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京津冀一体化:天津回归北方经济中心
【编者按】
北京与天津,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与北方工业勃兴之地,100多年来,城市功能定位纠结却难以化解。8月16日,《人民日报》刊文“京津双城欲破茧化蝶(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篇)”,聚焦如何布局北京与天津的城市功能,以及京津冀区域内中小城市的发展。此前,8月8日、11日、12日、13日,《人民日报》连续四个工作日头版头条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推出“开栏的话”、“深度观察”、“高端访谈”、“生态篇”、“交通篇”、“市场篇”等专栏文章。
北京定位四个中心功能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国家对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然而,拥有211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显然不能简单“去经济化”。
“四大中心没提经济中心,不是放弃经济发展,而是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构建符合首都特点的高精尖经济结构。”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士祥说,“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退就没有进,退在前面,才能有进;退得坚决,才能进得更好”。
天津回归北方经济中心
100多年前,天津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试验场、北方洋务运动中心,工业勃兴,金融集聚,与百公里外的政治、文化中心京城遥相呼应。新中国成立后,首都大而全的规划打破了这一平衡。
经济中心不是简单的产业“加法”。“非首都核心功能转移,哪里环境优、服务好,就可能去哪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天津市干部说。
早几年,天津就加速与北京对接。“天津加法”来得热烈而迫切。行政审批改革、京津人才新干线等等一系列改革,是“天津加法”的最好注脚。18个办事部门216项审批职责,一颗印章敲定;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12个部门、16项服务一门受理——简政放权,敞开让资本、人才自由流动的大道,释放经济中心的最大聚合力。
双子同辉并非此消彼长
北京减法、天津加法,并非两个城市此消彼长,而是要在城市区域功能上优势互补。
园区共建被视为区域打破行政壁垒、城市群产业融合的成功途径。在京津冀,滨海新区和中关村的园区共建,涉及合作模式、品牌输出、产业转移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突破。去年以来,已有超过300家中关村企业到滨海新区谋求新空间。
京津冀创新共同体也呼之欲出。“京津冀地区汇集了全国1/4以上的大学、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科委副主任贾堤说,“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科技资源最多;天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很强;河北产业优势和行业优势突出。三地围绕科技、人才、知识产权、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必然助力区域竞争力。”
谁是京津冀的“苏锡常”
长三角强在哪?盖因上海周边城市给力——“苏锡常”“宁杭甬”……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最大的不同是,缺乏像南京、杭州、苏州这样的次级中心城市。“周边塌陷,龙头城市孤立。”
京津冀腹地,太多城市渴望从环首都经济圈中崛起。保定、石家庄、廊坊、唐山,甚至更远的秦皇岛,都有着强烈的“副中心”情结。然而,京津冀却承载不下这么浓郁的“副中心”情结。事实上,无论是否设立“副中心”,腹地城市群寄望于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必然“僧多粥少”。腹地城市群崛起,龙头城市辐射固然重要,城市自我发展亦是关键。
让一大群城市成长为一个城市群,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群良好的空间秩序有赖科学的规划,也有赖于建立科学合作机制,对此,不少城市呼吁建立高层行政协调机构,统筹布局京津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