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上志怪|画中人太过细腻逼真,会不会成精?

百魅夜行
2014-08-06 15:1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日本动画里的机器猫和它的小主人被故宫古书画复制师王赫

移进了中国古画。

        前几天,微博账号“故宫淘宝”将雍正皇帝各种形态下的画像制作成了动态图片上传到网上,一下子萌翻了诸多网友。原本严肃乃至刻薄寡恩的四阿哥,瞬间成了亲民的仁君。画中人稍微动动脚丫,就有如此劲爆的效果,要是走出来,又会如何呢?

        古人中就有如此执着的,比如《聊斋志异》卷十一“书痴”条说,有个老实靠谱青年郎玉柱,小时候读蒙书中有“书中自有颜如玉”,就坚信在书中一定能找到美女。虽然科举屡屡受挫,但仍抱着王阳明格竹的科学精神,努力读书。他成功了,某晚读《汉书》时,“见纱剪美人夹藏其中”,这美人不仅眉目清晰,背后还隐隐有两个小字“织女”。郎玉柱认为一定是蒙书中的话应验了,对着纱美人朝夕把玩,废寝忘食。终于有一天,纱美人活了过来,并且与他一起生活了数年。纱美人是否就是那位著名的织女,已不可考。文中只暗示说,当时民间谣传“天上织女私逃”。不过纱美人对郎玉柱说得很清楚,自己下凡,主要是担心不如此,则“千载下无复有笃信古人者”。出轨出得多理直气壮!

        不过,蒲松龄对这段人神之间的爱情佳话却不肯点赞,在他眼中,“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女之妖,书之魔也。”

        蒲松龄并非全然出于嫉妒,书画中人如果过于逼真,同时现实中人又有郎玉柱先生那样的痴情,心念所致,确实会有互动的效果。比如《茅亭客话》卷四“勾生”条所载的这个故事:

        唐代开元年间建造的四川成都大慈寺,在当时以精美的壁画著称。据《益州名画录》记载,其中维摩诘堂由画家李洪度“画帝释、梵王两堵,笙竽鼓吹,天人姿态,笔踪妍丽,时之妙手莫能偕焉”。中元节期间,众人到寺庙游玩,有位精通音律的年轻人勾生对壁画中抱着古筝的天女倾心不已。对朋友发誓说:我要是能娶此女为妻,就知足了。说着,将壁画中天女脖子上抠下一小片土,吞入肚中,以示心诚。当晚,就梦见这天女从画中下来,带他到维摩诘堂的窗下亲热。此后,这天女每晚都来,夜夜贪欢。一个多月后,这痴情孩子身体吃不消了。家人认为他是被妖气所侵,准备请道士驱魔。当晚,天女再次现身,对勾生说:我本是帝释的侍女,感激你思慕之情,特来相会。既然你家人疑心,我也不必再留。说着解下一对玉琴爪,留给勾生作为念想。天女离开后,勾生思念过度,不久也撒手人寰。只是壁画上天女脖子上的那道抓痕宛然。

        画中人不仅可以下凡,还能直送地府。据《夷坚甲志》卷十六“晏氏媪”记载,北宋名相晏殊的家的奶妈燕老太太去世后,曾托梦给晏家人,说自己在阴间生活很好,但是因年老体衰,缺两个侍女。于是晏家在纸上画了两个婢女烧了给她。可是因为用的纸太差,老太太说这两个婢女过于软弱,不堪使唤。晏家于是请画师在上好的纸上画了两个美貌的婢女烧了。老太太非常满意,托梦致谢,然后……然后因为两个婢女实在画得太美,在阴间被浮滑子弟勾引走了……勾引走了!

        画中人到底该不该逼真些呢?古人大约也很焦虑。因为他们总认为,如果人物画得过于细腻真实,很可能会成精。即使从艺术的角度看,他们也很纠结,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六“真假皆妄”条中说:人们出门旅游,遇到世间佳境,总是会称赞“江山如画”。品评书画时,又往往以逼真与否作为标准。“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还是现代艺术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虽是世界名画,但大家对这五位立体主义的少女从画中走出来,不会有太大的期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