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报|世界见证中国式救援速度,人民因此心安

澎湃新闻记者 龙毅
2014-08-11 11:18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灾难终将消失,追思永未离开。

        这是一个悲痛的8月,一场地震夺走了617个乡民的生命,打破了上万个家庭生活的平静,让亿万民众为之神伤,为之牵心倾力。

        8月10日是中元节,也是西南地区俗称的“七月半”,是魂魄归来世间的日子。云南省在各条战线上工作的人员及在广场、商场、公园、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就地驻足默哀3分钟,全省防空警报鸣响,汽车、火车、船舶鸣笛志哀3分钟。头七已过,哀思却将永续。

        8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图文哀悼罹难的同胞,记载救灾纪实。刊题“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凝聚战胜灾难的无尽力量”。无疑,这股“凝聚战胜灾难的无尽力量”,不仅来自于人民同胞的心力,也浇筑着政府系统救灾的浸透。

        近年来,地震带来的灾难,人民并不陌生。《人民日报》不止一次在版面上哀悼地震罹难同胞。2008年汶川大地震,六年之内青海玉树、云南盈江、四川雅安和甘肃岷县等地先后发生四次大地震,死亡人数少则数十,多则数千,损失财产以数百上千亿计。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灾难终将过去,救援更需极速。六年来多次大地震伤害着国民,但中国的勇气从未消失,人民、党和政府一次次携手进退,共同抗击灾难、战胜灾难。

        2008年史无前例的汶川地震将中国抛入了一片震惊。中国军方调动了和平时代以来规模最庞大的队伍进行救灾,民间的大批志愿者自动组织前往灾区救援,总理当天赶到灾区探视。

        但遭遇突发大难,通往道路完全中断,大批救援部队未能进入震中,即使装备了先进器械军方,也只能以空投食物缓解灾区的压力。空降兵一度受迫于天气,难以迅速抵达震中。地震中心的灾情,一段时间内难以获取。救灾过程中,缺乏专业破拆设备,除了消防、地震救援队,不少其他救援力量只能依靠手扒肩扛,缓慢展开救助。

        虽然对于当时政府的救援,媒体和民间多持肯定态度。但那次灾难带来的思考,也直接导致救灾系统随后改革,此后《消防法》中强化了公安消防抢险救灾的职能,2012年又重新修订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对于地震的救援,中国已经开展系统地应对。

        玉树、雅安地震,每一次的救灾速度都在不断推进。8月3日的鲁甸地震中,当晚数千救援力量就抵达灾区,第一时间展开搜救、治疗、抢运生活物资。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等级迅速提升至最高级别,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云南应急救灾综合补助资金6亿元,随后再增加16亿元。

        光明日报刊文《缅怀是一种力量》,这种说法确实是当前的反映。从汶川地震开始,中国政府首次对公众设立了全国哀悼日,以国家的意志为死难者表达哀思。此后,特大地震中,按照伤亡的不同,全国或各省市惯例将哀悼日定在了“头七”。“头七”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在“头七”共同哀悼,不仅是对死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抗险救灾的激励。鲁甸地震后,缅怀依然作为抢险的一股“无尽力量”发挥着激励作用。在鲁甸县城哀悼仪式的现场,一面墙上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光明日报》写到,“中国人所拥有的美好品格,会帮我们走出阴霾,走向希望。”

        应该说,对于地震救援,这股凝聚而起的“无尽力量”来自民间也来自政府,来自专业的团队,也来自志愿队伍,这个力量在不断改进、增强。南方都市报8月11日的头版称《世界见证中国式救援速度》,震后10分钟武警携物质进发震中,震后3个半小时,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全国各分队集结完毕。

        如果说,2008年汶川地震,让外媒称道的是中国政府、民众对于救灾的态度,那么这次地震称道的则是救灾的效率。而对于后者的称道,应该更让人值得尊重。态度也许代表持续的能力以及普世的同情,但真正在救灾效率上的提升,才能让更多人免于灾难中的离去。

        这种效率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受制于天气无法空降,到四旋翼无人机俯拍勘察,甚至细节改进至厕所的搭建,这些都是在经历多次灾难考验后收获的宝贵经验,也是在经验累积中得到系统化、细分化的结果。倘若这些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无法汇集在一起、科学分配给不同的团队,那么产生缓滞的效率,就无法对待长眠地下的地震牺牲者。

        能否让灾民更坚强地面对苦难、战胜悲伤,也是检验中国救灾力量的一个体现。8月11日云南当地的媒体,大多以众多版面报道灾区救援、纪实。这是媒体表达对于受灾群众的同情、支持的一种方式。云南日报《巍巍乌蒙挺起坚强的中国脊梁》代表着是对救灾效率的赞肯,“中国力量始终坚守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云南精神淋漓尽致展现在这次抗震救灾的各方能力之中。”这些展现,在一个个灾区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我们守望相助我们相信明天”是受灾当地居民的心声。

        云南日报采访中,一位灾区10岁女孩刘候蕊,失去亲人的女孩,紧紧依偎着爸爸,轻轻拂拭父亲脸上的泪水。她拉着父亲说“爸爸不哭,我也不哭,我们都要好好的。”

        这是鲁甸废墟升腾起不屈的精神。支持这个精神的是中国力量,这个精神也成为中国力量的一部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