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代上海私人画室如何教美术?看看陈逸飞的老师怎么干的
哈定是中国第二代水彩画家中的代表,也是美术教育家,他的学生有王劼音、董连宝、庞卡、陈逸飞、夏葆元、魏景山等人。近日,“补白•添彩——哈定艺术成就回顾展”在中华艺术宫正式开幕,展出哈定及其学生不同时期的画作。
哈定作品《草原上的喜悦》(1984年)
8月9日,立秋之后的第一场雨驱散了沪上多日的暑热,“补白•添彩——哈定艺术成就回顾展”在中华艺术宫正式开幕,学术研讨会暨哈定作品捐赠仪式也于同日举行。展览展出了上海知名画家哈定及其学生们不同时期的画作,展期将持续到9月16日。
在中华艺术宫33米层的环形展览空间内,哈定先生的水彩画和油画作品以时间为线索被分为四个部分陈列:“初露头角”(1940年代至1950年代末)、“桃李芬芳”(1960年代初至“文革”前)、“劫后新生”(“文革”后至1980年代中期)、“异彩纷呈”(19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穿插于四个展厅之间的,则是“哈定与同学们”、“亦师亦友”、“亦师亦父”的展览,王劼音、董连宝、庞卡、陈逸飞、夏葆元、魏景山等哈定不同教学时期学生们的画作全面展现了他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成就。
哈定作品《湖畔礁石》(1979年)
作为展览开幕仪式的一部分,哈定当年的学生、雕塑家王志强向中华艺术宫赠送了他创作的哈定雕像。哈定先生的遗孀,今年82岁的张文琪女士与雕塑作者一起为雕像揭幕。雕像中的哈先生手持画具、聚精会神。王志强说,雕像以哈定先生的照片为素材,整个创作过程都没有聘请助手,是他独自完成的;之后他还与哈定先生的家人们一起斟酌作品细节,反复修改,在这个意义上,这尊雕像又是“群策群力”的结晶。
在之后的学术研讨会暨哈定作品捐赠仪式上,“哈师母”张文琪女士向中华艺术宫捐赠了28幅哈先生的画作,女儿哈维称这是“完成父亲遗愿,秉承先人足迹”,她还表达了进行全国巡展、设立艺术基金、为推广海派艺术文化做一点事的愿望。在展览的筹备阶段,哈先生昔日的学生,如今的老画家、老朋友们都不辞繁琐、翻箱倒柜地寻找旧作,有的还提供了新近创作的作品,这令哈维深有感慨。她说,他们的这些作品都为这次的展览以及哈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增色添彩。
哈定作品《转经老人》(1990年)
在捐赠仪式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女士说,作为回族世家的哈定家族将这些珍贵精美的画作捐献给中华艺术宫,让这些私人作品成为中华艺术殿堂馆藏的一部分,这体现了一种民族情谊和爱国情怀。1989年以后,哈定随家人定居美国,但仍然心念故土;他在美国举办的画展中,就有《我爱上海》这样的作品。
如果说展览“补白•添彩”的主题鲜明而形象地概括了哈定及其美术教育实践对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意义,那么这次展览对于这种意义的发现与展示本身其实也是一种“补白”,正如展览的前言中所指出的那样:“以哈定为代表的现当代西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造就了我国20世纪的美术发展史,但是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身影却日渐模糊。对于他们的艺术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甚少,长期以来处于被‘忽略’的状态”。这是艺术遗产整理与文化资源保护中的“空白”。
哈定作品《等待》(1989年)
捐赠仪式后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哈定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其与上海城市文化的关联,努力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及艺术史经验的总结进行“补白”。赖慧坤、李超、陈志强三位学者分别做了题为《回顾历年来哈定老师对美术绘画的论述和解析》、《哈定与上海城市艺术资源》以及《哈定,当之无愧的艺术教育大家》的主题演讲。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李超教授在发言中呈现了他的研究团队新近的成果,他将“哈定画室”置于现代上海私人画室的历史脉络中,细致勾画了它与上海城市艺术资源间的绵密关联。随后的自由发言环节,与会学者和艺术家们踊跃讨论、气氛热烈,哈定学生陈逸飞的弟弟陈逸鸣起立发言,回忆哥哥与哈先生的交往时,言语中甚至透着一点点哽咽。
在研讨会礼堂门口的画架上,摆放着依据哈定先生水彩画《外白渡桥》制作的黑白手稿图,旁边是各色的粉彩笔。与会嘉宾们在入场时纷纷签名、涂色,这个“喻意着艺术创作累积和参与”的创意令人印象深刻。研讨会结束离开礼堂的时候,大家回望到的,已经是一幅五色缤纷的画作。“补白”、“添彩”,这是一种最终凝定的面貌,也是一个行动中的动态过程。就哈定艺术成就回顾展而言,它不仅展示了哈定先生为中国美术“补白”、“添彩”的面貌,也通过布展本身推进着“补白”、“添彩”的过程;而对于每一个踏进展厅的参观者而言,他们不仅仅是艺术与历史的静止的观看者,而更是行动中的参与者与传承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