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致远舰复制舰耗资3700万,沉睡120年后“重见天日”
为纪念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致远”纪念舰安放龙骨仪式于7月10日在辽宁省丹东港举行。这艘纪念舰为邓世昌殉国的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1:1复制舰,耗资3700万元,预计于今年9月完工。
据辽宁日报报道,辽宁丹东船舶重工基地造船船台上,“致远”纪念舰长81.38米、宽11.58米,已完成了船体甲板部分的建造。7月10日龙骨安放仪式即安放船体主承力梁,此后造船进入安装各部件阶段。此外,甲午专家们还根据搜集的大量史料和图片,试图还原船舱内部,包括军官生活区、军医院、鱼雷发射室等布局,所有部位按1:1实体呈现。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在仪式现场称:“这艘船可以说就是致远舰的再生。”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今年9月17日,“致远”纪念舰将交付使用,并停泊在丹东港西南航道出海口处,距离码头约30米,作为即将建造的丹东甲午海战博物馆的一部分,供人们免费参观、凭吊甲午海战。
中国著名旅日作家、甲午学者萨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洋水师并非只有悲剧的一面,历史上甲午海战的惨败让中国人只记得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实际上,清政府虽然在衰败但当时有回转向好的趋势,致远舰是中国海军军魂的象征,在作战中全体官兵跟随邓世昌冲撞日军吉野舰,虽然没有成功,但体现了中国军队在以弱敌强的情况下依然顽强不屈的精神。此外,致远舰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军舰,是中国人努力走向世界、走向现代文明、自强不息的象征。”陈悦也对复制致远舰的意义给予肯定:“当年英勇奋战的‘致远舰’被完整复制出海,填补了一段历史回忆。”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丹东港还将规划建设甲午海战博物馆,预计于2015年9月开馆。但为何将博物馆建在丹东?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称,甲午战争的主战场正是辽宁丹东的大东沟海域,选址建在丹东是希望中国人知道这段历史的真正发生地,让这段历史有一个见证的场所。
丹东甲午海战博物馆的总建筑面积预计为16246.87平方米,共有4个展厅。届时,建成的博物馆位于大东沟古战场西南方,将成为一处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致远”纪念舰也成为该博物馆展览的一个亮点。
另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四艘北洋海军战舰——致远、近远、超勇、杨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关的打捞工作就已提上日程。其中,经远舰已被打捞上岸,而致远舰的打捞工作却迟迟未能有效开展,甚至有关各方还为此打上官司。时至今日,号称当时北洋水师舰队中速度最快的铁甲舰,人们还是无法目睹其真容。而在海防意识强烈的今天,人们对于以致远舰为代表的北洋水师,有着更为深切的历史敬畏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