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香港书展|蔡明亮:喜欢慢节奏,《郊游》后不再拍剧情片
[在7月20日香港书展的讲座上,蔡明亮谈了自己的新片《郊游》和片中一如既往的慢节奏,他喜欢把电影比喻成月亮,他说,“如果你常看月亮,也会看懂我的电影。”]
图为蔡明亮在香港书展“我不想为了宣传电影而去写一本书,而且,电影书比我的电影更难卖。”蔡明亮在7月20日香港书展的讲座“蔡明亮:不得不慢——电影《郊游》的长镜头”上这样说道。蔡明亮笑称自己是一个“没有市场的导演”,但也存活了下来。
蔡明亮的讲座没有主题,也没有准备讲稿,他几次羞涩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讲座结束之际,他还给这次没有主题的的演讲做了一句总结:“我可能不适合住在像香港这样如此匆忙的城市。”
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能适应快节奏,很难想像这样一个人竟然是电影导演,并且,他还凭《爱情万岁》获得过威尼斯金狮奖。那一年,他还不到三十七岁,在这个年纪,侯孝贤还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外徘徊,而张艺谋才刚刚开始做导演。
“慢”是真实的还原
蔡明亮在去年11月第五十届台湾金马奖上凭借《郊游》拿下了“最佳导演奖”。最近,他的新书《郊游》出版。书中记录了他的生活写照及由创作电影时衍生的想法。
在香港书展的讲座中,蔡明亮说到儿时最早的一段记忆。蔡明亮的外公外婆酷爱电影,外婆又是小说迷,无论多晚,外婆都要点一根白色的蜡烛看小说,蔡明亮每天就是在这样的烛光下进入梦乡的。受到外婆的熏陶,蔡明亮小学五年级时看的第一本小说就是外婆的枕边书——琼瑶的《船》。晚上,外公外婆都做卖面的小生意,但每天,他们都要轮流去看电影。因为跟着外公或外婆去看电影总是看到很晚,“所以我的作业都是外公外婆帮我做的”,蔡明亮笑着说。
也许是小时候的熏陶,让蔡明亮的电影极具个人色彩,他喜欢拍同一个镜头长达十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其中往往还没有一句台词。对他电影的评价,观众不是极端的冷嘲热讽,就是另一极端的拍案叫绝。
看似一个无深刻意义的动作竟能持续如此之久。为什么这么慢?蔡明亮用他最近很喜欢的一个出自《金刚经》的词来解释——还自本处。
在讲座上,蔡明亮向观众展示了一则10分钟的短片,片中只有一个镜头,拍摄的内容是蔡明亮的老搭档李康生吃盒饭啃鸡腿的全过程。
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只有最后的两记饱嗝声,但在蔡明亮的眼里,每分每秒都是有意义并且完美的,在剪辑的时候,他希望把每一秒都保留下来,因为一旦剪辑删取,一个自然的动作就变成了设计过的,便不具备真实性了。
他把电影比作月亮
熟悉蔡明亮的人都知道,他喜欢把电影比喻成月亮,在现场讲座中,蔡明亮为观众朗诵了一个片段:
“你为何要拍我们看不懂的电影?为什么他站在那里?那面墙代表什么意思?
我没有办法回答,我只叫他们去看天上的月亮。月亮不会回答你问题,你也不会那么傻去问月亮,但如果你愿意看月亮,你的心情一定每次都不同,于是你能安静下来,变得比较敏感一点,更柔软了一点,这是解决世界问题的开始。
我们的心都不柔软了,只知道自己的痛,不知道别人的痛,看我的电影是一种训练,会看我的电影就会看月亮,如果你常看月亮,也会看懂我的电影。”
在现场,他还把现在的电影比喻成鸦片,人们使用它,观众消费它,并且给它硬套上了一个概念:一定要有故事和情节,还增设了很多长度、环境等束缚规定,久而久之,观众看到一个演员重复做着很慢的动作就要开骂。
蔡明亮很想打破这个“魔咒”,他认为只有影片有足够长的时间,演员才能得到放松,喝水、吃饭、睡觉、走路才会变得真实,人生其实也就是吃喝拉撒。
“把电影放进美术馆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蔡明亮在讲座中披露将在台北一家美术馆中展映电影《郊游》,他也曾表示《郊游》将是他最后一部剧情片,以后他会朝艺术片方向发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