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主创揭秘《邓小平》:领导定剧集时间跨度

中新网
2014-08-15 10:5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该剧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


  自8月8日以来,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热播,不少观众对该剧拍摄的幕后工作产生极大兴趣。8月14日下午,该剧总编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史专家龙平平、主演马少骅等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揭秘该剧创作与拍摄的幕后故事。

剧本创作4年:领导曾给出3条指导性意见

  龙平平透露,十年前正值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曾有许多电视工作者来做这件事情,但因题材重大,难度较高,创作时遇到各种困难,项目最终未能完成。

  直到2009年,有关部门决定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牵头组织创作这样一部电视剧。龙平平介绍:“当年2月份,领导给我提出3条指导性意见。第一,希望这部电视剧的时间段放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后;第二,核心要反映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第三:除了小平同志个人历史贡献,也要总体反映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这在龙平平看来,意在全面反映邓小平的一个时代。因为长期从事邓小平思想相关研究工作,也曾经担任过一些相关影视剧的编剧,龙平平堪称此方面的专家,但他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仍然感觉到难度太大,“后来想了一个办法,由专家和作家结合创作。”

  “原因在于专家使用抽象思维方式研究历史与理论,但接到的任务却是写形象思维的文艺作品,很多地方不熟悉,所以要请内行参与。”龙平平说,剧本创作历经4年时间,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开,前后有很多同志为此做出贡献。

创作之难:要表现的人物“离我们太近”

  在采访中,龙平平将剧本创作称为“艰难的历程”。为何艰难?龙平平说,关键要表现的人物“离我们太近”:“学历史的都知道这句行规,即当代人不写当代史,意为当代人看不清楚当代发生的事情,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否则很难写的客观。”

  而他接到的创作任务却恰是如此。龙平平说,这里面有很多难题。就人物塑造来说,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工作中,小平同志是首功,但又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全体智慧结晶,要通过写小平同志反映这个过程,就不能抹杀这代革命家的历史功绩。

  于是,在龙平平领衔创作的剧本中,出现了大概五十个真实的、有名有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甚至有一些领导人至今健在。剧本初成稿,龙平平也曾经有过忐忑,直到著名评论家李准评价改剧本是改革开放的群英谱、光荣榜,“这话说的很到位,也点出我们创作的目的之一。即让后人铭记这些人为我们的国家发展、人民新生活的开创所作出的贡献。”

  解决人物创作的难题后,剧中反映事件与电视剧时间跨度的问题又接踵而来。龙平平说,在1979年到1984年这段时间中,邓小平作出的一些决策影响中国人的生活乃至决定中国未来走向,尤其今天当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之时,人们审视历史经历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议论与认识,要让大家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很难,这些都要拿捏好一个“度”。

        “现在很多人对清宫、后宫争斗的事情说起来如数家珍,但对领导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领袖却非常陌生。身为党史研究者,我有责任让大家了解(这些历史)。”龙平平说。

邓家人意见:邓小平获知粉碎四人帮后说“可以再干20年”

  相对漫长的创作工作结束后,又经过大致112天拍摄,2014年6月5日完成52集的送审片,并于8月8日播出。龙平平说,送审光盘非常多,广电总局、中宣部的领导们为确保这部剧不出任何问题、保质保量按时播出花费心血。

  “有次去拜访中宣部领导,提出能否在10天内给出意见,对方应允了。但就在第三天,我还在外地出差就接到‘领导意见已经提出’的电话。”龙平平说。

  电视剧的顺利播出也离不开邓小平亲属的指导。龙平平介绍,剧本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与邓家人在不断的交流,主演马少骅、印小天等人均去过邓家,在表演上得到不少帮助。

  “比如我们剧本中原来在描述邓小平同志得知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后曾说了一句话:我可以安度晚年了。但家属的意见是,将词改成‘我可以再干20年’能够更准确反映老人家当时的心态。”龙平平举例道。

  同时,龙平平也不无遗憾的提出,这部剧仍存有缺点,比如已经播出的剧情中,有个人物说“高三学生不会做一元一次方程”,但实际当时中国中学是四年制,并没有高三,高中三年制大概到1979年才恢复,“这是个严重失误,作为总编剧我要向观众道歉。”

部分媒体猜测:脱敏所指不,田志远不代表具体人

  龙平平说,该剧从写剧本到成片的审查均一路通畅,有内容改动也属正常,“不涉及政治原因。”

  龙平平特别提到,有些媒体在提到这部剧的时候用过“脱敏”两个字,所指不清楚,但确实其中有些事很难把握,“我们也想过剧本里某些事件不去体现,不过我认为,当代人写当代史都不敢面对,那让后来人写会弄成什么样子?这是责任。”

  “该剧审查从剧本到成片都是一路畅通。”龙平平表示,虽然审查程序严格、手续繁多,但遇到的是支持而非刁难。

  该剧采取虚实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叙事脉络,一条以邓小平为主,一条则是虚构了田志远等人物作为映衬。龙平平解释,这是因为电视剧是艺术作品,有自身规律。

  “曾经有人揣测,说姓田如何如何,中间有个远字又代表什么云云,但这实际都是猜测。”龙平平指出,如果真要说有原型也无可隐晦,该人物是改革开放党内一批知识性干部的代表,体现了很多人,而非“一个人”。

剧情有无现实意义:同为现实政治服务

  由于全剧集中谈到了邓小平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改革措施,而当下党中央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同样引起观众猜想,认为是否有意反映、提示当下。龙平平解释,这个电视剧创作项目是五年前便有的,如果非要跟当今现实联系,那实在有些“生拉硬扯”。

  “但确实都是为现实政治服务,这点毫无疑问。做这个剧的目的就是塑造一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由此让大家看到我们的改革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自然而然形成的。”龙平平介绍,目前学界甚至有人表态,处在那个历史时期,无论何人当权中国都会走改革开放这条路,但这仅为假设而已,通过这部剧体现的史实可以看到,改革开放来之不易。

  同时,龙平平也承认目前中国的确面临改革问题,“中国能发展到今天靠改革,今后的发展还是靠改革开放,这部剧之所以引起热议,大抵原因也是如此,归根到底是关心中国究竟如何发展的问题。”

剧情内容改动:不涉政治原因

  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一些有关剧本内容遭改动、某些重要内容被删除的言论也一路伴随而来。龙平平则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这部戏的内容一直是动态的,如知青返城的戏之前剧本中没有,但是后来作为重要内容加入。他还澄清,电视剧在播出前进行必要改动完全正常,正式确定播出后剧本的改动已不涉及内容,动的只是标点台词等小地方。

  “而毛主席戏份原本是有一点。原本考虑把邓小平一生辉煌的点都加进来,包括和毛主席的关系以及经典历史镜头,但是篇幅有限。”龙平平称,如果平白加入这样一段戏会显得比较唐突,所以最终去掉,但有关八七会议的内容都还在,“这不是因为什么政治原因。”

  龙平平还透露,剧组开始认为不能在剧情开展之初便展示1978年的三中全会,因此最早一稿内尚有抓捕四人帮的内容,但后来考虑到如若铺垫过长,邓小平该人物可能会延期至2、3集才出现,这不合适表现主题,因此最终舍弃。

马少骅的表演:获叶帅之子叶选廉点赞

  邓小平的扮演者马少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最初接下这个角色十分犹豫,原因在于“风险太大”,又想演、又怕演。但是最终,马少骅决定接下这个角色,“我有演这种肖像式人物的经验,还演过不少四川人,这都是为我创作这个角色铺路。”

  马少骅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他告诉记者,拍摄完成后,叶剑英元帅的儿子叶选廉打来电话,“他问我是不是认识老爷子(邓小平)?并说老爷子常在我家玩儿,我们太熟悉了,你怎么把他抓的那么准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