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初心50城|延安南泥湾:“陕北好江南”如何注解南泥湾精神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发自陕西延安
2021-05-13 12:20
来源:澎湃新闻
初心之路 >
字号

侯秀珍正在向来访者讲述过去的故事。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80年前,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困难时期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从零开始,开荒种地,困难时甚至用自己的被褥、衣服运送粮种,最终在“烂泥湾”开垦出一片片良田,那首传遍大江南北的《南泥湾》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而今,在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的党徽广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积极分子们在此宣誓入党。走在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等景点,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陕北好江南”,亲历忙前忙后的丰收,看着过去的故事,激励着今天的奋斗。

在南泥湾镇南泥湾村村民侯秀珍老人家,珍藏着两把锄头,一把是父亲刘宝斋当年参加大生产运动留下来的,一把是她接续父亲,在南泥湾带领村民从事农业劳动,参加退耕还林时使用过的。

一直以来,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来访者,侯秀珍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过去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她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有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刘宝斋到侯秀珍,再到来访者,南泥湾精神就这样传承着。

南泥湾有着光辉的历史,却没有很详尽的记录,南泥湾农场退休老职工邢丹东正在参与《南泥湾农场志》编撰工作,其中涉及了很多南泥湾的历史,他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样形容心中的南泥湾,“南泥湾就像个美女一样,被打扮起来就倾国倾城,太漂亮了!”

红色的底色和绿色的风光是南泥湾发展的优势所在,南泥湾开发区规划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以大生产运动、军垦、农垦文化和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产业培育和特色小镇为主导,建设集现代农业、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数字科技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开发区。

南泥湾党徽广场

“烂泥湾”

而今看到人来人往的南泥湾,很难想象当年这里荒无人烟。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采取了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而国民党也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策略,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而陕甘宁边区地处高原山区,经济落后,土地贫瘠,人民群众生活本就十分困苦,常年以糠皮野菜充饥。

在此背景之下,毛泽东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随后,在延安的党、政、军、学各界数万人投入到了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都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开荒种菜,种粮纺纱。

1939年8月,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奉命由华北抗日前线回师陕甘宁边区,驻扎在绥德承担边区防务任务,“边作战,边生产”成了这支部队在边区的驻守常态。1941年初,毛泽东、朱德正式命令三五九旅开赴延安的南泥湾地区,在随时保持战斗准备的情况下,以南泥湾为中心屯田开荒,发展生产。

南泥湾在哪里?

1940年9月的一天,朱德带警卫员骑着马,走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延安以南45公里外的一个地方,这里山峦起伏,绵延方圆几百里。朱德站在山顶,回头北望,只见“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十年九干旱,风吹石头跑”,往南看却是另一番景象“青山绿水一望无际,连绵山岗郁郁葱葱,土地肥沃鸟语花香”,这里就是南泥湾。

三五九旅战士们向荒山开战。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翻拍

被朱德盛赞的“好地方”为什么没有人烟呢?

“历史上,这里曾是人烟稠密的地区,后来由于清政府制造回、汉民族间的矛盾,再加上民国初年军阀横行,土匪抢劫,人民无法生活,居民相继逃亡,这里变成了一片荒山野岭,有人称这里是‘烂泥湾’。”邢丹东解释。

回到延安后,朱德立即向毛泽东汇报了“烂泥湾”的情况,鉴于延安南大门的重要性,两人一致决定派军驻守,三五九旅接受了这一任务。

“南泥湾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在这里开垦搞大生产的话,不用和老百姓争土地,都是新开垦土地。”邢丹东称。

“同志们,你们都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三五九旅刚到南泥湾时,几十里内都是深山老林,渺无人烟,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旅长王震就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勉励大家。

王震带头,与战士们一起,自己动手搭茅棚、挖窑垌,在荒野上安营扎寨。没有生产工具,就派人到处收集废铜烂铁,架起烘炉,打造犁、锄、斧等工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这片沉睡的土地上展开了。

“当时的困难程度,我们现在很难有切身体会。在敌人的封锁之下,三五九旅的战士们为了从其他部队转运粮食,把自己的被褥改制成麻袋,用来装粮食;后来干脆脱下裤子,裤腿绑在一起,也能装粮食。”邢丹东搜集资料发现。

“王将军有一双农民一样的手!”一位到边区采访的外国记者,赞叹王震的双手和部下一样,长满了老茧,那段时间,王震走到哪里,肩上都扛着锄头。

资料显示,1941年,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11200亩,收细粮1200石(一石相当于100升),蔬菜164.8万斤,每一百人约养20头猪,粮食基本自给。1942年,开荒种地26800亩,收细粮3050石,粮食自给率达到96.3%,蔬菜、肉食、油以及鞋袜全部自给。

“当时战士们的伙食大为改善,每人每月能吃到两斤肉,会餐还能吃到鸡鸭、大米、白面。到1944年,三五九旅不再需要边区政府的一分钱、一斤粮,还能上缴公粮一万石。”邢丹东介绍。

1943年1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三五九旅工余捻毛线,今冬一律穿毛呢新装”的新闻,记录的就是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建纺织厂的故事。王震当时还送给朱德一套毛呢服,朱德当时逢人便说,“这毛料子衣服是‘王胡子’送的!”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那首后来传遍大江南北的《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由以作曲家马可、剧作家贺敬之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创作。

“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1943年9月16日,毛泽东来到南泥湾,对三五九旅在大生产运动中的成绩赞赏有加。

1944年6月6日至9日,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国民党“中央社”的记者、作家等组成的中外参观团,到南泥湾参观访问了四天。他们不仅看到训练有素、斗志高昂的八路军战士,而且看到了一幅欣欣向荣的边区景象,特别是南泥湾屯垦的成效使他们感到吃惊、震撼。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称赞八路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1944年11月9日,三五九旅奉命调离南泥湾,陕甘宁边区政府派人接管经营。

延安炮兵学校旧址。

退耕还林

三五九旅调离南泥湾时,也有几名战士留了下来,三五九旅九团九连副连长刘宝斋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继续从事农业劳动,发展经济,为延安做好后勤保障。

“我看到了全国解放,看到了天安门前升起的五星红旗,而我的很多战友却没有等到这一天,和他们相比我已经很满足了。我要继续坚守在南泥湾,守住我们三五九旅开垦的那些土地,守住这段难忘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安排刘宝斋进城工作,被他婉拒,他总是对人这样说。

1952年,陕西省公安厅第三劳改支队来到了南泥湾,组织成立了劳改农场,农场人数由1000人陆续增加到8000人,种地6万余亩,年生产粮食600余万斤。

虽然劳改农场人很多,但是南泥湾当地的居民并不多,很多土地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刘宝斋1897年出生于河南沈丘县,为了扩充南泥湾的人口,他发动了不少老家的亲戚朋友来南泥湾扎根落户,他也因此在当地远近闻名。

1958年,12岁的河南女孩侯秀珍跟着父母逃荒至南泥湾隔壁的延安富县,投靠老乡。那个年景,老乡的生活也是困难重重,不过,老乡告诉侯秀珍一家“南泥湾有个刘宝斋,应该可以收留咱们河南老乡。”

就这样,在刘宝斋的帮助下,侯秀珍一家在南泥湾留了下来,当时的南泥湾只有6户人家。

刘宝斋经常给乡亲们讲述大生产的故事,侯秀珍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大生产,但是耳濡目染后很受鼓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在她的心里慢慢扎下了根。她踊跃参加生产,16岁时被选为妇女干部。

“我们结婚的时候,基本上把全南泥湾镇的人都请来了,还不到300人!”侯秀珍当时在村里表现很是优秀,刘宝斋认她当了干女儿。刘宝斋有一个儿子,后来干女儿和儿子情投意合,于1963年结了婚。

结婚后,侯秀珍开始更深入地参与村里事务。从南泥湾村妇女主任、村民小组长到村委会主任,再到村党支部书记,侯秀珍先后15年担任村干部,从修路、通自来水,到建学校,南泥湾村逐步发生了变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安家。

侯秀珍也见证了南泥湾农场的历史。1965年,陕西省政府决定,为恢复和发扬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屯垦的革命传统,劳改农场迁出,移交给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农场又交给了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农场交给陕西省管理。1980年,农场又交给延安市,定名为“南泥湾农场”。

1979年,28岁的榆林人邢丹东被分配到南泥湾农场工作,那时农场的光景并不好。他记得,“当时这里的路很难走,都是斜坡路,也没有农贸市场,买东西很不方便,农场职工生活也很困难。”

直至1992年,南泥湾农场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几年的改革,到1995年,南泥湾农场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00万元,经营性利润30万元。1997年,农场实现社会总产值800万元,经营性利润6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6879元。与1992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增长了3.3倍,职工人均收入增长了1.4倍,经营性利润增长了13倍。

侯秀珍家的两把锄头

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南泥湾积极响应,但这个工作推进起来难度并不小。

“原来老百姓没有保护林木的意识,经常去山上砍树当柴烧,林木破坏得比较厉害,也认识不到林木的价值。”1993年,侯秀珍由于表现优异,被提拔到南泥湾镇工作,退耕还林是她绕不开的工作。

退耕还林一开始采取的是奖补政策,即种一棵树,补贴一定数额的钱。在奖补政策的鼓励引导之下,很多老百姓都响应了退耕还林政策。

但是,问题接踵而至。很多老百姓家里都养了羊,习惯去山上放羊,把新栽的树苗都给破坏了。侯秀珍说,“整整有8年,党员干部可受了罪了,白天晚上轮流去执勤检查,把林木保护了下来,才有了现在的‘绿水青山’。”

“好多人问我,老侯你栽了多少棵树?我说那我记不住,要说爬了多少个山头,从前九龙泉到三台村山头,没有一个我没爬过的。”侯秀珍回忆。

官方数据显示,南泥湾镇1999年完成了退耕还林面积8421亩;2000年完成了4627亩;2003年完成了24000亩;2004年完成了8900亩;2005年完成了3792亩;2006年完成了3893亩;2007年完成了100亩。

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

精神传承

而今,侯秀珍还住在50多年前她结婚时的老宅里。一进院门,就能看见墙上贴着“南泥湾精神代代传”的标语。

“我的老父亲刘宝斋用他自己一辈子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是我们一家人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为南泥湾奉献一辈子。只要我会说话,就要一直把南泥湾的故事讲下去,让女儿、女婿、外孙们也一直讲下去,做到南泥湾故事代代传,南泥湾精神代代传。”侯秀珍说。

侯秀珍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拜访者。他们有学生,有党政干部,也有普通老百姓,她总是绘声绘色地给人讲述这80年间的故事。

在传承南泥湾精神上,侯秀珍并不孤单。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要有三五九旅战士那一股子英雄气、拼搏劲,奋力推进二次开发,把南泥湾建设成永恒的南泥湾。”2016年,南泥湾开发区成立,辖南泥湾镇、麻洞川镇、临镇镇三个镇,开发区党工委负责人这样解读南泥湾精神。

精神传承之下,南泥湾保住了“绿水青山”,邢丹东对此深有感触。2009年,他的母亲被确诊了大叶性肺炎,医院大夫委婉地表示已无能为力,让其回家静养。邢丹东和家人商量后,把母亲接到了南泥湾,母亲在南泥湾看到好山好水,心情一直很好。

“南泥湾让我老母亲多活了9年。”最终,邢丹东母亲在南泥湾生活至2018年去世,他一直这样认为。

绿水青山环绕之下,旅游业被南泥湾开发区寄予了发展的厚望。

今年“五一”期间,南泥湾游客不绝、车流如潮,累计出入车辆5.2万辆,来往游客2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0万元。

“来的人很多,但是当地实现的收入却很少,平均每人在这里才消费了几十块钱,这就是我们旅游业的短板。”南泥湾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样分析。

“有品牌,缺载体;有市场,缺产品;有资源,缺整合。”2018年,南泥湾开发区规划项目组和专业的规划公司编制了《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里这样总结南泥湾全域旅游开发的现状。

南泥湾开发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80个,其中以人文类旅游资源为主,红色旅游资源突出,农林、水利等产业相关资源丰富。优良级资源单体20处,占全部旅游资源的25%。

“总体而言,旅游资源总量较多、类型较丰富、资源组合条件较好;拥有高等级旅游资源,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南泥湾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称。

《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总体规划》提出的规划目标是,将南泥湾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5A级景区。到2035年,年游客接待量将达到500万人次,红色教育培训学员达到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亿。

以此规划为蓝本,2021年5月,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中兵南泥湾军民融合产业园、延安南泥湾学院、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同时,与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一路之隔的千亩稻田已经开始插秧,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正在南泥湾生长起来。

南泥湾农家小院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