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放军陆基反导技术试验成功,外媒称中国打造导弹防御盾
7月23日,中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当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则简短的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热衷于捕捉中国军力增长蛛丝马迹的国外媒体与观察者,并不吝啬对这则消息进行各种解读。
此前,中国曾进行过两次相关试验。2010年1月11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次日,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不产生滞留空间轨道的碎片,不会对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自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陆基中段反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2013年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官方强调,中国的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针对外界对于中国进行反导试验的误读,2013年3月3日,国防部外事办原主任钱利华指出,中国主动公布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消息,体现了中国军队自信、开放的姿态。
美国1月前进行类似实验
反导弹拦截技术按照拦截时机不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上升段”防御系统,它是指在上升阶段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一般是导弹发射后、尚未投放弹头的数分钟内进行拦截,一般来讲,在这个阶段实施导弹拦截难度最大,目前典型的上升段拦截技术有美国试验的装在波音747飞机上的ABL机载反导武器系统。
二是“末段”防御系统,它是指在弹道飞行最后阶段,即在来袭导弹在进入大气层并即将击中目标时,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这也是目前广泛运用的手段,包括美国爱国者PAC-3系统以及俄罗斯的S-400导弹系统均属于此类。
三是“中段”防御系统,拦截范围是以上两者之间的广大区域,旨在对脱离导弹弹体后尚未再入大气层、处于太空真空飞行状态的来袭弹头进行拦截。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属于后者。《环球时报》称,中段导弹拦截首先需要克服大气层外恶劣的工况条件,必须具备动能拦截器(KKV)、精确探测跟踪与末制导技术、空间作战平台总体技术与平台战时测控技术等等一系列当今导弹和空间作战武器的前沿科技。而目前能够具备如此强大技术能力的国家仅有美、中两家。目前,与中国中段反导试验处在同一技术水平线上的相应陆基系统仅有美国的GMD系统。
由于目前官方尚未透露昨日反导试验的细节,但鉴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并未直接将本次试验定性为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因此有军事专家认为,不排除本次试验的细节可能与2010年、2013年的两次有所不同。
军事专家称,目前中国三次成功进行反导试验的情况,说明包括信息处理、侦查预警、拦截武器、武器传输、制导精度和反应速度在内的反导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实验似乎也和美国一个月前进行的类似实验遥相呼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曾报道称,6月22日,美方进行了导弹防御系统试验。试验中美方由波音主导的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在太平洋地区上空击中模拟的敌方导弹。据悉,这是美军首次成功使用新型弹头进行拦截试验。美国的这一系统此前8次试验5次失败。
外媒:中国打造导弹防御盾
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这一试验是近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规模军事演习的一部分。最近几天,中国华东大部分地区进出港航班都因高频率的军事演习而受到影响。此前,有媒体从总参军训部获悉:根据解放军年度训练计划,我军将连续举行10场陆军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实兵实弹演练。演练目的是探索陆军兵种部队成建制组织、常态化落实的跨区基地化训练方法路子。按照总参谋部的部署,南京、沈阳、广州、北京、成都、济南六个军区的10支陆军远程火箭弹、炮兵、防空旅,将全员全装,依次成建制开赴六个训练基地,进行实兵实弹演练,演练时间将持续进行三个月左右。演练将紧贴实战,组织参演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昼夜全天候、短促战机条件下进行。
针对中国最新的导弹试验成果,一贯关注中国军力变化的《印度时报》表示,中国此举旨在打造一个能拦截来袭导弹的防护盾牌。
而日本《外交家》杂志网站则称,反导和反卫星在技术上其实是一回事,形象点说都是用一颗子弹去打另一颗子弹,比如,美国2007年就在同一天进行了反卫星试验和它的首次反弹道导弹试验。
另据加拿大研究机构全球化研究中心的网站6月30日报道,最近几个月,美国奥巴马政府一直在大力向韩国施加压力,要其加入美国的反导弹防御体系。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所以韩国很可能不愿意因把自己与美国的反导弹系统捆绑在一起而惹怒中国。但报道也指出,美国军方并不习惯于别人对它说“不”,因此美国方面未来向韩国施加的压力预计不会缓解。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