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潮新潮︱“爱老虎油”:中国人怎么English?

段炼
2014-08-06 08:5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光绪年间出版的《英字指南》专辟一节,名叫《英国语与美国语无异》。

      1864年,户部尚书董恂应英吉利使臣威妥玛之邀,将其所译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人生颂》,修订成一首七言古诗。据钱钟书先生考证,这也是第一首汉语翻译(实为修订)的英文诗歌。有趣的是,虽然任职“佛林敖非司”(foreign office,总理衙门)并曾经出使多国,董恂却误认朗费罗是“欧罗巴人”——大概在董尚书心目中,全世界能说英语的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这也难怪。当时美国的国际影响,的确不及如日中天的欧洲。因此,同治年间,奕在奏疏中还特别告诉皇帝,美国人说的话与英国人说的话“大略相同”。光绪年间出版的《英字指南》甚至专辟一节,名叫《英国语与美国语无异》。以今人后来居上的优越感来看,当日士大夫的认知确实可笑。然而,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视野下,读书人对于英语和世界的生疏,却也理直气壮。汪康年曾在笔记里记录下两则趣事:“通商初,万尚书青藜云:‘天下哪有如许国度!想来只是两三国,今日称英吉利,明日又称意大利,后日又称瑞典,以欺中国而已!’又,满人某曰:‘西人语多不实。即如英、吉、利,应是三国;现在只有英国来,吉国、利国从未来过。’”

京师同文馆旧址

        不过,就在人们争论“英吉利”到底是一个国家,还是三个国家的时候,同文馆和方言学堂也在京师、上海、广州等地陆续开张。这些学习外语的专门学校,却命名为“同文馆”、“广方言馆”,倒也颇有意趣。当时的英文教材不忘在序言中强调,学习“西国语言”是为了实现“书同文、行同伦”,以远播儒家声教,而非自我矮化。根据周振鹤先生的研究,早期的英语教材尚无音标注音,只能以同音汉字代替。1855年出版的《华英通语》中,编著者注few为“非夫”,同时在两个汉字下面注明“合”字,表明二字要合读;又如,注fat为“咈特”,而“特”字小写,表明轻读。晚清的外交名臣曾纪泽在日记中对此特别留心:“昔吴子登太史口不能作西音,列西字而以华音译读,是为奇法。其记悟亦属异禀,非人人所能学也。”

        有意思的是,由于国人接触英语,往往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而逐步推广,因此,当时英文教科书中的“华音译读”,大都“因地制宜”。唐廷枢是广东人,他编注的《英语集全》采用粤语标音,而常州人杨勋编订的《英字指南》,自然就以吴语记音。中式英语里的“粤腔”和“吴调”也由此应运而生。今人熟知的“鸦片”(opium)和“沙发”(sofa),正是这两种“翻译腔”的代表。后来以编写《模范英语入门》闻名的周越然回忆,自己幼年在英语课上,听到老师将“good morning”(早上好)读成“各得骂人”,不禁大吃一惊:“西人既要相互祝福,何故又‘各得骂人’?”由此想来,香港电影《狮王争霸》当中,黄飞鸿、十三姨及一班新老人士,以“爱老虎油”(I love you)彼此寒暄的滑稽情节,恐非向壁虚构。

        在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历史情境里,士大夫对于英语的复杂心态或许更有意味。《翁同龢日记》记载,某日“诣总理衙门,群公皆集。未初,各国来拜年。余避西壁,遥望中席,约有廿余人,曾侯与作夷语,啁啾不已。”曾侯正是曾纪泽,时人称他“于英、法二国语言皆能通晓”。而对于不通英语的翁同龢而言,“夷语”确实像鸟语一般啁啾难听。口不能言、耳不能辨,翁同龢只能一边知趣地退避西壁,一边却又不甘心地引颈遥望。其实,据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回忆,曾纪泽的口语“流利而不合文法”。曾氏也承认:“余能西音,然在湘苦无师友,取英人字典钻研逾年,事倍功半。又年齿渐长,自憾难记而健忘,一知半解,无可进矣。”

        曾纪泽的真实感受,想必是士大夫初学英语的普遍困境。郭嵩焘出使英国不到一个月,即断定“此间富强之基与其政教精实严密”,但“文章礼乐不逮中华远甚”,或许仍旧代表晚清读书人对于中西文化的褒贬态度。难怪到了1931年,前辈诗人陈衍得知钱钟书的专业是外国文学,还要对这位青眼有加的晚辈大发感叹:“文学何必向外去学,咱们中国文学不就很好么!”

        不过,就在曾纪泽“将昔日所译《英话正音》抹去华字”,以检测自己英语“记忆之功”的时候,李鸿章开始为格致书院出题,询问学生“能详溯西方格致学之源流欤”。随后,湖南人谭延闿在日记里发愿,“此后字课、英文当与盘马并为三”。末代皇帝溥仪也开始在外国老师庄士敦的指导下,苦练英文书法。在山雨欲来的20世纪前夜,“啁啾不已”的“夷语”,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伯理玺天德”(president,总统)、“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灵感)和“勃兰地”(brandy,白兰地酒),也掀起了改变读书人知识、思想和心灵世界的激荡风雷。

延伸阅读:

请点击>>>西潮新潮︱苹果与专业:从胡适一家“勇于改行”说起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