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企业投资拉美,互补性利好之外仍存风险
近年来,中拉经贸合作不断拓宽,形成了相互倚重、共同发展的经贸新格局。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对拉美投资快速上升,方式更加多元化。2005年,中国在拉美直接投资存量首超100亿美元,到2013年已经超过800亿美元,这一数额占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额的13%。拉美也是中国境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去年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达到15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9%。而且投资领域从农矿领域逐步向制造业、电力、农业和金融等领域延伸,除直接投资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方式也不断在发展。
中国对拉美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中拉经济存在较高互补性。中国拉美学会会长苏振兴向澎湃新闻(thepaper.cn)记者表示,中国对拉美投资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力的提升;以前中国在拉投资主要集中于能源矿产等领域,现在正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扩展。上海社科院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家哲指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巨大,这给了国企和民企在海外的活动以巨大空间;同时,拉美缺乏资金和技术,在升级其老化的基础设施过程中,很需要中国企业的参与,中企虽然在尖端技术上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产品性价比更高,愿意接下人力、技术成本更高的欧美企业不愿接的项目,受到拉美国家的欢迎。他还介绍,之前秘鲁外长访华时,曾经提出由中国派人到秘鲁山区教当地人养蚕,因为当地开展扫毒之后,原本山民赖以为生的可卡因种植业无以为继,引进养蚕业有助于弥补这一空白,可见,中拉发展阶段接近,在不少领域都有合作的空间。
一些中企在拉美的投资取得了较好收益,也与当地社区建立了良好关系。张家哲介绍,上海安信地板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开发资源不忘环保,在开发巴西亚马逊森林的木材过程中,专门雇佣了美国相关公司监控森林状况,并将取得开采权的森林划分为十块,每年开采一块,并当年即行补种;同时注意安排当地就业,在巴西的项目中除管理层外,90%以上均在当地雇佣工人;帮助当地建设小学校,由当地人自己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安信与巴西当地的社区建立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在巴西不仅取得了利润,也“交到了朋友”, 与巴西15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每年从巴西进口大量地板用板材并享有优先采购权,保障资源储备和规模化经营的需要。
不过,也有一些企业未做好投资前的充分准备,导致经营失利。大部分拉美国家对劳工权益保护严格,工会有着强大的力量,一些中企在进入拉美时,将原有的管理模式直接带入,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劳工特点,未能获得预期的投资效果。张家哲在墨西哥时曾了解到,有个别中企没有严格执行当地法律规定工作2小时要休息一次的制度,工人认为工作过于枯燥,2小时后直接离岗辞职。一家中国国企收购当地钢厂项目,在投资7、8年后才得以盈利。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表示,相比民企,个别国企在“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将对外投资本身作为“政绩”,对在国外经营准备不充分。
除了经济风险外,中企还应了解拉美国家的政治状况。张家哲介绍说,拉美国家以往存在左右翼政党“轮流上台”的状况,有时新政府上台会不承认以往政府的政策,政策延续性不足;另外,有些政府在执行协议时会打折扣,甚至存在中途“抬价”等行为,对此应有了解;近年来,拉美国家对外资持开放态度,较少实行“国有化”等政策,但因左右“轮流坐庄”,出现较大政治变化的可能性仍存在。苏振兴则称,投资拉美的政治风险相对较小,现在拉美国家实行国有化政策较少,个别采取的,也会实行资产评估后赎买的措施。
为克服“水土不服”的毛病,中企投资拉美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尊重和适应当地的环境。苏振兴说,企业首先应该做好可行性调查,了解当地的环保、劳工标准,如一些地区有印第安人保护区,可能不希望外来企业影响其传统生活,这些都应了解清楚。张家哲表示,中企必须调研当地的市场,产品销路等,日前,在经济学人智库(EIU)2014“中国:把握机遇”论坛上,中国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事业部总经理胡正勇谈到,为应对以往对外投资中发现的一些弊病,中铁最新的投资项目中摒弃了过去中企一定要实现控股的做法,只要能对中国方向的渠道等实现控制即可。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做法也得到了张家哲的认可,认为更灵活的股权政策等方式,有助于中企被当地接受。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