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察|习近平访问蒙古,以新理念发展中蒙“共同体”关系
本月21-22日,应蒙古国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蒙古国,也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蒙。
21日,两国元首举行会晤并签署联合宣言,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据称,习近平此次将出席20项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涵盖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与外交关系领域。
搞好中蒙关系是中国“稳定周边”战略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和地区领土摩擦频出等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压力增大。去年10月,中央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召开,习主席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指出要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亲近、更认同,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此次访问,习主席再次提出“欢迎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除了以“走亲戚”的心态以诚相待,积极与蒙古开展资源开采与基建合作外,中国还向蒙古提供了天津等地作为矿产品出海港口,这些安排照顾了蒙古的利益,体现了中国不斤斤计较双方得益“你多我少”的“惠邻”风范。应当指出,国与国的关系,首先是建立在互利基础上的理性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大国为了长远的战略利益,往往采取提供“免费公共品”的做法争取小国,这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如美国在二战后通过实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向盟国开放国内市场和提供军事保护等方式,争取了众多的盟友,实现了其更大的整体战略利益,正是这一策略的成功运用。
而另一细节也体现了中国对邻“包容”的理念:习主席在蒙古总统陪同下途经成吉思汗雕像时,两人共同向雕像点头致意。在中蒙对于蒙古帝国历史归属仍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尊重对方的历史认识,求同存异,通过共同的文化纽带加深两国“共同体”意识的做法,体现了中国对较小邻国的尊重,有助于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国强必霸”的疑虑。
中方的大国外交风范也得到了蒙方的积极回应。蒙古国总统在会谈中表示,中方在两国合作中充分照顾蒙方利益,深受蒙古国人民欢迎。他还特意感谢中方在过境运输方面给予的照顾和便利,提出愿意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将其与蒙古“草原之路”经济带的构想相结合。同时,蒙方还表示支持两国人文交往,愿意同中方在国际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必须指出,实现中蒙友好既是两国关系的要求,也牵涉到国际政治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蒙古对中俄存在一定疑虑,希望引入其他国家保持“平衡”。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牵制”中俄,也以经济支援、军事合作、文化渗透等方式,积极拉拢蒙古:今年4月美国防长哈格尔就曾在中俄元首之前抢先访蒙,签署了双方加强军事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了打破这种“牵制”格局,最好的办法就是借中国经济腾飞的“东风”,通过经济合作和人文等方面的交流,加强蒙古人民对中国的亲近和认同,使其将蒙古的未来与中国的发展相联系,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零和”心态转换为对“命运共同体”的期许。
发展中蒙友好,正当其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