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摆拍盛行的年代里,他纪实拍摄了许多不太“高大全”的人像

澎湃新闻记者 徐佳和
2014-09-04 11:05
来源:澎湃新闻
逝者 >
字号

张祖道。

        8月6和7日之间,中国摄影金像奖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张祖道以92岁高龄在北京家中去世,家人的低调处理和“尽量不打扰别人”的想法让这个消息公之于众的时间晚了近一个月。摄影评论人、与张祖道先生素有来往的姜纬告诉早报记者,一个月前,他还与张老通过电话,彼时从声音判断,电话那头的张老身体尚健。

        在张祖道那个年代,很多摄影家都在风光摄影、拍领导人的红色摄影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摆拍”一时间成为主流摄影之道,张祖道却有些另类地选择了一条与他们并不相同的道路。出生于1922年的张祖道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师从潘光旦、费孝通。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恢复北大、清华、南开三个大学,张祖道于当年8月赴上海进行工厂调查,11月赴北平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继续学习。张祖道的第一架旧韦尔塔(Welta)蔡司折合式120照相机,就是在那时候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购买的,从此,他开始拍摄校园生活、学生运动、北平风光习俗等,并和朋友组织周末摄影社。1952年起,张祖道任《新观察》杂志摄影记者。1985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2007年,出版影集《江村纪事》。2009年8月,出版影集《刹那——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剪影》。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张祖道把自己进入清华园到北平解放前的照片(内容主要为学生运动、校园生活),共计140张全部捐献给了母校,成为1946到1949年初清华大学宝贵的史料。

        张祖道年轻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拍的是“纪实摄影”,他简单平实的摄影风格还被不少人批评。他拍摄的照片中有许多照片,当年是不太符合发表、刊登标准的。当年的视觉美学有其标准套路,曾经梦想着改造社会和制度的“有志青年”张祖道,对这些标准和要求是保留意见的。在张祖道的家中,存有很多珍贵的照片:胡适、朱自清、吴晗、叶圣陶、潘光旦、费孝通、齐白石、梅兰芳、徐悲鸿、刘开渠、梁思成、林徽因、沈从文、朱光潜、周瘦鹃、王朝闻、艾青、徐迟、董希文、郭沫若、田汉、冰心、臧克家、傅抱石、老舍、茅盾、吴祖光、曹禺、巴金、李可染、张天翼、汪曾祺、蒋兆和、叶浅予、黄永玉、程十发、刘白羽、吴作人、沙孟海、丁玲、陈荒煤、阳翰笙、袁世海、戴爱莲、丁聪、高士其、黄苗子、郁风、黄胄、廖沫沙、华君武、启功等等,都是声名远扬的人物。1952年开始担任《新观察》杂志摄影记者的张祖道,有很多常人无法得到的机会,可以端着镜头接近这些人。也正是因为社会学毕业留下的整理资料的习惯,那些拍摄细节和时间的片段才会被张祖道细致地记录在案,跨越半个多世纪,依然可以鲜活地在叙述中复活。当年张祖道举着相机,没有布光,与那些文化人物们混在一起,从来不让他们抬个手,摆个姿势,他只是拍得多,从很多张里才能挑出一两张精彩的来。

1987年4月15日,剧作家曹禺在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这张摄于曹禺先生晚年的照片,极为传神,曹禺后半生内心的苦闷、纠结、不甘和痛苦,以及他处境的尴尬,都令人惊叹地表现出来了——作为颁奖者,他仍然在台上,同时,他又是那么孤独。
“文革”结束不久,很多在此劫难中故去的文艺界人士得到平反,因此各地多有补开追悼会。1979年10月12日,叶圣陶、夏衍、周扬(左起)胸前佩戴着白花,情态肃然,在北京参加某场追悼会,远景的人丛中,隐隐约约有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面容。
清华大学36周年校庆。这是原西南联大(北京、清华、南开)三校恢复后,清华从昆明回北平清华园第一次举办校庆。左一为原西南联大训导长、昆明师范学院院长查良钊,左二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左三为原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左四为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北平,1947年4月27日。
北京,1959年12月,当时65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拍摄《杜丽娘》,北京电影制片厂化妆师孙鸿魁为其化妆。
建筑学家、作家梁思成(左二)和林徽因(左一)夫妇在清华园家中会见英国建筑师斯金纳。北京,1952年9月14日。当时,林徽因已经48岁,三年后去世。

作家、剧作家老舍喜欢莳养花卉。北京,1964年。这一年,《北京文艺》发表了老舍改编的戏曲《王宝钏》。

        在众多的文化名人照片中,一张由张祖道拍摄的剧作家曹禺的照片极为传神。照片摄于1987年4月15日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这张照片将曹禺后半生内心的苦闷、纠结、不甘和痛苦,以及他处境的尴尬,都表现了出来――作为颁奖者,他仍在台上,同时他又是那么孤独。1979年10月12日,“文革”结束不久,很多在此劫难中故去的文艺界人士得到平反,因此补开追悼会,张祖道在北京拍下了某场追悼会,照片的首列,叶圣陶、夏衍、周扬胸前佩戴着白花,情态肃然,远景的人丛中,隐隐约约有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面容。这些作品中的文化人物如此耳熟能详,然而他们突然以一种与“党的喉舌”报道对象不符——不高大、不凛然——的形象出现在观者面前时,显得是这样的陌生却隐隐地透出些亲切感。

        姜纬认为,张祖道的天性里头,有一种善良、谦虚、淳朴和放松的品质,他忠实于自己的所见所感。他只是将目力所及范围内的对象看熟,在某些时代背景之下,看到他们的处境和可能的困境,这些人物无论社会地位高低,张祖道都是以一种温和的情绪和态度与他们做着默默的交流,表达着拍摄者的自信和内心信守的规矩。对已逝的张老而言,这就是摄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