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台湾经贸“国是大会”分组会议结束:呼吁两岸经贸双轨制

澎湃新闻记者 是冬冬
2014-07-28 14:54
来源:澎湃新闻
自贸区连线 >
字号

 7月27日上午,台湾经贸国是会议全台大会分组会议结束,在5场会议后,近百位社会各界代表表述了对于台湾眼下经济症状和两岸经贸问题的看法。资料图

        对于台湾经济未来的走向和两岸经贸策略上,台湾政府似乎仍未拿出明确说法来说服民众。

        7月27日上午,台湾经贸国是会议全台大会分组会议结束,在5场会议后,近百位社会各界代表表述了对于台湾眼下经济症状和两岸经贸问题的看法,但包括台湾“行政院”、“经济部”和“财政部”在内的多位官员仍未有清晰表态。

        全台大会将于28日上午结束,届时台湾“经济部长”张家祝和“国发委主委”管中闵各自将做总结报告,由于此次大会未设讨论目标,只设定了“全球化趋势下台湾经济发展策略”和“台湾加入区域经贸整合与两岸经贸策略”两大议题,加上没有在野党和主要反对团体参加,所以外界预期不会有太多成果。

呼吁双轨制政策

        在台湾看来,既不想僵化与大陆的经贸关系,但也不想在区域整合中落后于人。

        台湾“经济部次长”卓士昭26日表示,“跳开大陆,直接接轨世界”这条路走不通,只有通过两岸关系和解,放出好的信号,台湾才能与其他地区签订FTA,“我们不仅要走向世界,还要通过中国走向世界。”

        事实上,在26日下午的专场讨论中,多名代表提到了台湾要采用“双轨制”来推进两岸经贸关系和参与区域经济整合。

        台湾“陆委会主委”林祖嘉也指出,台湾要加快国际参与的速度,但同时也应该持续与大陆进行服贸和货贸的协商,“与大陆谈判比较容易,因为TPP和RCEP成员众多。还要加快货物贸易的协商,因为这是对抗中韩FTA最重要武器。”

        林祖嘉称,不止是要大陆市场,还要采取双轨道策略,一方面与大陆维持好关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分工。

        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院彭信坤27日表示,台湾是小型开放经济体,无法避免全球化的趋势,“不是开不开放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加入区域贸易体系,而是如何加入,如何谈判才能争取最有利的条件。”

        彭信坤认为,“全球化变成大陆化”的说法有失偏颇,不可能抛弃服贸而参与区域经贸整合中与其他地区签订自贸协定,“不会为了台湾,而丧失大陆市场,”彭信坤指出,应该寻求加入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并要推动两岸经贸谈判,双轨并行,而不是绕开大陆去谈判。

        此外,多位发言代表在两天的会议上均质疑两岸协定的沟通和透明化,并担忧服贸给岛内产业带来冲击。

        林祖嘉27日再度强调,只要产业超过警戒线,两岸就会启动紧急磋商机制来防止对台湾产业形成冲击,且林祖嘉重申,会增加两岸沟通和透明机制,新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行政院”和“立法院”应该尽快进行审查,尽早通过。

议题过泛遭批评

        虽然两天的经贸国是大会发言众多,但讨论寥寥无几,这也被多名代表诟病,称由于反对派的缺席,导致成为“一言堂”,且机制设立不合理,只有发言没有相互讨论。

        台湾清华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刘瑞华26日就说,本次大会没有主轴,缺乏一个明确地主题。

        按照“行政院长”江宜桦的说法,希望通过三天的大会集思广益,共谋良策,对于共同意见,政府将以最大的诚意与决心加以落实,而对于多数意见和其他意见,只要有利于发展,一定会采纳成为未来施政重点。

        不过,张家祝在26日也承认,可能由于话题太大的关系,发言意见比较发散不聚焦,且政策因为牵涉范围、利害关系等不同,并不是单一角度,要达到全台一致共同意见并不容易。

        彭信坤就表示,经贸国是会议有一点可惜,就是在野党和立法院代表都不在。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最初的议程,根据两大议题,在26日和27日两天内,共要举行四次,共8场分组会议。但在26日下午首次分组会议后,由于两个议题有不少重合,加上更多的发言代表更关心台湾经济策略,导致最终两个议题被合并成同一会议。

        27日上午的会议发言更多着墨于台湾岛内经济,从劳工薪资到文化产业,还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青年创业等问题,也有学生代表呼吁应该要求更多青年参加,在政策形成前要与民众多沟通。

        台湾《联合报》27日称,目前台湾社会对马英九班子缺乏信任,召开经贸国是会议,无论是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整合,共同点都是拼经济,但不同于以往,从“反服贸”以来,争取的都是广纳式的成长,“广纳式仰赖有效沟通,而有效沟通的前提,必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