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庆红卫兵墓故事|步行上街告状的红卫兵“宣传部长”

澎湃新闻记者 谢寅宗
2014-08-08 11:34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墓志铭】刘光友

        男,二十岁。家庭出生工人。优秀共青团员,坚定的八一五战士。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最富有斗争精神,讲究斗争艺术。于一九六七年八月五日英勇献身。

        
两派斗争首先会选择攻占有利据点。


        多年以后,刘光友的母亲在离世时,仍耿耿于怀1967年8月的那一次擦肩而过,致使她失去让她感到骄傲的大儿子刘光友。

        1947年出生的刘光友,在家中五兄妹中排行第一。生前是重庆三十二中高三学生,也被称为“老三届”。

        五弟刘光义(化名)记得,大哥的学习成绩是五兄妹中最好的,1.75米左右的个子,在平均身高偏低的重庆来说是个高个子。

        “他喜欢写日记、写诗,文章里比较有思想。”刘光义说,大哥还特别喜欢游泳,夏天经常带着弟弟妹妹到嘉陵江嬉戏。“我现在会游泳,都是哥哥在世时教会的。”

        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的风潮从北京吹向全国各地,西部工业重镇重庆的人们也起来,跟着毛主席闹革命。

        “哥哥是首批加入红卫兵的。”刘光义说,那时接受的都是正统教育,毛主席喊闹革命,整个大环境都如此,哥哥那样的学生懂啥子,他们一定会“听毛主席的话,单纯一心一意干革命”。

        刘光友父母都是军工企业嘉陵厂的工人,由于父亲是厂里生产骨干、劳模,还兼任车间党小组长,认同八一五派观点,良好的家庭成份使得刘光友有机会加入红卫兵队伍。“那时候加入红卫兵,是很光荣的事。”刘光义说,“红卫兵组织是学校组织的,家里人对此更无异议。”

        因为书法飘逸,擅长写文章,口才也不错。刘光友在加入学校红卫兵组织三十二中第四野战军后,担任组织的“宣传部部长”。

        在刘光义的记忆中,加入红卫兵组织后,大哥的行头和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斜挎个挎包,每天都急匆匆的。”

        “大哥积极得很。”刘光义说,大哥还曾从重庆茄子溪出发,步行到北京告状、大串联。

        重庆中学生红卫兵步行上京,发生在1966年9月。

        本来,这年9月1日,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部长刘文珍的大力促成下,重庆50多所中学的红卫兵,成立重庆市中学生红卫兵总指挥部,官方统一制作旗帜、袖章以表示支持。当时的目的,是想通过加强领导,把重庆的学生运动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但当时向领导干部造反已渐成大气候,市委的权威在一个南下串联的清华大学学生董九三面前一败涂地。

        重庆的中学生红卫兵将董九三视为自己的“司令”,不再顺从当地党委的控制,总部和许多基层组织都倾向于以重大八一五为代表的造反派。

        鉴于此,时年9月15日,重庆市委在潘家坪高干招待所开会研究决定,让毛泽东主义红卫兵总部与中学生红卫兵总部合并。

        次日,原本支持中学生红卫兵的刘文珍决定断绝对中学生红卫兵的物资供应,并撤出市委联络员。

        9月20日,中学生红卫兵总部电话线被拆除,办公地点被强占,名称变更为合并后的“重庆市大中学校毛泽东思想红卫兵”。

        强行合并的做法引起激烈反弹,3000多名中学生红卫兵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静坐抗议,提出“给中学生红卫兵和外地红卫兵合法地位”等八项要求,但重庆市委迟迟未作出让他们满意的答复。

        于是,1966年9月27日凌晨,中学生红卫兵效仿重大八一五的做法,毅然宣布“步行上京告状”。虽然市委要求学校、家长拦截,但仍有1000多名学生步行到永川,乘火车到北京告状。

        刘光友死亡时间,是近一年后的1967年8月5日。刘光义说,那时恰是重庆武斗最激烈的时候。从1967年7月7日第一枪打响后,重庆武斗告别钢钎、长矛等冷兵器,转而开始使用枪炮。

        8月5日,恰逢八一五派攻打反到底派占领的嘉陵厂。刘光义说,其实进攻方和防守方中,很多人都是嘉陵厂工人,只是双方所持的观点不同,但他们的目标却都是“保卫毛主席”。

        刘光友的家离嘉陵厂并不远。武斗激烈的时候,屋顶因承受不住机枪子弹的洗礼而变得稀烂,偶尔,还有坦克发射炮弹打过来。

        “家里人怕得要命,全部都到离武斗地点十来公里外的石井坡避难。”刘光义说,后来听邻居讲,家人举家逃难期间,刘光友曾回过一次家,见家里没人又急匆匆离去。

        那次错过,成为刘光友母亲余生的遗憾。刘光义说:“如果母亲碰到了大哥,肯定不会让他再出去。”

        8月5日当天,八一五派依靠强大的火力攻占嘉陵厂。几天后,刘光友的家人接到厂里通知“出事了!”

        那年只有8岁的刘光义记得,他和父亲一起去看大哥。当时,刘光友的遗体停放在一个学校,很多和大哥一般年纪、挎着同样挎包的年轻娃儿进进出出,见到他们到来,这些娃儿又热情上来安慰。

        刘光义对机枪子弹特别好奇,这些年轻人从挎包中抓出一把子弹给他玩耍。

        长大后,刘光义才了解到,大哥刘光友是在进驻嘉陵厂时被厂里反到底派工人放冷枪打死的。

        那时,嘉陵厂已经被八一五派攻克。刘光友和战友们一起进场。但反到底派也留有几个人员,负责焚烧嘉陵厂办公大楼。看到刘光友等人进场时,他们在暗处开枪射击。

        “武斗结束后,这个开枪的工人也被判十多年刑。”刘光义还记得,那男子个子不高、脸比较白、嘴巴有点扁。

        “他也很造孽,判刑后,被开除公职。出狱后,只能做临时工。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只是在执行命令。”刘光义说,“不论是大哥还是凶手,他们都是悲剧,是时代害了他们。如果没有那场武斗,大哥现在一定是个很有出息的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