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南京开幕,14个剧种17位演员角逐
梅花是南京的市花,5月8日晚,南京迎来了另一朵“梅花”——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开幕式在江苏大剧院举行。从8日至21日,14个剧种的17位演员将在南京角逐“梅花奖”,也将为广大的戏剧爱好者奉献17场精彩的戏剧盛宴。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自1983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推精品、育新人,共评选出涵盖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戏剧艺术门类的获奖演员696人。他们已成为当代中国戏剧繁荣发展的主力军。
涂松岩、张燕、黄艳艳、余维刚、彭庆华、熊明霞、李晓旭、杨升娟、黄齐峰、张璇、郑芳芳、王丽达、伍思亭、楼胜、栾兰、杨少彭、吴美莲17位演员入围本届终评,他们经过层层选拔、激烈角逐,从全国各地53名进入初评的演员中脱颖而出。
自5月8日起,他们将在南京进行终评竞演,经终评评委现场观摩,差额评选出15名获奖演员,5月21日与第24届曹禺剧本奖的5部获奖剧作一同揭晓。
梅花盛放30届,香满乾坤,硕果累累。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本届梅花奖活动的意义显得尤为不同,既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戏剧艺术新成就、新面貌的集中展示,也是广大戏剧工作者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进入终评竞演的演员和剧目,充分体现了戏剧艺术的传承有序、均衡发展。17名演员既有来自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院团,也有来自基层剧团;涉及话剧、歌剧和京剧、越剧、秦腔、黄梅戏、川剧、粤剧、晋剧、婺剧、桂剧、楚剧、莆仙戏、龙江剧12个戏曲剧种。
以剧目演出形式开展的梅花奖现场竞演,是提倡戏剧艺术表演本位的鲜明诠释,也是戏剧作为综合艺术创造的整体呈现。此次竞演中,一批新创现代戏竞相亮相,围绕“全面小康”“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谱写时代主旋律,讴歌百年辉煌,展示现实题材创作的进取风貌。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凸显唱念做打的传统技艺,更体现出戏剧人坚守文化立场、融入当代意识的创作实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自觉传承探索。
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戏剧在南京有着深远的发展历史。元代戏曲家白朴曾经长期生活在南京,元杂剧在南京非常流行,形成了“金陵曲派”。明清两代的南京,是昆曲流行的中心城市。
如今,南京不仅有6个国有院团,还有130多个民间戏剧院团常年活跃;南京集聚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紫金大戏院、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等专业性剧场,还拥有各类小剧场戏剧表演空间65个;南京大学生戏剧创演活跃,有46个大学生剧社,已经成为高校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南京各类戏剧活动形式多样,不仅有南京戏剧节,还有长江路小剧场话剧节、江北青年戏剧节、江宁喜剧节等,戏剧票房位居全国前列。
无论是不断涌现的精品佳作,还是活跃的演出市场,以及丰富多彩的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都反映出优秀传统文化对这座城市的滋养和南京市民对戏剧艺术的喜爱。作为全国首批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南京每年落实专项资金,以政府补贴形式投向演出市场的供给端和消费端,极大地调动起演出机构的积极性和市民的观演热情,“看好戏,到南京”已成为人们“爱上南京的另一个理由”。
举办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推动南京文化强市建设的一大盛事,将推动南京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南京把办好“梅花奖”活动作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契机和生动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挖掘提炼好戏剧艺术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当晚,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涂松岩主演的参评剧目《人间烟火》作为开幕大戏,精彩上演。该剧讲述了新时代基层党员苏小鱼,主动请缨从区里调到基层主持棚改工作的故事,并穿插了亲情沟通、老人赡养、年轻人创业等热点社会问题。
“梅绽金陵,礼赞百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4届曹禺剧本奖展演和颁奖活动,为5月的金陵带来连台好戏。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售票坚持“票价惠民”原则,作为全国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南京文化消费专项资金也通过惠民补贴的形式直接补贴到本届梅花奖参演剧目,补贴比例为票价的50%,补贴后单张票价为40、60、80元,此外观众还可以选择购买580元套票(17部通票)。
为了便民购票,主办方开通了多渠道、立体化的购票方式。除了可以在“金陵大剧场”(APP、H5、小程序)多渠道购票之外,还可以在官方平台“金陵大剧场”上看到本届“梅花奖”的所有演出资讯、演员访谈和活动视频。
(原标题为《梅绽金陵,礼赞百年!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南京开幕》 )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