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院党建 | 党史每周一典⑱:红军长征在小金之方向决定成败:两河口会议

2021-05-10 16: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小金县人民法院党支部特别推出《党史每周一典》学习专栏开展宣传教育,分享红色经典,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前行力量,用如磐的初心和信仰,担当今朝使命,实现伟大梦想!

忆峥嵘岁月,红军长征在小金的点点滴滴铭刻在赞拉净土,至今仍仿佛历历在目,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里,小金法院原创《红军长征在小金》系列,和您一起重走那些年红军在小金的长征路,感受红军长征精神至今仍然蓬勃的生命力!

今天推出《红军长征在小金之方向决定成败:两河口会议》。

懋功两河口旧址概况

懋功北端的两河口(今小金县两河口镇),距县城七十多公里,坐落在梦笔山与虹桥山之间河流汇合处,向北翻越梦笔山到卓克基,向东北面翻虹桥山通理县杂谷脑,是懋功县北面的交通要道,清朝时期乾隆出兵金川时曾在此屯兵。

两河口会议会址

懋功县两河口有名,在两个方面:

一是因长征史上的“两河口会议”而有名。

两河口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认为是长征史上具有仅次于遵义会议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

二是因毛泽东同志对“两河口”名字的感受而有名。

1936年10月前后,红军三大主力即将会师,周恩来建议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毛泽东听了兴奋地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这句话,现在高悬在会宁会师地。而回顾会师之前的两河口,却是一、四方面军后来分为两下的“口”!两河口会议后,有人向中央发出要“官”要“权”的声音,这是毛泽东后来喻之为“心中最黑暗时期”的开始,是长征路线分裂的开始。

两河口会面前夕,分歧显露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与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接应部队在达维会师,紧接着,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和红一方面军)大部队和在懋功县城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会师,中央领导人接见了四方面军第三十军领导人李先念等。这时候从中央苏区远途征战而来的中央红军已疲惫不堪,人已面黄肌瘦,枪和重武器几乎都丢光了,剩下的轻武器还缺乏子弹;而红四方面军正值兵强马壮,号称10万大军强渡嘉陵江,一路西征,迎接了北上到此的中央红军(中央红军获悉的四方面军总兵力:“主力约40个团,分编为四军8团,九军7团,三十军9团,三十一军8团,三十三军5团,三十四军3团,有五个独立师2个团,其余四个师每师平均约3700人。”近10万人马,尽管这一数字不甚准确)。

在与毛泽东会面前,张国焘对当时的政治形势的认识就同中央存在分歧。6月16日,毛泽东致电张国焘,提出会合后的战略方针: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适当时机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目前则在岷江以东,向着岷、嘉两江之间发展。6月17日,张国焘回电,同意向川陕甘方向发展,但不同意“目前计划”。认为来电提出的岷、嘉两江之间地形给养均不利大部队行动,眼前暂时利于向南进攻。党中央认为两个方面军的会合为开创红军和革命发展的新局面,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目前应当先夺取松潘、平武,消灭胡宗南部。张国焘认为,革命形势低落了,红军是在退却,主张向西康发展,建立“川康政府”,实现其所谓“川康计划”。

毛泽东要向北,张国焘要向南,分歧显露。

两河口会议领导人会面

1935年6月,红二十五师部队的指挥员,在两河口的街道上悬挂红旗、书写了欢迎标语,两河区苏维埃组织负责人罗永忠同志,筹备了粮食和牛羊肉等食品,在火烧桥一带迎接中央首长。1935年6月24日,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首长率红一方面从抚边出发,途径韬屋、马儿凼,于当日下午抵达两河口。当晚,毛主席等中中首长就住于两河口街上吴家房子内,第二天搬到镇中关帝庙的大殿里居住,张闻天、周恩来和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住在山坡上的房子里。

毛主席等中央首长住过的房子

1935年6月25日,毛泽东率领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几十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和高级军政干部,在大雨中赶到三里外的欢迎会场远迎张国焘,下午3时左右,张国焘带随行警卫人员三十余人从理县杂谷脑翻越虹桥山到达两河口,见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在路边肃立迎候,他立即下马,跑上前去拥抱握手。张国焘说:“中央红军的奋斗精神,让我们四方面军的同志备受鼓舞。我经常教育部队,要好好向老大哥学习,现在有了当面候教的机会,还请多多赐教。”周恩来回答:“四方面军的同志个个体强力壮,精神饱满,可见国焘兄等奋斗有成,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两河口是长征途中毛泽东和张国焘首次会面的地方,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对张国焘的到来高度重视,专门指示总政治部在两河口镇外的空地上搭起了讲台,布置起欢迎张国焘的会场,为此,毛泽东亲自为一军团拟定三条标语:

1、一、四方面军是一家人!

2、会师的胜利证明我们的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3、欢迎张主席!

并在镇内外的墙壁上刷满标语、口号,许多房屋前还挂起红旗。

一行人相携走进欢迎会场,早已集结在那里的一千多红军指战员立即欢呼起来。毛泽东、张国焘、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走上主席台,不断向欢呼的指战员挥手致意。

欢迎仪式开始,毛泽东先致欢迎词:“四方面军的指战员,为了迎接中央红军,做了许多艰苦的努力,为中央红军准备了大量物资,热情支援兄弟部队。我代表中央红军全体同志,衷心感谢四方面军,感谢张国焘同志,两军终于会师了。今后,一、四方面军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为实现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并肩战斗,团结前进。我们一定会成功!我们一定会胜利!胜利永远属于兄弟的一、四方面军!”

张国焘致答词:“我们今天在这里胜利大会师,是两军广大干部、战士英勇西征的结果。我们欢庆我们的成功!我们欢庆我们的胜利!我代表四方面军全体同志,向党中央致敬。四方面军过去一直远离中央,现在好啦,中央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在一起。今后我们要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去战斗、去奋进。对艰苦奋斗的一方面军,我表示深切的慰问。胜利属于一方面军!胜利属于四方面军!胜利属于一、四方面军大会师!”

他们的讲话赢得了台下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了蒋介石各个消灭一、四方面军,阻止红军两大主力会师计划的破产,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军的胜利信心。两军会师,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为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这是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出如此之远去迎接党内另一位领导人物。

毛泽东、张国焘都是著名的红军领导人,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中享有崇高的权威,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中享有崇高的权威。对于来自共产国际的指示,都敢于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都是具有领袖才能的人物。

两大主力会师,使红军总兵力达到十余万人,士气高昂。同时,国民党川军屡遭损失,士气低落。面对这种局面,《红星报》以《伟大的会合》为题发表社论,称这“是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件,是决定中国苏维埃运动今后发展的事件”“是五次战役以来最大的胜利”“是中国苏维埃运动新的大开展的基点”。

毛泽东等人评价:“中国苏维埃运动两大主力的会合,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新纪录,展开了中国革命新的阶段,使我们的敌人帝国主义国民党惊惶战栗。”

两河口会议

为了统一战略思想,毛泽东与张国焘会面的第二天,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两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

1935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懋功(今小金县)两河口关帝庙内举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张国焘、博古、王稼祥、刘少奇、凯丰、邓发,以及刘伯承、彭德怀、聂荣臻、林彪、林伯渠、李富春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两军会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史称“两河口会议”。

会上,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关于目前战略方针问题的报告,他在回顾了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九个月以来战略方针几度变化之后,着重地谈了3个问题:

一、关于战略方针。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师以前的战略方针是不同的。红四方面军决定西去懋功向西康;红一方面军决定到岷江东岸,并派支队到新疆。两个方面军会师后在什么地区创建新根据地,首先要便利于我军作战,应力求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地域宽大,好机动。松潘、理番、懋功地域虽大,但路狭,敌人容易封锁,我不易反攻。2.群众条件好,汉族人口较多的地方。松潘、理番、懋功、温川、抚边等8个地区人口只有20万,且藏民占多数。3.经济条件好,要比较宽裕。松潘、理番、懋功一带粮食缺少,牛羊有限,布匹不易解决,军事补给困难,在大草原和游牧地,既不习惯又不安全。鉴于此,党中央决定在川陕甘建立新根据地,而且必须迅速前进。

二、关于行动方针。目前红一、四方面军的战略行动转移,如向南是不可能;向东过岷江也不可能,因岷江东岸有敌兵力130个团,对我不利;向西北是广大草原。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认为现只有一个转向到甘肃。找应向岷山山脉以北背向西,这地域道路多,人口多,山少,我可用运动战消灭敌人,以实现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三、关于战略指挥。指挥问题的最高原则是:1.应集中统一,集中军委。2.使作战更有力量,须统一为左、中、右三个纵队。3.为克服粮食、气候、地形、少数民族区等各种困难,须加强政治工作。

周恩来报告之后,会议进行了充分的的讨论,有13人相继发言,发言的有:张国焘、彭德怀、林彪、博古、毛泽东、王稼祥、邓发、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凯丰、刘少奇等。

在讨论周恩来的报告时,张国焘首先发言。他虽然勉强地接受了中央政治局决定的北上在甘肃南部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但对中央北上战略方针仍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他承认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消灭敌人更有把握,但对具体战略方向,又含糊其词。他认为:由于胡宗南部有20个团兵力牵制我们,还有蒋介石的部队,“我们去甘南还是立足不稳的,还要移动地区,还要减员,所以去甘南,一定要取得主力打下胡部至少打下他几团,才能立稳运动战中各个击破敌人”。这就充分暴露了张国焘害怕敌人的力量,特别是怕胡宗南,因而主张避开胡宗南,向川康边方向发展的右倾思想。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他首先表示:“恩来报告、国焘等发言我都同意”,接着谈了以下五点:

一是根据地问题。二是战争性质,不是决战防御,不是跑,是进攻,我们过山战胜胡宗南,攻占甘南东,迅速向前。三是我没根据地,蒋介石高度机动。四是要集中兵力,把主力集中在主攻方面。五是统一指挥问题,责成常委军委解决。

两河口会议决议

彭德怀、林彪、博古、毛泽东、王稼祥、邓发、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凯丰、刘少奇、张闻天等一致同意周恩来的报告提出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认为这是前进的惟一正确的方针。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是,应首先迅速攻打松潘,进占甘南,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还强调,统一组织与指挥两个方面军对实现战略方针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毛泽东发言强调指出:我们的战争性质不是决战防御,不是跑,是进攻,根据地是依靠进攻的。我们必须要高度机动,集中主力,迅速打破胡宗南军向松潘前进,今天决定明天即须行动,应力争6月突破,经松潘到决定的地区去。

博古发言还强调:必须有一定的地区根据地,做出模范来影响全国,现在甘川陕首先甘南,依靠群众工作,游击战争,这能影响全国。

会议最后一致通过了周恩来的报告提出的战略方针,并责成张闻天为中央政治局起草一个会议决定。

1935年6月28日,根据两河口会议精神,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明确指出:“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与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的向甘南前进。”

《决定》认为:“必须派出一个支队,向洮河、复河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于甘、青、新、宁四省的广大地区,有利的向东发展。”

《决定》还认为,大小金川流域,“不利于大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但必须留下小部分力量发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地区变为川陕甘苏区之一部。”

《决定》最后尖锐地指出:“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这些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的斗争中的主要危险。”

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建立以甘南为中心的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战略总方针,为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深入发展革命运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为贯彻两河口会议的决定,中央军委于6月29日制定了以夺取甘南,赤化川陕甘为目的的《松潘战役计划》,并将一、四方面军分编为左、中、右三路北进。

6月29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分析研究了战略形势和组织问题,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委员,着重研究了全国抗日问题。会议后,中央红军于6月底7月初离开两河,翻越梦笔山进入马尔康地区。

两河口会议的重大意义

山河无言,历史回响。历史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唯有遵循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方针,才有长征的胜利。

两河口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政治形势,强调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和党对红军的领导。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明确提出北上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为实现党和红军北上抗日和领导全国抗日的伟大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原标题:《法院党建 | 党史每周一典⑱:红军长征在小金之方向决定成败:两河口会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