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刊发任理轩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人民日报
2021-05-12 12:27
中国政库 >
字号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有机统一的高度,科学认识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抉择

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关联方式等,决定了不同的发展格局。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可以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化危为机具有重大意义。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弱化。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回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科学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战略谋划。

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的同时,我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转化,正在由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转向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完整、数据资源海量等优势。遵循大国经济发展规律,伴随经济总量扩大和比较优势转化,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外贸依存度由2006年的67%下降到2019年的近3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在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在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以及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开启新征程的战略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将在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对传统国际经济循环弱化挑战的同时,创造发展新空间、提供发展新机遇。这将进一步发挥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充分利用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大国经济的共同特征是内部可循环,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循环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同时提供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支撑并带动外循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快速成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规模巨大,国内大循环的条件和基础日益完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导向和保障作用。根据发展阶段性特征制定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导向和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推动经济发展向国内需求主导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性思路,有效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构建新发展格局,既递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充分汲取我国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战略的经验,是对以往发展战略的整合提升和创新发展,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创新性举措,必将对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战略导向和保障作用。

深刻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现实基础和内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我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市场规模巨大。随着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实现国内大循环具有坚实的需求基础。我国储蓄率仍然较高,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3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国内大循环具有坚实的供给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体现在经济运行上,就是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使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使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进一步提高,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体现在社会再生产上,就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堵点,在生产环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分配环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流通环节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实现货畅其流,在消费环节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循环是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而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不是层层要搞省内循环、市内循环、县内循环,必须有效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

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出口市场,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中国制造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而是要进一步敞开开放的大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促进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

“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能否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关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目前,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不少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同时要看到,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要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改革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发挥改革整体效应。

坚持互利共赢,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2020年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的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开放合作、畅通内外循环,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的大国担当,为我们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根本遵循。应当看到,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并不矛盾,内需体系越完整、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在更深层次上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需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坚持系统观念,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有机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系统观念作为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也必将对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我们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对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加以防范和纠正,确保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各市场主体都可以立足优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在推动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一定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

(原题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王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