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援藏工作20年:376名上海干部奔赴日喀则

人民日报
2014-08-17 05:1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8月15日,连接拉萨和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拉日铁路开通运营,使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向珠穆朗玛峰方向延伸了251公里,两地通行距离将从此前的4小时左右缩短为约2小时。 新华社

  西藏日喀则市,有一条上海路、一条珠峰路。它们交汇处,是日喀则的地标性建筑——上海广场,一座由上海第一批援藏干部在一片荒地上倾力打造出的商务楼宇。

  两路一楼,仿佛一个象征,将沪藏两地紧紧相连。

  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20年来,7批共376位干部从黄浦江畔出发,相继抵达珠峰脚下的日喀则地区及下属江孜、亚东、萨迦、拉孜、定日5县,用热血铸就了最深厚的汉藏兄弟情谊,推动了当地跨越式发展。

素质过硬:发展为先,扶危济困

  援藏成败,关键在人。上海在选援藏干部时,坚持“优中选优”。20年来,说起上海援藏干部,西藏干部群众公认他们“是对口支援工作的典范”。

  “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分彼此。”年过80岁的原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说道。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大部分地区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的高寒之地。来自上海的干部,不要说眩晕、呕吐、发烧等各种高原反应,就是平时生活,也曾是“三天不见青,肚里冒火星”“三个月不洗澡,半年不通话”……但援藏干部们完全融入当地,真心实意为藏族群众办实事。

  第一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日喀则地委副书记徐麟,走遍了地区18个县市和边境口岸,行程3万多公里。他掌握的信息量,连当地县里的干部也大为吃惊。他带领第一批援藏干部写出了100多篇调研文章和项目建议书。

  “上海援藏干部比我父母还亲。”亚东县财政局会计德庆卓嘎说。

  两岁丧母,父亲再娶分家,卓嘎跟着年老体弱的外婆艰难度日,上初中起就受到上海干部资助。2002年卓嘎考上湖北的大学,又是上海援藏干部的1.1万元捐款,解决了她的路费和学费。最早资助卓嘎的潘栋梁夫妇,现在成了她的汉族父母。卓嘎至今记得她第一次叫“妈妈”的场景,“我从小没妈妈,一直叫不出口。”但潘栋梁夫妻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卓嘎有了温暖的家。

  1995年11月,日喀则遭遇百年不遇的雪灾,正在邻县考察的定日县委书记许一新当即回程。道路塌方、大雪封山,车子开不了,许一新在雪山上滚爬了4个半小时,步行18公里,回到定日县城,部署救灾。

  2011年9月18日晚,亚东地震。仅7分钟,县委书记纪晓鹏即带领全体干部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全面运行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当时上海的领导联系纪晓鹏,询问援藏干部的安危。纪晓鹏回答:“这里没有援藏干部,只有抢险救灾人员!”藏族县长陈小和听了,心里一暖:“上海援藏干部真是我们的亲人!”

项目驱动:民生为主,重在造血

  亚东河畔,音乐声起,老老少少跳起了锅庄。“我每天吃完晚饭,都来这里跳,很开心!”40岁的拉姆掩不住笑意。亚东河滨商业步行街,本世纪初就画上了规划图纸,却因资金不足无法实施。2011年,在第六批上海援藏干部、时任亚东县常务副县长吕晓钧的主持下,通过上海援藏资金,规划成了现实。

  上亚东乡三岗新镇,藏式风格的连体“小别墅”,一栋挨着一栋。这是2011年“9·18”地震后,政府为受灾居民造的新房。“能抗8级以上地震。”亚东县发改委主任达春说,“上海支援了2000万元建设资金和多项技术。”

  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县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更是一个接着一个。“上海援藏干部来后,20年发展超过前面三四十年。”原日喀则地区行署副专员群培说。

  上海援藏干部进藏后,致力于寻求沪藏两地经济优势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建立自身“造血”机制。

  江孜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收益却有限。去年江孜吸引游客15万人次,留下过夜的仅3万人次。如何增加夜间旅游项目,变旅游过境地为旅游目的地?援藏干部引进专业文化公司,利用宗山、白居寺、祭祀山为背景,量身定做实景剧《江孜印迹》。江孜县委书记孙嘉丰说,150名主要演员、100名群众演员都是当地农牧民,“排练时每人有100元报酬,正式演出后收入还将增加。”

  在亚东高原特色菌类科技示范园区,藏族群众一边唱歌,一边包扎菌包。“原来的农牧民成了我们的工人。”冷琦说。2012年,上海援藏干部将这位年轻的上海女企业家引进亚东,生产亚东黑耳等高原特产菌类。“我们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当地的农牧民致富。”

  这一模式也在江孜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得到推广。江孜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江臻宇介绍说,该示范区将打造“两个市场”,即引入新品种花卉果蔬,提高当地市场自给率;同时引进上海企业深加工高原特色农产品,打入内地大市场,提升农牧民收入。

  在上海援建下,亚东县亚东鱼养殖示范基地、拉孜县特色瓜果种植示范基地、定日县藏鸡养殖示范基地等一批特色种养业基地陆续建立,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农牧产品品牌逐步形成。

理念引领:规划先行,管理创新

  孙嘉丰桌上放着厚厚一本《红河谷农业生态产业园规划方案》,“这是上海浦东新区与江孜县共同制定的规划。”江孜将全力打造高原粮油生产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高原种源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绿色优质果蔬和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规划先行,上海援藏干部把城市发展先进理念带到了雪域高原。他们先后帮助当地编制了两个10年发展规划,还认真编制了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十二五”规划。

  江孜县与上海浦东新区对口,在获得浦东援助的150万元环卫车、垃圾筒等设备后,援藏干部借鉴“浦东模式”,推动市容环境维护市场化运作。“这里干净多了。”当地居民称赞。

  而在拉孜,上海援藏干部推出“智慧拉孜”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促进职能部门承担职责由模糊向清晰转变、工作考核由定性向定量转变、县域管理模式由网格化向精细化转变。

  据上海市合作交流办介绍,截至目前,上海市、区两级财政和社会各界提供无偿援助资金24.6亿元,援助日喀则地区各类项目1084个,帮助培训各类人才逾2.6万人次,目标是为对口支援地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人才队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