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谍影重重︱一见立人误终身:轰动台湾的郭廷亮匪谍案

徐书白
2014-08-05 11:2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7月19日,台湾多家媒体报道,1955年被怀疑为“匪谍”(即中共情报工作者)的原陆军步兵学校教官郭廷亮由台湾“监察院”的几位“监察委员”召开记者会平反。原名郭台凤的郭廷亮女儿郭志强在记者会上说,“我们不是匪谍,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还需要别人来证明我爸不是匪谍?”她说,她父亲太爱孙立人了,当时是为孙立人而担罪,父亲不是匪谍。至于郭廷亮为何承认自己是匪谍,郭志强说,“因为当局跟他说,此事不解决,对美国没交代,国内舆情沸沸扬扬”,父亲才把历史的苦难扛下来。郭的平反,孙立人谋反一案就成了无源之水,意味着是对孙立人将军的间接平反。

        

郭廷亮何许人也?

        “节目进行了约半小时,四五个人拥着一位老者进入餐厅,在舞台前那张桌子边入座。由于气氛特别,我一直关注着父亲;他神色凝重地一直望着那老人,不时有些激动哽咽的表情。节目还未完,那群人就拥着那老人离场。当他们走过我们这一桌时,父亲突然离座,挡在老人身前。他努力地挺直身子,紧并双腿,但他应酬过度的肚子却因此更突出;他高举手臂,以手掌置于额前行军礼,但他的西装却因此拉扯变形。他便以这样滑稽的姿势,在那老人面前喊道,‘某团某营营长王光辉报到!’那老人停下步子,口中说‘好!好!’他向前,当他的手正伸向父亲的臂膀时,一个壮汉侧身挡在父亲与老人之间,其他的人则推拥着老人离去。父亲保持着行军礼的姿势,不顾这一幕已引其邻近几桌人的窃窃私语,直到那一群人完全离去。”

        ——这是台湾学者王明珂先生名篇《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中最为动人的片段之一。这位让他的父亲王光辉不顾自身形象也要行军礼致敬(王先生说,“我只觉得父亲的举动真让我们丢脸”)的老人,就是孙立人将军。那个时候,孙立人正因勾结潜伏在他身边的“匪谍”预谋发动兵变这一罪名,被蒋介石下令软禁,身边随时有人监视,行动不得自由。

        而那位让孙立人失去自由的“匪谍”,就是他的部属郭廷亮。

        郭廷亮何许人也?据沈克勤《孙立人传》(台湾学生书局2005年增订版)一书,郭1921年生于云南河西,抗战初期曾就读于云南大学,1939年弃学从军,考入“财政部税警总队官警教练所学员队”,次年毕业留所。1942年,郭调任陆军新编三十八师中尉排长,成为孙立人下属,不久便随军远征缅甸。1948年底,郭随国民党军队撤退赴台,先后在军中担任多个职务。1950年秋,陆军步兵学校在高雄凤山复校,郭廷亮就读于步兵学校高级班十九期,1955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少校战术教官。

招,还是不招?

        而在此前一年,蒋经国领导下的政工系特务就已经盯上了郭廷亮,将其锁定为“匪谍”。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浤源研究员在《再论孙立人与郭廷亮“匪谍”案》一文中,引用台湾“监察院”档案称,从1944年12月起,政工当局“收到部队以及官校中政工人员一连串的密报,指出孙立人若干旧部,特别是郭廷亮有很多问题”,从1944年年底到1945年5月,至少有四五封密报信,“针对下级来的报告,政工的上级自然大为紧张”。这里的“政工当局”、“政工的上级”,自然都指的是蒋经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郭廷亮案,意在“将军”。当局以"郭廷亮匪谍案"解除孙立人参军长的职务。

        事实上,之所以从郭下手,多少有些迫不得已。颇受美国军政高层青睐、被目为全面主持台湾政局最佳人选的孙立人,在蒋介石眼中本就“久蓄异志”,再加上孙立人为人傲慢,崖岸自高,与蒋经国的政工系统人员经常发生冲突,蒋氏父子早欲除之而后快。朱浤源在前述论文中介绍,从1950年开始,“蒋家对于孙立人,可以用明升暗防来形容”。这一年,蒋介石在台湾复职为总统,任命孙立人担任陆军总司令,但就在同一年,孙“周遭许多亲信开始被清算,而名义都是匪谍”。“在这些人当中,最高阶的,就是有‘东方蒙哥马利’之称的李鸿中将,以及陈鸣人少将、彭克立上校”,他们来台后不久,就在1950年秋天“全部遭政府以匪谍名义逮捕,并且长期囚禁”。而在此之前,孙立人的下属已遭整肃,他的英文秘书黄正和组长黄珏这对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的“姊妹花”(黄珏是黄正的姐姐,黄正和孙立人还有一段婚外情),也因为匪谍的嫌疑,在孙立人就任陆军总司令之后六天(1950年3月23日)被捕,监禁十年。但特务并没有从这些人口中套到任何能够牵连孙立人的口供。曾为“孙将军麾下军医幕僚”的薛庆煜在《孙立人将军传》(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中谈及郭廷亮时说,“我不认识此人,可以断言,绝非孙的亲信”。可以想象,特务是在怎样的无奈之下,才选择郭廷亮这个并非孙立人亲信的少校教官下手的。沈克勤《孙立人传》专门辟出一章,讲“郭廷亮‘匪谍案’真相”(以下引文,未经说明,均来自此书)。个中过程之曲折,情状之惨苦,事非经过,实难想见。

        郭廷亮于1955年5月25日遭到逮捕。逮捕他的,是宪兵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阮成章。郭被捕之后,数十名政工侦讯官给他上了老虎凳,不分昼夜地拷打、逼问了他整整十天。尤令郭“伤心流泪、苦痛万分”的是,办案官员还让“挺着怀孕已五个月的大肚子”的妻子李玉竹和“两个稚龄的儿女”来看他,意图从精神上将他击溃。

        郭廷亮不愧为在滇缅战场上锻炼过的好汉,纵然被刑如此,也始终没有招供。1955年6月5日,在经过阮成章主持的、有一百多名审讯官参与的彻夜大公审之后,郭被保密局侦防组带走,关进了日据时期囚禁南亚重要政治犯的地牢:台北市延平南路113号。从此落入了特勤室主任毛惕园与侦防组组长谷正文之手。这两位,都是在台湾岛内四处揪匪谍的反共老手。从这一天起,一直到7月14日,郭廷亮遭受了近四十天的严刑拷问,但“郭的耐力与毅力无穷,坚不承认是匪谍”(朱浤源语)。

身为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在郭廷亮匪谍案中扮演了一回“傀儡”。

        毛惕园见来硬的不行,改成来软的。他“趁着毛人凤(按:毛人凤系保密局局长)赴美就医的机会,找了一个人头,假扮成毛人凤。两人向郭廷亮承认,只要肯担下匪谍罪名,保证他在军法审判时,得以无期徒刑结案,并在适当时期,给予减刑、特赦,此外,政府还会负责照顾郭廷亮一家老小,并且给他一栋房子;而孙立人部分,老先生(按:即蒋介石)则保证不予追究”。这个假扮的毛人凤除了许下诱人条件,还对郭晓以大义,满口“党国利益”,劝说郭作为革命军人,不仅战时要为党国流血,和平时也要懂得为党国牺牲。

        经过这番劝说,郭的意志产生了动摇,回到狱中,还和狱友田祥鸿(两人共处一室,也是特意安排的)为谁去担下匪谍罪名争夺了一番。但当他看到负责审讯他的侦讯官苏忠泉捏造的假匪谍自首书和口供记录之后,严词拒绝照抄摁手印,就此和审讯人员僵持两个月。

        9月初,蒋介石委派“副总统”陈诚等“党国大员”组成九人调查团(其余八人是“司法部长”王宠惠、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忠信、“总统府资政”许世英、“总统府秘书长”张群、“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何应钦、“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行政院副院长”黄少谷、“国防部长”俞大维)来调查郭廷亮的案子,郭听说之后,决定趁此良机翻供。不幸的是,他打算用来翻供的自白书被谷正文搜了出来。毛惕园见状,为了彻底说服郭廷亮,就写了一封由他和“毛人凤”签名落款的保证书,把之前的承诺白纸黑字记录下来,交给郭廷亮夫人保存。在调查组委派王云五作为调查委员找郭廷亮谈话的前夕,“毛人凤”又找到郭廷亮,叮嘱他“作为一个革命军人和忠贞的国民党员,绝不可在无党派人士(按:指无党无派的王云五)面前,说出有损党国利益的言论”,“必须站在党国的立场,以大智、大仁、大勇的精神,将本案承担起来”。

        事已至此,郭廷亮又见王云五与他谈话时,身边陪伴的,是当初逮捕他的政工特务,负责记录的,是之前捏造假匪谍自首书和口供记录的苏忠泉,心知说什么都是白说,于是俯首认罪,承认自己是匪谍。因为他的招认,孙立人被迫辞职,并遭到长达三十三年之久的软禁,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故事。

招供之后的监禁人生

        从此,郭廷亮的人生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不幸。

        1956年9月29日,郭廷亮被军事法庭判死刑,同日改为无期徒刑,他的妻子与两个儿女被带到保安司令部软禁。而那个货真价实的毛人凤半个月后于10月14日去世,之前的承诺都成了一场空。郭被长期囚禁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小黑牢里,不许动笔,不许阅读书报,每天上下午只得十五分钟放风时间。如此近十年之久,方被转移到桃园情报局看守所。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过世,已入狱二十年的郭廷亮的刑期减为十五年,刑满出狱。7月8日,警备总部总司令郑为元下令,以郭廷亮有英文专长、准备聘用他为英文教师为由,将他移送到绿岛。之后,郭被指派担任绿岛指挥部的后勤组工作,再改为图书馆管理员,事实上被长期软禁在了绿岛。

        郭廷亮坐牢时,常用牙签或筷子做笔,蘸着监狱里的锈水,在亲属送来的葡萄干盒子上一点一滴地写陈情书,再由家人带回整理。1982年,郭廷亮让家人把陈情书寄给时任台湾“总统”的蒋经国,得以于7月1日返回台湾本岛。1984年,郭廷亮再度向蒋经国陈情,要求照顾他的晚年生活。于是,警备总司令陈守山上将下令,与郭廷亮订立五年养鹿条约,让他再度回到绿岛养鹿。

 发表陈情书,郭廷亮遭暗杀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台湾刮起了翻案风,郭廷亮长子将父亲的陈情书拿出,交给《自立晚报》全文发表,在台湾岛内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郭廷亮匪谍案真相大白,本文所述的种种细节,也就有了出处和来源。

        同一年,李登辉继任“中华民国总统”,下令解除孙立人的软禁。两年后,孙立人过世。郭廷亮自了解孙立人兵变案的实情后,一直积极奔走,希望为孙立人平反。台湾警备总部每年与郭廷亮重定养鹿合约,年年为他加薪,要求他不要参与平反活动,遭到郭的拒绝。警备总部只能派人跟踪、监视郭廷亮。

        1991年11月16日上午11时25分,虽已年届七十一岁,身体尚称硬朗的郭廷亮,自台北搭第109次复兴号至中坜,12时15分,火车从中坜火车站向外滑行约三十米时,郭突然被发现离开车内,掉落月台的第七、八节车厢之间,送医院抢救后,不治身亡。11月19日是孙立人逝世一周年,郭廷亮本来约了几位新一军的同事去为孙立人扫墓,为庄重起见,特意独自乘火车回家改穿新西装。朱浤源研究员指出,郭的死因系右顶骨骨折造成的颅内大出血,绝非事故,而系人为。

        2014年7月18日下午,台湾“监察院”李炳南、马秀如、余腾芳、赵荣耀四位“监察委员”召开记者会指出,“监察院”通过对郭廷亮案调查报告,认为郭廷亮1982年以后陈情指被胁迫利诱“盗填日期写下自白书”的说法应属可信,郭廷亮并非匪谍。

        这个从1942年开始,到2014年结束的故事,或许应该叫,一见立人误终身。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