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写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及复兴答卷——汶川5.12地震和东日本3.11地震灾后重建回顾及启示

2021-05-12 12: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安全所 宣传办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强震,中国人民不应忘记5.12这个特殊的日子,地震来袭之际我们失去了亲人朋友,蒙受了惨痛的损失。13年来,灾区人民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努力重建家园、振兴发展,书写着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及复兴答卷。本文将5.12汶川地震和3.11东日本地震的灾害特点和重建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希望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总结梳理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及复兴模式。

01

受灾情况

5.12汶川地震概况: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西南方(地理坐标为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地震影响范围涉及全国10个省(区、市)的417个县(市、区),其中四川、宁夏、陕西、甘肃及重庆5个省(区、市)受灾最为严重,共有4467个乡(镇)的48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

3.11东日本地震概况: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宫城县以东约130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等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

图1 5·12汶川地震和3.11东日本地震烈度图

(图片来源: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日本气象厅)

02

重建模式

2.1

重建规划体系的比较

5.12汶川地震—中央统筹,科学规划。在中央的统筹部署下,国务院牵头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产业调整、城乡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农村建设等9个专项规划,受灾省市县结合国家层面的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重建规划。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体系形成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各地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的灾后重建规划体系,为灾后重建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2 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左)、茂县总体规划(右)

(图片来源: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左)、清华同衡(右))

3.11东日本地震—政府统领,地方为主。日本政府制定并公布《东日本大震灾复兴基本方针》,中规定了恢复重建的各项原则:包括国家统领全局,支持受灾地方制定恢复计划;市町村担任复兴任务的行政主体;以“减灾”思路首先保障人命,其次使财产损失最小化 ;大力支持企业进入东北地区进行投资,实现新时代产业发展等。日本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复兴厅,指导受灾严重的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编制地方重建复兴规划。

2.2

重建周期设置的比较

5.12汶川地震—三年规划,同步推进。在灾后重建上,中国以效率和质量兼顾为目标,提出三年规划,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建目标,力争用尽量短的时间,恢复灾区民众的正常生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民生的项目,同时将城镇体系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考虑在三年规划中,制定数量众多的重建项目并依靠强大的执行力同步推进。

3.11东日本地震—十年为期,阶段调整。日本政府的重建周期一般都较长,本次3.11地震将重建规划和复兴期限设定为 10 年。前5年为集中复兴期,以灾民安置,受损基础设施重建、生产力逐步恢复为主,5年后根据实施情况修订复兴政策和财政扶持方向。对于受福岛核电站影响严重的地区,由于核辐射的影响,重建的周期将更为漫长。

表1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间表

(来源: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3

重建特别政策的比较

5.12汶川地震—举国之力开展对口援建。为加快灾区恢复重建,2008年6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决定按照“一省带一重灾县”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机制。2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都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参与到灾后重建对口支援中,形成强大的合力,大大加快了灾后重建的进程,提高了灾后重建的质量。

3.11东日本地震—设立复兴特别区域。日本政府制定了《复兴特别区域法》,对复兴特别区域实施税收、财政、金融上的支援,简化产业经营许可手续的办理流程,放宽土地使用规制,降低海啸冲击建筑物的容积率,复兴特别区域制度由各地方政府申请并经中央政府认定。

表2 全国对口援建地区一览表

(来源: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图3 对口援建指挥部牌匾

(来源: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图4 灾区人民对援建队伍表示感谢

(图片来源: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4

重建经验的留存共享

5.12汶川地震:为了总结汶川灾后重建经验,弘扬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中国修建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和映秀震中地震遗址纪念馆,将重建经验进行总结和留存,并积极在国内和国际进行分享,一方面提高了国民的安全素质,一方面也加强了和国际的交流和互助,为推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11东日本地震:日本提出了开放式复兴的理念,所谓开放式复兴是指复兴不仅限于灾区,灾区的各种创造性经营模式应向日本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推广,形成发达国家从灾害中复兴的示范经验。将日本的抗震技术、防灾管理和灾后重建经验对世界各国公开和进行经验推广交流,有利于世界其他国家形成对日本品牌的信任。

图5 在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接受防灾教育的民众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6 在汶川特大地震遗址漩口中学接受防灾教育的学生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03

重建及复兴进展

依靠自力更生和举国上下的共同关心和努力,5.12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在地震发生三年后全面完成。以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省为例,2012年,国务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除个别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外,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9%,纳入省重建规划的12个重灾县和91个一般受灾县13647个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四川省实现了“户户有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人人有保障”(对困难家庭、孤老、孤儿、孤残人员、地震伤残人员给予帮扶和救助)、“设施有提高”(高标准高质量地维修加固和重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生态有改善”(进行重大地质灾害治理、整理复垦灾毁土地、恢复林草植被)。2011年起,四川省6个重灾市(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了震前水平,全省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如今,灾区人民正和全国人民一起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共同迈进。

原标题:《书写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及复兴答卷——汶川5.12地震和东日本3.11地震灾后重建回顾及启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