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学范︱别再上“一万小时定律”的当了,科学家说它很不靠谱

尚知雨
2014-07-18 16:44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去年早些时候,“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突然在火了起来。根据通俗的解释,“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只要在某个领域投入超过一万小时的练习,就能够达成专家水平。“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来自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版于2008年的畅销书《异类》的第二章——章节的名称就叫作“一万小时定律”。

        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的原文和流行的版本差距不小。被他在该章中引述的心理学家们说的是:从统计上来看,一万小时的练习是成为某个领域专家的必要条件。但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

        比方说,世界上知名的巨富大多都是男性。我们可以因此说,考虑到这个社会各色各样的性别限制,身为男性几乎是爬上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完全不意味着身为男性就必然能够成为巨富。格拉德威尔引用的观点也类同。实际上,格拉德威尔本人认为,成为像比尔·盖茨或者莫扎特这样的杰出“异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定要从社会潮流到家庭背景到个人努力等等各种条件正好切合,才有成为人中之杰的“异类”的可能。

        不幸的是,在通俗的演化过程中,格拉德威尔的复杂故事逐渐变成了一个自我控制力的问题:只要拼命努力,克服懒惰,努力练习超过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成为大师或者成为杰出的“异类”。

        这个通俗概念甚至流行到了催生出几款手机软件——其中一款宣称提供了长达十年的日程规划,帮助使用者统计在某个领域投入时间的数量,提供数据回馈,并最终帮助其抵达一万小时的练习时长,成为专家。幸好,真能坚持一万小时练习的用户估计百中无一,算来是不会有人去投诉软件作者的。

        好了,误传就误传吧。但是这个观点本身靠不靠谱呢?答案是:很不靠谱。首先,即使是练习,也有练习方法得当与否,练习质量高低之分。我们不需要心理学家也能意识到,埋头傻练和有技巧有方法的练习不可能有相同的结果。

        当然,心理学家们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告诉我们这一点。2013年出版的丹尼尔·高曼的《专注的力量》一书就指出,有效得当的练习需要至少满足下面几个条件:1、极高水平的专注程度;2、听取专家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和错误并进行纠正;3、没事别做白日梦。根据高曼的说法,只有满足了这三个及其他一些条件,才能够算得上高质量的有效的练习。

        其次,即使是有效得当的练习,效果也十分有限。本月初,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莱斯大学的研究者发表了一篇元分析论文,整理了88个相关研究,涉及了超过万名受试者,最后得到了“很不靠谱”这四个字的结论。他们的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音乐、游戏、运动、(学生的)学术和其他职业领域。

        从统计的角度而言,有计划的系统练习能够解释受试者水平差异的12%。具体到每个领域的情况则各有不同。其中以游戏领域最高:有计划的系统练习可以解释受试者之间水平差异的26%。而其他职业领域最低:有计划的系统练习仅能解释小于1%的水平差异。夹在其间的音乐领域是21%,运动领域是18%,而(学生的)学术领域是4%。

        这也就是说,各个领域之内的不同受试者之间水平差异中的一小部分可以归功于有计划的系统练习,而绝大部分不能。

        之前也早有资料显示,不同专家投入的练习时间数量也差异巨大。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发现,有的大师练习了超过二万三千小时,而有的仅仅练习了三千小时——你没看错,就是三千小时。有的人就是天才。

        好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该到此结束,放弃“一万小时定律”呢?恐怕也未必。大量研究显示,我们的动力和最终的成就十分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如果我们认为个人成就取决于大量不可控也不可改变的因素,例如出生、社会潮流以及后天不可改变的先天因素,那么我们往往就会缺乏奋斗的动力,同时最终的成就往往也不如人意。相反,如果我们认为成就取决于大量可控、可改变的因素,譬如说个人努力的程度,后天对大脑和身体的改变等等,我们往往会拥有大量奋斗的动力,往往最终的成就也能比他人更好。

        以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为例。这项研究跟踪了400余名初中生。研究者发现,认为智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善的“奋斗派”学生,往往拥有更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更努力,不容易觉得无助。更重要的是,在被跟踪研究的两年里,他们的平均学术成绩一直在上升。

        与此相反,认为智力是先天带来,无法后天改变的“认命派”的学生更容易沮丧放弃。他们的平均成绩则逐年下降。同时,当研究者帮助一部分“认命派”学生转化成了“奋斗派”以后,他们的各项指标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换言之,相信努力能够改变自我可以帮助我们取得不少的成就——即使不能够让我们成为专家、大师或者杰出的“异类”。从这个角度说,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或许,呃,也不一定是坏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