满期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