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潜伏上海他们由假夫妻变真夫妻,他牺牲前告诉她“天快亮了”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栾晓娜 实习生 顾佑珺
2021-05-31 18:2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

百年以来,上海不断地改革探索、创新实践,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2021年,澎湃新闻追溯百年时光,探访革命旧址,巡礼红色场馆,寻踪秘密电台,钩沉革命刊物,解密红色特工,重读左联人物……澎湃新闻重磅推出“红色上海·初心之路”系列报道。

在上海黄渡路107弄的居民区内,有一栋三层红砖房,看上去与周边民居无异,但大门旁“李白烈士故居”的铭牌,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

这里,就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李白烈士最后居住、生活、战斗,直至被捕的地方。

李白烈士故居 “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 图

作为党的地下工作者,李白始终活动在离敌人最近的情报战线上,很多能扭转战局的情报都经过他的两指间,化成无数电波飞向党中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以无线电作为武器,坚守隐蔽战线了长达11年。

被捕后,他经受了高官厚禄的利诱,又遭受了连续30多个小时的酷刑逼供,始终没有吐露一句情报。

1949年5月7日,距离上海解放仅有20天,蒋介石对李白等多位共产党员亲批“坚不吐实,处以极刑”,李白被秘密枪决在浦东戚家庙。牺牲时,他年仅39岁。

36种酷刑加身,始终坚守党的秘密

“电台重于生命”,这短短六个字,是李白坚守一生的信念与追求。

李白,生于1910年,原名李华初,曾先后化名李朴、李霞、李静安,15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1岁时,党组织安排他前往江西参加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并担任班长兼党支部委员。

“毛主席当时去训练班看望学生,强调无线电的重要性,说它是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从此,李白就坚定了‘电台重于生命’的决心。”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吴德胜告诉记者,此后一生,李白用生命诠释了这一诺言。

1937年10月,李白受党组织派遣,赴上海担任党的地下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当时的上海,日寇与汪伪特务麇集,环境极其险恶。

为了隐蔽身份,李白和同是共产党员的上海纺织厂女工裘慧英结成“假夫妻”。1940年经中共党组织批准,二人结为革命伴侣。

李白夫妇合影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实习生 顾佑珺 图

尽管有裘慧英的掩护,李白也调低了电台功率以隐蔽行踪,但在1942年中秋节前夜,日军还是通过分区停电地毯式搜查,找到了李白的住所,并在夜晚突袭。

听到日军翻入院子的声音,李白快速发完最后的电报,并销毁电报底稿。但因电台被发现,日军立刻逮捕了李白夫妇并加以审问。

在审问中,因为无法确认李白的身份,日军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36个小时,用了36种刑具,但李白始终没有吐露过一句情报。”馆长吴德胜说,他曾专门前往监狱博物院,亲眼看到了这些刑具,包括拔指甲的老虎钳、烧红后烫身体的铁棍等。

“这些刑具都十分严酷,但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折磨,李白自始至终都只有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是民用电台的发报员’。”吴德胜告诉记者,整整八个月的关押审问,日军都无法套出任何李白的真实身份。

1943年,因为李白坚持不松口,日军也找不到更多的证据,在党组织的营救配合下,李白获释。

出狱后,党组织将李白夫妇调往浙江,安排他打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做报务员。他化名李静安,往返于浙江的淳安、场口和江西的铅山之间,利用国民党的电台,为党秘密传送大量战略情报。

抗战时期的军用电台接收部分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图

发出最后一份电报:VVV

抗日战争一结束,李白投入到解放战争中。他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向党中央传送重要情报。

1948年秋天,解放战争进入了决定性阶段,愈发激烈紧张。当时的上海,国民党特务密布,但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吴淞口及长江沿岸的兵力、敌军的部署,这些能扭转战局的重要情报都经过李白的两指间,化成无数电波飞向党中央。

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与党中央进行通讯的过程中,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国民党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虽然裘慧英不断地提醒李白尽快藏好电台,但是李白坚持要将最后几封紧急电报发出。底稿虽然撕毁了,但国民党仍搜出了还在发热的电台和亮闪闪的电键,李白再次被捕。

“李白发出的最后一份电报,是当时西柏坡的收报员苏采青收到的,上面写着‘VVV’,意思是‘危险危险危险’。”吴德胜告诉记者,据苏采青回忆,在收到李白最后一封电报后,便和他断了联络,三天后依然没有消息。当时,中央的电报员们集体朝南低下头沉默不语,向这位素未谋面的电报员致敬。

李白烈士故居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图

被捕后,李白被关押在警备司令部稽查第二大队,经受了高官厚禄的利诱,又遭受了连续30多个小时的酷刑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抗敌,敌人没有从他口中得到一点想要的信息。

1949年4月,李白被送到了蓬莱路警局。裘慧英得知李白的关押地点后,抱着孩子来到监狱旁边的民宅二楼阳台,探望李白。当时,因为遭受严酷极刑,李白的双腿已无法站立,只能被共同关押的其他共产党员搀扶托举着和妻儿会面。

也许是感觉到了自己的时日不多,李白透过狭小的窗户,对裘慧英和儿子说:“你们以后可以不用来了!”裘慧英问:“为什么”?李白说:“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今后我无论生死,你们和全国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我一生追求的。”

不久后,1949年5月7日,在离上海解放仅有20天的日子,蒋介石对李白等多位共产党员亲批“坚不吐实,处以极刑”,李白等人被秘密枪决在浦东戚家庙。

全国解放后,李白的牺牲以及他多年的地下工作被世人知晓,各界都深表哀叹和悼念。

1957年,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领导人李克农向党中央提议,以李白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电影上映几十年来,地下工作者李侠的形象曾教育影响了无数观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继承革命烈士遗志,为新中国而奋斗。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