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姜鸣访谈(上):当中国“睡狮”遇上日本“狼”
拿破仑说中国是“睡狮”,战争来了,这“雄狮”还没醒
澎湃新闻:十九世纪后半叶,清廷中的洋务派人士在军事和经济领域推行了很多现代化的举措,期待中国“先睡后醒”,求强求富,但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当时的中国,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请您先谈谈中国“睡狮”和“先睡后醒”的情况。
姜鸣:我们知道,“睡狮”的提法来源于拿破仑。1793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与中国贸易的大门,但他们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1816年,英王再次派阿美士德来华商谈贸易。他抵达天津口外时,嘉庆皇帝告诉地方官员,“如要求开通商口岸,严辞驳斥,筵宴遣回,不使其入京。”后来他又因跪拜礼仪而与中方纠缠许久,不被待见的阿美士德只好怏怏地踏上归途。
阿美士德在回国途中经过圣赫勒拿岛,拜访了在滑铁卢惨败后被监禁在那里的拿破仑。他讲述了自己在华的经历,认为只有战争,才能使中国明白打开国门对双方都有好处的道理。拿破仑评论说:“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他说:“开始你们可能会成功,你们会夺取他们的船只,破坏他们的军事和商业设施,但你们也会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的力量。他们会思考;他们会建造船只,用火炮把自己装备起来。他们会把炮手从法国、美国甚至伦敦请来,建造一支舰队,把你们打败。”阿美士德反驳说:“中国在表面强大的背后是泥足巨人,很软弱。”拿破仑指出,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七十年后,1887年,刚从驻英公使任上卸职,回国担任总理衙门大臣的曾纪泽,在香港《德臣西字报》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表明中国奋发图强和谋求国家和平的正义立场,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曾纪泽同样使用了睡觉的概念。他说国与人无异,人有幼年壮年老年,亦有一息待尽。欧洲人认为中国衰微终至败亡,其实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垂毙。“沿至道光末年,沉睡之中国,始知己之境地,实在至危至险,而不当复存自恃巩固之心。”《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略己唤醒中国于安乐好梦之中,然究未能使之全醒。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越南),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势极形危险”。
曾纪泽,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协助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曾纪泽指出,1860年后,李鸿章整顿中国军务,日有起色。今如他国再有战事,中国终不至有庚申之祸。他认为:“中国能顺受其颠沛,而从中渐复其元气,如帆舟之航海,将狂风所损坏之物,悉从船面抛去,修整桅舵,以将杀之风,作为善风,乘之稳渡。”这样的国家,不可称之为将亡之国。
曾纪泽兼任帮办海军事务大臣。他出使英国时,主持订购了“致远”、“靖远”号巡洋舰。他对于中国新式海军的振兴寄予很大的期望。曾纪泽死于1890年,他没有想到,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会全军覆没,中国这头睡狮尚未真正苏醒。
日本“狼”的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踏上中国大陆
澎湃新闻:甲午战争因朝鲜而起,在甲午之前,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相继失去,清政府也都不了了之,怎么对朝鲜如此看重呢?
姜鸣:这是因为历史上,朝鲜一直同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因为朝鲜紧挨着满清兴起的满洲地区。清政府别的藩属国都可以放弃,但就是朝鲜不能退让。李鸿章很早就看出朝鲜半岛将成为列强争夺的是非之地。当时在朝鲜角逐的,主要是五股力量:一是欲夺取朝鲜为领地的日本,二是想在远东拓展的沙俄,三是力阻俄国势力南下的英国,四是主张“门户开放”的美国,五是力保朝鲜藩属地位和东北地区稳定的中国。李鸿章主张朝鲜对各国均等开放以形成平衡,同时也做了军力上的准备。从北洋水师到北洋海军,其主要军事行动,都和朝鲜的局势有关联。为了应对朝鲜的内乱和日本势力的渗透,1882、1884、1894年,中国曾经三次出兵干预,前两次都恢复了朝鲜的秩序,第三次却失败了。
澎湃新闻:日本自己也曾面临列强的威胁,为什么对东亚近邻却有如此的侵略性?
姜鸣:当中国面临西方列强入侵、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遇到相同的挑战,两国对于西方的回应几乎是同步的。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日本把效法西方、“脱亚入欧”、政治改革列为国策,通过明治维新,消除藩封割据,完成了中央集权和君主立宪政体。又把海外扩张,以朝鲜为跳板,踏上中国大陆,继而征服世界作为其发展的具体步骤。
幕末时期,日本思想家吉田松阴提出“得失互偿”的攘夷保国之策,主张在与欧美和好的同时,将失之于欧美者,取之于邻国。吉田的这种主张,通过他主办的“松下村塾”,影响他的弟子。而明治维新的许多重要政治家,如伊藤博文、木户孝允、山县有朋、井上馨,都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成为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最高国策。
澎湃新闻:日本方面,吞并朝鲜的战略应该是很清晰的,这与清政府对比很强烈吧?
姜鸣:日本很早就在作战争准备。甲午战争是日本挑起的。善于抓住机遇对外扩张,实现其国家战略,是日本的特点。
从地缘政治上讲,日本要向外发展,无论北上亚洲大陆,还是南下海洋,都要解决朝鲜问题、琉球问题和台湾问题。有鉴于此,1869年新成立的外务省,主要为解决朝鲜问题,向日本政府提出并获准通过了“日清交涉先行”的方针。1871年9月13日,中日两国政府代表在天津签订《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并于1873年4月30日在天津交换了批准书。通过签订这个条约,日本第一次获得了在亚太地区与中国的平等地位,并为打开与朝鲜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这时,日本国内“征韩论”盛行,并于1873年达到高潮。当时主持日本政府的西乡隆盛,就是一个坚定的征韩派。1876年2月,日本强迫与朝鲜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的大门,迈出了登上大陆的第一步。同时也否定了清朝与朝鲜的藩属关系,开始打破了东亚“华夷秩序”。1882年又借口“壬午兵变”,与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取得了向朝鲜的驻兵权,并第一次向亚洲大陆扩张军事力量。“甲申政变”失败后,日本又与中国于1885年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获得了将来出兵朝鲜的依据。
在“征韩论”盛行之时,日本的“征台论”也兴盛起来,并且是与吞并琉球的战略相关联的。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土著杀害琉球船民事件,派兵入侵台湾岛,同时在北京与清政府交涉。中日签订《北京专条》,中国政府支付五十万两白银,换取日本从台湾撤兵,并将琉球船民称为“日本国属民”。侵台之役是明治政府成立后首次针对中国的用兵,它不但践踏了中日《修好条规》,更为日本吞并琉球创造了条件。1875年,日本决定废止琉球向中国的朝贡关系。1879年又决定废琉球藩,改为冲绳县,琉球国覆亡。
1880年代,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著名的“脱亚入欧论”。伴随着明治初期“富国强兵”政策的实施和扩军备战,日本在与欧美列强修好的同时,以武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亚太地区扩张的对外政策已经比较明朗。而这样的政策,矛头最终指向中国。1887年,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小川又次提出《征讨清国方略》,其中提到:“自明治维新之初,常研究进取方略,先讨台湾,干涉朝鲜,处分琉球,以此断然决心同清国交战。此国是实应继续执行。”这就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国策 ,进行了最好的表述。
山县有朋,日本陆军之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奠基人。澎湃新闻:日本的这种扩张意识令人印象深刻。记得山县有朋还提出了“主权线”和“利益线”的概念。
姜鸣:1889年12月,日本根据“明治宪法”组成了山县有朋内阁。1890年3月,山县在他的对外政策意见书中,提出了“利益线”的主张,即在防守日本固有领土疆域的“主权线”之外,还必须保卫“利益线”,并指出日本“利益线的焦点”是朝鲜,与此相关的还有中国、琉球、越南、缅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发表施政方针的演说,公开了他的“维持国家独立、伸张国势”的对外主张:“盖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曰守护主权线,二曰保护利益线。所谓主权线,乃为国之疆域。所谓利益线,乃与主权线之安危密切攸关之区域。如若不保主权线及利益线,则国将不国。方今于列国之间,欲维持一国之独立,独守主权线已不足,非保护利益线不可。”标志着作为近代日本国策的以大陆政策为主体的亚太政策,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即甲午战争以前已基本形成。
“睡狮”遇上“狼”,中国在干什么
澎湃新闻:中国方面当时是否意识到日本的挑战呢?
姜鸣:中国政治家很早就看出日本崛起对中国生存的威胁。在民族存亡的竞争中,日本将成为中国的最主要的假想敌。1874年底,李鸿章就指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为了防御日本侵略,他疾呼重视海防,组建北洋海军。他说:“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人们常常引用李鸿章1876年1月24日会见日本使臣森有礼的一番很有意义的对话。李问:你怎么看中西学问?森答:西国所学十分有用,中国学问只有三分可取,其余七分仍系旧样,已无用了。李问:日本西学有七分吗?森答:五分尚没有。李问:你们连衣冠都变了,怎说没有五分?森答:这是外貌,其实在本领尚未尽学会。敝国上下俱好学,只学得现成器艺,没有像西国从自己心中想出法儿的一个人。李鸿章沉思道:久久自会有之。
但大家很少引用他们后面继续的对话。森说:据我看来,和约没甚用处。李反驳道:两国和好全凭条约,怎能没用?森说:和约不过为通商事可以照办,至于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着条约。李说。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森说:万国公法亦可不用。李说:叛约背公法,将为万国所不容。他还指着桌上酒杯打比方说:“和”是和气,“约”是约束人的心,如这酒杯,围住了,酒就不会泛溢。森答:和气无孔不入,有缝即去,杯子如何拦得住呢?
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政治家信奉丛林法则,他们早将国际法看透了。
澎湃新闻:您刚才指出,清政府建设海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日本,可是面对日本在战略上的步步紧逼,我们似乎看不到清政府在军事、外交方面的准备?
姜鸣:准备还是有的。从1874年至1894年间,中日两国的军事对峙或冲突共有四次: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被台湾土著居民杀害出兵台湾,清政府以支付五十万两白银的代价换取日本退兵;1879年日本废琉球国改设冲绳县,清政府虽多次谈判交涉,最终却不了了之。这两次事件促使清政府重视海防,发愤建设海军,并使中国在中日海军发展竞赛中超出日本。在1882年朝鲜“壬午事变”中,由于中国海军迅速运兵入朝,把朝鲜摄政王大院君抓到保定,非常强势,遏止了日本介入的企图;1884年朝鲜“甲申政变”,清军再次入朝,使得日本拟趁机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企图无法实现。此外,北洋海军的主力舰只还在1886、1891、1892年三次访问日本,向日本展示中国铁甲舰的威力。
在“壬午事变”的时候,中国比日本要强得多。但是日本单独与朝鲜谈判,提出“暴民”曾造成日本侨民的死伤,要求朝鲜赔偿。朝鲜政府答应赔偿,并答应保护日本侨民、允许日本在朝驻兵。对于这次朝日交涉,张佩纶是坚决反对的,他说日本人凭什么提那么多的要求,我们索性发兵打到日本去。但李鸿章拒绝打仗,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甲申政变”是指1884年12月朝鲜发生的流血政变。以金玉均为首的亲日的开化党人暗杀守旧派大臣,占领王宫,主张改革内政,脱离中国独立。袁世凯率驻朝清军镇压了政变,但日本借口日本公使受到攻击,使馆被焚烧,而与朝、中展开交涉。最后,伊藤博文来华谈判,签订《天津专条》,确定中日均从朝鲜撤兵;今后朝鲜有事,两国或一国要派遣军队,应先行知会对方,一俟达到目的,应立即撤回。李鸿章认为双方照约退兵,于全局有益,却没料到这个条约为后来甲午战争爆发埋下了祸根。
当时,清政府刚刚经历了镇压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十几年内战,还有平定西北回民起义和驱逐阿古柏势力入侵新疆的战争,总体上国力衰落,缺乏再做战争的精力和实力。日本吞并琉球的时候,琉球国王派使节向华求救。李鸿章表示同情,但私下表示不可能为琉球的几个岛屿和日本人开战。此时,日本经历明治维新,中国经历洋务运动,但一个处于上升、一个处于下降,在二十余年里,渐渐地拉开差距,最终两国的态势发生了易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