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钩沉|邓小平与浙江:“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创造”
邓小平在浙江杭州六和塔。
邓小平与浙江渊源深厚。据浙江省档案局、省档案学会主办的《浙江档案》最新统计,邓小平生前至少18次到过浙江,其中改革开放后5次,对浙江的各项工作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浙江的乡镇企业搞得不错”
1983年2月9日,邓小平从苏州来到杭州,这是他在改革开放后首次赴浙,此行的1个重要目的是到比较富裕的江浙沪地区验证到20世纪末实现经济发展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实现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一到杭州,邓小平就与浙江主要负责同志谈话:“你们浙江有什么打算?到2000年能不能翻两番,达到小康?”时任省委书记铁瑛汇报,1982年浙江人均工农业总产值600美元,到2000年翻两番半、三番是可能的。
“你们有信心翻两番半到三番?有什么措施作保证吗?”邓小平又问。
铁瑛花了近2个小时全面汇报了浙江的情况,邓小平听完,非常满意。他说,浙江、江苏应该多翻一点,因为你们条件好一些,像青海、甘肃这些省比较后进一些,你们多翻一点,可以拉一拉,这样全国才能翻两番。
原邓小平警卫秘书张宝忠回忆,在返京的火车上,邓小平心情很好。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我国的工农业年总产值要比1980年翻两番。最近几年的情况,表明这个宏伟目标是能够达到的。”
1988年春天,邓小平又一次来到浙江。5年已过,他要看一看,浙江现在怎么样了?听到省委书记薛驹汇报说浙江工农业总产值从1982年的300多亿增长到900多亿元,他非常高兴:“五年时间,一个浙江变成三个浙江,好!好!”
薛驹接着汇报,浙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乡镇企业大发展,在全省工业产值中,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二”。
邓小平接过话头: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创造,“乡镇企业很重要,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他继续说,“把市场当作一种手段,也可以搞社会主义经济嘛!无论发展乡镇企业,培育商品市场,还是温州经济模式,不要争论,要敢想、敢闯、敢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过试验,好的就推广,不行就重新研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此前的1987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同年8月,他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也称赞:“(乡镇企业)样样都有,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都有。浙江的乡镇企业搞得不错。”
邓小平1988年的浙江之行,为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镇企业、专业市场的兴起,使浙江900万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绍兴的纺织面料、义乌的小商品、宁波的服装、海宁的皮革制品、永康的五金制品、温州的皮鞋和低压电器……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浙江也由陆域面积仅10万平方公里的“资源小省”变成“经济大省”,到1993年就实现了翻两番,比计划提前了7年。
参观岳庙时吟诵《满江红》
在为浙江人民指出“小康之路”的同时,邓小平在与西湖的山山水水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也为杭州筹划了1个具体的发展构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真是个好地方。像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世界上可是不多的。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
邓小平1979年就曾说过:“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搞,加快搞。”他对杭州的旅游业十分关心,多次嘱咐要保护好西湖、发展旅游业。 1983年游龙井、九溪时,邓小平对时任省委书记铁瑛说:“杭州的绿化不错,给西湖风景添色。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西湖名胜,发展旅游业啊!”1992年底,邓小平最后一次来浙江时,又叮嘱时任省委书记李泽民,“像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世界上是不多的”,“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
古往今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引发了多少人的诗意情怀。邓小平对西湖山水也情有独钟,1983年初来杭的短暂日程中,岳庙、灵隐、孤山、苏堤、白堤、龙井、九溪、六和塔……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83年2月12日,除夕,邓小平和女儿、外孙来到栖霞岭下的岳庙。在岳飞手书的《满江红》前,邓小平轻声吟起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他还指着秦桧等的跪像对外孙说,坏人为人唾弃,只有精忠报国的英雄才会被后人缅怀、纪念。
未能成行的“宁波之行”
除了杭州,邓小平对浙江其他城市的发展也很关注。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浙江有代表建议修金华到温州的铁路,邓小平批示:“金温铁路要列入议事日程”,使浙西南和浙南人民盼望了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
宁波的开发开放,更让他“牵肠挂肚”。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在北戴河向当时分管沿海开放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询问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进展,特别提到“宁波怎么样”,并讲了1句后来被广为传诵的话,“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这一号召鼓舞了包玉刚、邵逸夫等海外“宁波帮”人士回乡办实业。
1985年初,邓小平在与谷牧的谈话中提出要解决宁波的民用机场问题,还谈到宁波大学,“包玉刚说大学由国家办、他出钱,这是件好事,我答应题写校名,你们应督促有关方面把这件事办好。”同年9月25日,他挥毫写就“宁波大学”4个字,委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转交浙江省委负责同志。10月,由包玉刚捐赠2000万美元兴建的宁波大学奠基。
当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决定成立“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小组”,由谷牧任组长、包玉刚为顾问。国务院为1个城市的开发专门设立如此重量级的机构,前所未有。此后数年,宁波的开放开发速度大大加快:跻身计划单列市;民用栎社机场通航;杭甬高速公路动工;北仑深水良港启动,迅速崛起为“东方大港”。
1992年底,88岁的邓小平最后一次来浙江。因为知道邓小平对北仑港的建设很关心,有关方面做了他去宁波视察的准备,甚至连专列也作了试行。但由于时值隆冬,天气寒冷,最终没能成行。
当时,邓小平住在杭州刘庄的西湖国宾馆,他对宾馆的印象非常好,和身边工作人员说:“以后还要到杭州来,还要住西湖国宾馆。”
为了迎接他再次来杭,人们后来对刘庄作了整修,路修好了,桥修好了,长廊也修好了。遗憾的是,他没能再来。
(本文参考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与浙江》、《浙江档案》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