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题写在毕业证上的“红医精神”——访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旧址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医科院校。这所院校播种在井冈山,诞生于金城;锤炼在长征路,成长于延河畔;驰骋在东北战场,腾飞于辽沈大地。一代又一代“红医”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形成了独特的“红医精神与红医文化”,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五一前夕,陕北雨后的睛空格外湛蓝。省卫生健康委“党史中的卫生健康事业”主题采访小组来到延安市柳树店村,对“中国医科大学”旧址进行了深入采访。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题词的由来
走进中国医科大学旧址的大礼堂里,记者一边观看展览的图文、展品等珍贵的历史资料,一边在讲解员雷明娟的生动形象讲述中,“穿越”到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那段激情岁月。
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是唯一一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并继续办学的院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八路军卫生学校”。1940年3月,时称八路军卫生学校的中国医科大学由张村驿迁到延安东门外的柳树店村。同年9月,经毛泽东提议,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从礼堂的视频资料里记者看到这样一幕:1941年,即将毕业的红军卫生学校十四期(也就是更名后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期)的学员们,热切地希望毛主席能题词留念。当时的十四期期长林春芳将同学们的要求向校长王斌作了汇报。王校长很快接通了毛主席的电话:“主席,我是王斌,十四期学员就要毕业了,这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期毕业生,希望您能给我们作个指示。”毛主席在电话中高兴地答应了。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林春芳看见一个人骑马向学校奔来,仔细一瞧,原来是毛主席的秘书。林春芳迎上去,秘书手里拿着一个纸卷翻身下马,高兴地对林春芳说:“毛主席给你们题词了!”边说话边一同向学校校部走去。林春芳把纸卷交给了王斌校长,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里面露出一张白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王校长连说:“好词!好词!”“好字,好字!”然后对林春芳说:“你快找人放大几张,这是党中央、毛主席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怀啊。”林春芳很快找到绘图组,让田英、张岫岚同学用道林纸精心放大了四张,分别贴在校部、礼堂、图书馆、十四期的教室。得知毛主席为十四期题词的消息后,全体同学无不欢心鼓舞,奔走相告。学校决定将毛主席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用红色字印制在十四期的毕业证书上。1941年7月15日,十四期的61名毕业生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毕业证书。
“从此,毛主席的题词不但印在中国医科大学学员的毕业证书上,也深深地印在了医大师生的心坎上,并且成为全国广大卫生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雷明娟的深情讲述,也激起了我们对红医精神探索。
坚持用“红医精神”培养白衣天使
在中国医科大学旧址大礼堂的展览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题词的光辉指引下,中国医科大学培养了十万余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
“红医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医学教育、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表征,其核心内涵就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医科大学题写的‘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雷明娟解释说。
新时代的红医人时刻谨记毛主席的题词,继续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坚持办学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相结合,让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焕发出新的活力。
“1948年以后中国医科大学就迁到了辽宁省沈阳市,但我们学校与延安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特别是近年来,联系尤为紧密。”据中国医科大学前任党委书记朱京海介绍。
2011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和延安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医科大学旧址修复工程正式启动。2016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延安旧址陈列馆建成开馆。陈列馆分为礼堂、手术室、教室3个展厅,重点介绍了中国医科大学的历史,呈现了当年手术的场景,展示了今日中国医科大学的成就。
“中国医科大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红医精神’培养白衣天使。”朱京海说。
2019年5月,由中国医科大学发起,以长征沿线具有“红色基因”的医科院校为主的33所院校,成立了红医联盟。
“在战争年代,红医先辈无惧枪林弹雨、食不果腹甚至牺牲生命的危险,表现出了革命情怀的师者慈心、医者仁心,为我们广大医护人员树立了‘革命样板’,我们要继承弘扬红医精神,培养良好医德医风。” 中国医科大学郭秀芝教授如是说。此后不久,中国医科大学等红医联盟成员单位的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新冠肺炎抗疫等战斗中,义无反顾,勇敢逆行,坚守奋战。
“红色医生”又回延安啦
延安市人民医院的前身为解放军34医院,1999年整体移交市政府后组建。当时医院仅有50张床位,110名员工,252万元医疗设备,总资产不足1500万元,只开展大内、大外两个临床科室。
“为了加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各方面的发展步伐,中国医科大学从2012年7月开始对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业务帮扶。2013年10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通过业务托管的模式与中国医科大学建立了全新的医疗合作关系。”延安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郑彤告诉记者:中国医科大学先后派出附属一院、盛京医院和附属四院骨科、神经内外科、呼吸内科、妇科、胃肠肿瘤外科、眼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放疗科、皮肤科、感控科等20多个专业178名专家,全面参与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促进医院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医疗服务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延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郑锐教授,回想起自己刚到延安进行帮扶工作时的场景:“非常激动!延安对于我们医大人来说意义非凡,作为一个医大人,有生之年能来到延安,发挥我们本身的专业特长,为老区的百姓服务,也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中国医科大学秉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发扬红医精神,情系革命老区,多年来持续关心、支持延安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使延安市人民医院在学科建设、医学科研、医疗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成功创建成为名副其实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并培养了出了一大批“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9年开始,延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科大学又决定合作共建,将帮扶的“接力棒”继续传递……
在沈阳到延安这条遥距1500多公里的帮扶之路上,中国医科大学一批又一批的专家们前赴后继、奔赴延安,就像当初革命年代无数的红医青年一样,用责任诠释“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无悔誓言。
“红色医生又回来了!”如今,在延安城乡时常会看到中国医科大专家们的身影。他们多次利用节假日,冒着烈日酷暑、风霜雨雪,积极参加“白求恩医疗服务小分队”下乡活动,深入乡镇卫生院、敬老院等单位,为群众义诊。仅第二轮帮扶2年多时间里,他们的足迹就遍布延安市一区十二县,累计下乡21次,义诊1719人次,多次参与重危疑难患者急会诊和手术,让濒危患者转危为安,用实际行动为老区人民解除了病痛,让延安人民又感受到了“红医精神”的温暖和力量。(陕西老年健康报记者 陈太富 刘婷婷 实习记者 孙梦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