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城市观察|伦敦金融城拟把空置写字间转为住房

相欣奕
2021-05-10 15:4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伦敦金融城的新动向

伦敦中心的金融城位于泰晤士河畔。2.6平方公里地块内,既有古老建筑、狭窄小巷,又有现代的摩天大楼。疫情导致很多人居家办公,繁华街道一度空旷无人。

4月27日,金融城新出台了一项行动方案,以提升该区域的竞争力,包括增强对创意公司的吸引力、改善5G网络联通,并为新兴小企业提供支持。在为吸引设计公司和初创企业入驻而制定的五年计划之中,涵盖了搭建高技术企业生态系统、建立小型商业中心,以及把空置写字间转为住宅,拟在2030年之前借此新增1500套住宅。

把空置写字间转变为住房,可为创意阶层和创业者提供低租金住所,助力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

2020年10月,伦敦金融城冷清的店铺。图片来自于央视新闻

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凯瑟琳·麦吉尼斯(Catherine McGuinness)一直在听取不同规模企业的诉求,意图了解“后新冠”时代的工作方式。疫情导致金融城大部分地区像空荡荡的鬼城,长达数月之久。

她说:“公司们仍将努力保留伦敦中心的办公地点,但运行方式必然发生变化,混合和弹性工作制势不可挡。”

金融城的竞争对手是金丝雀码头片区。在周末,欧洲城市大多数商店、超市、餐馆和咖啡馆通常不营业,但这两个区域都在努力改进周末服务,也在探索如何让夜间文化活动丰富起来。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悉尼也在推动把CBD空置写字楼改为住宅,供警察和护理人员等入住。这是新南威尔士州财长多米尼克•佩罗特(Dominic Perrottet)提出的建议。

一方面,警察、消防员、护理人员、清洁工和酒店员工等对于城市而言极为重要,但他们的住房负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促成了专业人士在家工作的大趋势,很难重返每周五天在CBD的办公室工作的状态。借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契机,在城市中心创建多元和繁荣的社区,或有助于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

来自于议会的不同意见

把写字楼转为住宅的方案,在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也不乏反对之声。早在2020年底,议会曾表态,空置写字间绝不能成为“兔子窝”。

其实,伦敦的城市官员早有计划启动新策略,重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城市中心,将空置写字间和商店转为住房。但此举引发人们对住房标准可能降低的顾虑。

“聚焦于城市中心是没错的。众所周知,零售业正在萎缩,需要重新调整其用途。自上而下观之,这可能是个好政策,但不希望看到把写字间改成品质低下的住房。”David Renard说,他是地方政府协会(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住房事宜的发言人。

当前,伦敦允许建筑商在未获得规划许可的情况下将写字间转变为住房。这导致了格外狭窄的住房开发项目的出现,有的小公寓甚至没有自然采光。白金汉郡议会领袖马丁·泰特(Martin Tett)表示,必须撤销许可开发权(PDR),以确保建成的住房“体面”(decent)。

城市CBD:由单一功能向混合用途转变的未来

新冠疫情以来,把城市中心的写字楼或商店转为住房,在纽约、悉尼、伦敦等城市渐成潮流。疫期中央商务区如同鬼城,正是其功能单一、韧性不足的明证。而空置的空间和场地又为重塑提供了契机,混合用途开发正是变通之道。

除了空置写字楼转为住房之外,高科技制造、都市农场(比如新加坡和阿姆斯特丹)、公园绿地等功能,以及文化艺术和旅游活动等,都可尝试因地制宜地填入城市中央,在后新冠时代经济复苏中塑造多样、包容、繁荣和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区。

伦敦金融城的转变,也是对英国住房、社区与地方政府部2020年8月出台的《为未来而规划》白皮书的呼应。白皮书中列明了三大基石:为发展而规划;为美丽和可持续的地方而规划;为基础设施和相互联系的地方而规划。

英国首相鲍里斯在白皮书前言中列明:最为重要的是,要为人民在其希望居住的地点,以可以负担的价格提供所需的住房,所有人都可以宽适地生活在能把其天赋与机会联系起来的地方。

《为未来而规划》白皮书封面

不过,即便可以设想后新冠时代城市中心区的不同未来,但全球城市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待疫情缓解之后,不知会有多少人趋之若鹜。那些由写字间转变而成的住房,由谁负责出资改造,又由谁审核方案颁发许可?谁有资格入住,谁来负责筛选?意图吸引的创意阶层和初创企业,又有何种入门条件呢?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