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的未来|成为同学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如何相互影响
澎湃新闻 王煜 制图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69.73%。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流动人口占当地常住居民的四成以上。与此同时,2015年中国17岁以下流动儿童规模达3426万人,留守儿童规模达6877万人(杨东平,2016;吕利丹等,2018)。截至2019年末,中国18岁以下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近1亿,平均每3个儿童就有1个受到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解决好规模巨大的流动儿童的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前社会的公正与和谐,也关系到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局。
如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对中国原有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由区(县)级政府按照当地户籍人口进行分配,且教育经费不能随儿童流转,2001年之前,没有本地户口的流动儿童不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只有极少数的流动儿童通过缴纳借读费等方式进入公办学校就读。2001年,中央政府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两为主”的原则,要求由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来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地,流入地城市的学校开始制定招收流动儿童的相关政策。尽管各个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上,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办学校的比例上升得很快。2014年国务院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在城市注册的流动儿童约1250万人,其中79.5%在公办学校就读(徐晓新和张秀兰,2016)。因此,评估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的融入情况,科学地评价在公办学校内部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之间的同伴效应尤其重要。
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许多本地儿童家长担心流动儿童会对本地儿童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公办学校教学质量下降,部分家长倾向于把孩子转入流动儿童比例较少的学校就读。
2018年苏州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立新小学——校舍被腾退,全校800多名学生被整体安排到附近公办重点小学——苏州惜勤实验小学,却遭到实验小学众多本地家长的反对,学校被迫采取用铁栅栏对安置过来的800多名外来务工子女进行隔离单独管理。
本文利用同伴效应的估计模型,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东部城市随机分班的学校样本中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数据,分析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在班级内部的互动影响,即同伴效应,并进一步探究影响同伴效应的机制。
实证研究发现(1)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同伴效应是同向的,且本地儿童在对本地儿童和对流动儿童的同伴影响中都占主导作用,当本地同伴的平均成绩增加一个标准差时,本地儿童的成绩增加0.54个标准差,流动儿童的成绩增加0.65个标准差;而本地儿童受流动儿童同伴成绩的影响仅为0.15个标准差,流动儿童受流动儿童同伴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基本结论与Entorf & Lauk(2008)研究OECD国家本国学生和移民学生的同伴效应研究结果比较一致。他们的研究也发现本国学生对本国学生和对移民学生的同伴影响中都起主导作用,本国学生对本国学生的同伴效应在0.48-0.71之间,本国学生对移民学生的同伴效应在0.3-0.77之间,且移民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影响要显著低于本国学生的影响,并在统计上不显著。(2)关于同伴效应的影响机制,两个群体之间同伴效应的大小与班内流动儿童比例相关。同时,当同学之间交流越频繁,本地儿童的主导作用越大,而任课老师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则会增加两个学生群体之间的交互影响;(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成绩越差的本地儿童受到流动儿童的同伴效应影响越大;成绩最好流动儿童主要受本地儿童的同伴效应的影响,而成绩最差流动儿童主要受流动儿童的影响;本地男生受到流动儿童影响显著,本地女生受到流动儿童影响不显著。
学生间的相互影响是否是由于相同班级学生的共同特质或者所处环境相似导致的?
Manski(1993)把同一群体中不同个体倾向于表现相似的反射性问题细分为三个方面:内生效应(endogenous effects)、外生效应(exogenous/contextual effects)和相关效应(correlated effects)。内生效应是指个体行为随着同伴行为的变化而同步变化,也是通常意义上我们需要估计的同伴效应;外生效应是指个体行为由于同伴的外在特征的变化受到的影响;相关效应是指个体行为由于其同伴相似或者所处环境相似的影响。因此,在估计同伴效应中,有必要排除外生和相关效应。
1.外生效应的排除——控制班内其他同伴的家庭背景的特征,如控制其他同学六年级的学习表现,其他同学父母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等。
2.相关效应中相关群体因素的排除——使用随机分班的学校样本,比较相同学校内部,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在相同学校内部,学生在不同班级之间的分配是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班级分配中不存在物以类聚的问题。
3. 相关效应中共同环境因素的排除——通过将相同学校中,不同班级的学生重新随机分班,用这个伪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这种情况下,如果估计的同伴效应是由学校共同环境导致的,那么在伪数据中估计的同伴效应的结果仍会存在,我们发现的结果是使用伪数据同伴效应的结果几乎为零,因此文章的结果不是由于相同学校的环境导致的。
学生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班内流动儿童比例
班内流动儿童比例越大,流动儿童对其他同学的影响越大,而本地儿童对其他同学的影响就越小。
本文估计班内流动儿童比例对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之间同伴效应的影响,发现随着流动儿童比例的上升,本地儿童对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的认知能力影响都显著下降;同时,随着流动儿童比例的上升,流动儿童对本地儿童的认知能力影响显著上升,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影响也上升,但变化不显著。当班级流动儿童比例超过样本均值时,本地儿童对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影响都显著下降,流动儿童对本地儿童的影响显著上升。因此,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之间的同伴效应显著受流动儿童比例的影响,流动儿童比例越高,本地儿童对其他同学的同伴影响越小,流动儿童对其他同学的同伴影响越大。使用语数英成绩得到的结论也类似。
(二)学生交往与老师教学方法的影响机制
学生之间互动增加时,本地儿童起到更强的示范作用;老师更多使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时,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缩小。
以往的文献发现班级环境、学生的社交频繁程度可能会影响同伴效应的大小。本文研究了班风、同学关系以及学生与同学交流的频繁程度对同伴效应的影响,当班风越好、与同学关系越好及与同学交流更频繁时,本地儿童对其他同学的同伴效应更大,流动儿童对其他同学的同伴效应更小,特别是本地儿童之间的同伴效应显著增加。这表明当学生之间互动增加时,本地儿童起的示范作用增加。
同时,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影响两个群体之间同伴效应。当老师更多地使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分组讨论和师生讨论互动)时,两个群体之间的同伴效应增强,群体内部的同伴效应减弱。这表明教师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缩小了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两个群体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增强。
优生VS差生 男生VS女生
(一)能力的异质性
越优秀的本地儿童受流动儿童的影响越小,越优秀的流动儿童受本地儿童的影响越大。认知成绩差的学生,不论本地儿童还是流动儿童,均容易受到流动儿童的影响。
本文考察两个群体在不同的成绩分布分位点的同伴效应,整体上不论成绩好坏,本地儿童的同伴效应都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本地儿童,随着认知成绩的上升,其受本地儿童的同伴效应影响有所增加,受流动儿童的影响逐渐减少;认知成绩差的学生受流动儿童影响更显著,该结论在很多以往的文献中也得到印证。对于流动儿童,认知成绩高的学生受本地儿童影响显著,但不受流动儿童的影响;认知成绩低的学生受流动儿童的影响,但不受本地儿童的影响。
(二)性别的异质性
本文分性别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本地女生更多地受本地儿童的影响,受流动儿童的影响不显著,而本地男生受流动儿童的影响显著。这种性别的异质性在流动儿童中不明显,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主要受本地儿童的影响,受流动儿童的影响不显著。
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缓解本地家长对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焦虑。在当前政策下,由于异地中考的限制,一部分流动儿童会在初中阶段返回户籍所在地读书,流动儿童在初中阶段在校比例普遍较低,总体上对本地儿童的同伴效应影响较小。此外,流动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存在自选择性,在相同学校内,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在家庭背景和学业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流动儿童对本地儿童不会有负面的冲击。因此,本地家长不必过于担忧,而应该积极地引导本地儿童的学习和行为向良性方向发展。学校和老师应该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方法等,多管齐下促进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之间的融合。政府应该进一步消除流动儿童进入流入地城市公办学校的障碍,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的开放机制,让流动儿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作者陈媛媛系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董彩婷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博士,朱彬妍系滑铁卢大学硕士生。本文摘自《经济学(季刊)》,2021年第2期,第511-532页,陈媛媛、董彩婷、朱彬妍:“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间的同伴效应:孰轻孰重?”。]
------
“城市的未来”关注3500万流动儿童和6500万留守儿童,呼吁改变1亿中国儿童身份困局。本专栏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纵横计划”资助,在此感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