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人在纽约》作者:“西雅图”“合伙人”的故事太轻率

澎湃新闻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2014-08-29 15:0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20多年前,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姜文和王姬。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1993年,每一个有电视机的中国家庭,几乎都在等待这几行字的出现。因为之后刘欢的歌声将响起,《北京人在纽约》的片头会出现。

        这部电视剧可谓一时“视王”,不仅获得当年的“五个一”工程奖,也几乎包揽了次年的飞天奖、金鹰奖的重要奖项,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国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就是从片头的这几句话开始。

        20多年后,《北京人在纽约》小说原作者曹桂林发表了新作《纽约人在北京》,更新了他的“美国观”:“纽约呀纽约,曾把你比作地狱,曾把你比作天堂。为你孤注一掷,为你得意狂妄。为你忘了自我,为了内外皆伤。如今两鬓斑白独自叹:不值不值,空忙一场。不懂不懂,真荒唐!”

        8月27日晚,曹桂林与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导演郑晓龙、主演王姬举行座谈,透露其新作也将由郑晓龙改编为电视剧。

新作写中国知识精英在美国的生存群像   

        已经入了美国籍的曹桂林前段时间去大使馆办护照加页,门口堵得人山人海,他觉得比他1980年办签证时人更多。“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这么多人想出去?”

        他在北京郊区有别墅,每年春秋两季回来度假,除了同学与发小,邻居们是他读懂中国的最新材料:他们热衷于送孩子去美国上学,打听移民问题,并抱怨中国的环境与食物。

        “我跟他们说,美国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其实留在国内对你们更好,生活水平更高,可土豪们就是不相信我。”曹桂林说。

        在一个敲击键盘或打开手机就可以得到资讯的时代,曹桂林发现自己还得不断跟中国人解释美国。20多年前的《北京人在纽约》,为了给那些抱有“美国遍地黄金”观念的人们看看新移民的真实处境,而现在的《纽约人在北京》,以这20年的观察,展现中国知识精英在美国生存的群像。

        因为娶了加州大学声乐系主任,曹桂林近些年一直生活在大学城,交往的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负笈求学,而后留美任教的华人知识精英。但令他感慨的是,与外界想象的不同,尽管享有高薪,但在美国的高赋税政策下,教授们的生活相当拮据,“一个月下一两次馆子是要咬着牙的。”

        他反感于“放弃了海外高薪优待毅然回国”的说法:回去的人各有原因,但更多人是想回而不得,“就算把美国的房子卖了,四五十万美元,在北京上海能买到什么样的房?”

        在曹桂林看来,每个人在世间跋涉,背上都有个看不见的锅。中国人的锅里装着儿孙,美国人的锅里则是这个庞大国家的财政政策,而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则更像是两者兼有。在他的交往圈子里,有从来没有进过理发店,都是在家自己解决的美学教授;有下班之后不去社交,关起门来看抗日神剧的西方文学教授;还有一位为了省钱买了半夜特价航班,在驾车去机场时与妻子双双车祸殒命的历史教授。

        在他结交的圈子里,他觉得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心里总是缺那么一块”。教授们凑在一起的时候,讨论的是国内热播的连续剧;聚会的时候,非让唱歌剧的曹桂林太太唱《十五的月亮》。一位教授中年丧偶,回国一趟带回来一个年龄可以当女儿的新媳妇。女孩一直宅在家中,不出门不社交, 曹桂林有次去探望,发现她一直在玩电脑,网上热热闹闹,现实冷冷清清。但每次他跟邻居苦口婆心“美国不是你想的那么好”,不是被批评“带有情绪”,就是被指责“站着说话不腰疼”,《纽约人在北京》有他立此存照的意思:“我都快70了,犯得着骗他们吗?不就白纸黑字留点证据,等以后的人看到,说‘还是他说的对,是咱们没听进去’。”

人哪能经得住浪      

        但光和邻居们打打嘴仗,并不能够刺激一个年近七旬的人写一部长篇。《纽约人在北京》的直接成因,是历史教授之死。曹桂林觉得心里被撞出了一个窟窿,只能通过写作来填。

        不仅是因为这位朋友把生命中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他,津津乐道于买了红眼航班省了100块钱的利好,更因为,这位朋友买机票是为了补度蜜月,而他的太太正是曹桂林介绍的。而再追溯回去,教授太太原本是曹桂林另一个朋友的小三,朋友后来怕麻烦,托曹桂林把她带去美国,因为出国办的是旅游签证,曹桂林不得不安排教授与她假结婚。“如果我不牵这个线,是不是就没这两条人命?”曹桂林自责。

        他至今为那个教授太太感到遗憾。女孩漂亮,乖顺,弹一手好钢琴,即便是当了世人所不齿的小三,他也评价她“品性好”,觉得她的问题是“被时代大潮弄得价值观变了”。

        所以曹桂林不喜欢《北京遇上西雅图》,这类赴美待产案例他见过许多,但他觉得不能写成喜剧:“这么写太不严肃,这事说起来其实挺惨的,结果最多写点什么女人之间勾心斗角,完全不是这点事。”

        很多中国人的美国叙事,他都觉得太过轻率,比如《中国合伙人》,“你相信了合伙人的故事你就傻了。合伙人发不了,只有包装他们的华尔街的中间人才会发。”这名商人经历过五个美国总统,自认为被美国的财政所伤害,坚持克林顿执政时期最好,因为“只有克林顿才真正想把经济搞起来,只有那时候投资房地产才赚钱”。

        曾有人找他谈《北京人在纽约》改编电影,曹桂林拒绝了,“《小时代》的观众怎么会爱看这个东西?”上世纪80年代的新移民,面对生活的压力,到了美国后不久往往不是离婚,就是分手。“现在的阔学生没法理解,他们觉得你们对待婚姻怎么这么轻率。一点也不轻率,全是压在心底的。初恋或初婚对人还是挺重要的,(分手)总会在你心上划上那么一道,有时难免还要怀旧下。但这种怀旧放到现实生活中,马上就没了,你必须鼓起全部的力量去面对那么残酷的现实。”曹桂林说。

        过了耳顺之年,相比这类说给外人听听的故事,他越发感慨人生的不确定。新作里“不值不值,空忙一场。不懂不懂,真荒唐!”的慨叹,就有为此事所发的原因。他越来越感到人如砂砾,被时代的一个又一个浪头推来搡去,有人终于被推上了岸,有人莫名不知去向。

        “你在海边待过吧?”曹桂林问,“人在海边,这么矮的浪拍过来,都能把你打一大跟头,你自己哪能控制得住?王起明(《北京人在纽约》的主人公)因为投机,总算活下来了。”   

    

为了修复父女关系而写书      

        问曹桂林王起明是否就是他自己,他不承认。多问一遍,这个北京人脾气上来,说:“你要这么说我也敢担当。”

        小说人物的经历基本可以与他本人相印证。1980年,中央广播艺术团的大提琴手曹桂林与当时的妻子一同赴美。曹桂林回忆,他的美国签证基本就是“白搭”的,陪同妻子签证时,签证官问他怎么可以让太太一个人去美国,“让我赶紧申请护照去。”

        “那时候中美刚刚建交,签证非常好拿,跟现在完全不同,那时候日本签证也好拿。反而是护照很难,要想各种技巧、耍心眼才能办成护照。”

        当时有外汇限制,出国人员每人随身只能携带16美元。小说里美国姨妈开车来接王起明与郭燕,把他们带到一个地下室;现实里,则是曹桂林和前妻打车去的。出租车驶过百老汇,他为窗外的五光十色而迷醉,“这是美利坚啊!”下车时豪气干云给了司机20块。第二天醒来,才知道身上只剩10块钱的后怕。找了中餐馆干着洗碗工,8岁就开始练琴的手指每天泡在肥皂水里,但为了1000美元的月薪,他忍了:洗一个月碗,等于他在国内拉三年的琴。对当时的新移民而言,他们传达回国内的信息,往往侧重“在美国干一个月等于三年”,而刻意弱化“洗碗”。但从《北京人在纽约》开始,曹桂林的美国叙事就带着一种现实的残酷性。王起明从洗碗工做到工厂主,属于多数励志故事喜欢渲染的成功传奇,但曹桂林并不回避付出的代价,包括背后的算计、利用、不择手段、众叛亲离,乃至夫妻为了摆脱贫贱各攀高枝,婚姻破裂,父女反目等情况,小说用充分的细节展现了这种残酷而真实的情境。当年的电视剧能够轰动一时,也有在移民成为热潮的时候,将这一面揭开的原因。

        但对于曹桂林而言,将自己未必正面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通过王起明和盘托出,却是他对女儿的告白。像他在小说中那样,曹桂林与前妻的女儿12岁来到美国,目睹父母婚变,接受美国文化,自此对父亲疏远。他说自己写这本书,是想修复与女儿的关系,“让她知道爸爸是想着她的。”     

        这种努力并没有成功,《北京人在纽约》1991年出版,也是这一年,曹桂林最后一次见到女儿。

        但另一个效果是小说反响强烈,销量超过100万册。导演郑晓龙回忆,自己最初知道这部小说,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一个副部长给他电话,问他这部小说能不能拍成电视剧。

        “当时中美两国在物质上确实差距巨大。加上出国的人传回来的情况从来报喜不报忧;回来也是衣锦还乡,一年赚的钱全买了东西回来送人,享受一两个星期的羡慕,然后再回去打工。造成那时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就是遍地黄金,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一定要出国。而这部小说写出了这其中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国外吃苦,还有文化冲突之下的状况。”郑晓龙回忆。

        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拥有很多个“第一”:国内第一部全程国外拍摄的电视剧,姜文的第一部电视作品,刘欢的第一次作曲。此前刘欢一度被央视封杀,却因为该片主题歌的演唱,又堂而皇之地见于央视。

        郑晓龙透露,当时拍摄预算是130万美元,工作人员几乎都没有工资,这笔钱勉强用于应付整个剧组的所有开销,过得非常拮据。但相对经济上的困扰,郑晓龙更担心的是有人偷跑,“每天都在高压之下,因为随时都可能出事儿,每天都可能有人跑了不回来。尤其是有些文艺团体,连团长、副团长全都带头跑干净了,押了护照也跑,我特担心哪天剧组人都跑没了。”

       
《北京人在纽约》小说原作者曹桂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